微小型电磁式蜂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680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小型电磁式蜂鸣器,包括同轴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呈圆柱体状,下盖呈立方体状,下盖的长度和宽度均为3mm,上盖呈开口朝下的盖体结构并形成有上容纳腔,下盖呈开口朝上的盖体结构并形成有下容纳腔,下容纳腔包括下底端面和下出口端面,下底端面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铁芯,铁芯外绕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外套设有粘磁,粘磁外套设有铜圈,铜圈内还嵌设有振动膜片,铜圈外盖合有上盖,上容纳腔与下容纳腔相接,接合后的上盖和下盖整体的几何形状呈立方体状,且高度为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几何形状呈立方体状,能够适用于更精密、体积更小的电子设备。发声效果好,固定牢固,密封性强,稳定性高。

Micro electromagnetic buz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小型电磁式蜂鸣器
本技术涉及发声设备
,具体涉及微小型电磁式蜂鸣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磁式蜂鸣器最小尺寸在5.0mm*5.0mm*2.0mm(长*宽*高),音压在min75DB,然而,随着全球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产品尺寸的要求日益增多,市场上对电磁式蜂鸣器的要求是尺寸越来越小,音压越来越高,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微小型电磁式蜂鸣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微小型电磁式蜂鸣器,包括同轴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呈圆柱体状,下盖呈立方体状,下盖的长度和宽度均为3mm,上盖呈开口朝下的盖体结构并形成有上容纳腔,下盖呈开口朝上的盖体结构并形成有下容纳腔;下容纳腔包括下底端面和下出口端面,下底端面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铁芯,铁芯与下出口端面等高,铁芯外绕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外套设有粘磁,粘磁外套设有铜圈,铜圈内还嵌设有振动膜片,振动膜片位于铁芯的上方,铜圈外盖合有上盖,上容纳腔与下容纳腔相接形成有密封的腔室并使上盖和下盖接合,底板、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小型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的上盖(1)和下盖(2),所述上盖(1)呈圆柱体状,所述下盖(2)呈立方体状,所述下盖(2)的长度和宽度均为3mm,所述上盖(1)呈开口朝下的盖体结构并形成有上容纳腔(11),所述下盖(2)呈开口朝上的盖体结构并形成有下容纳腔(21);/n所述下容纳腔(21)包括下底端面(22)和下出口端面(23),所述下底端面(22)上设置有底板(24),所述底板(24)上设置有铁芯(25),所述铁芯(25)与所述下出口端面(23)等高,所述铁芯(25)外绕设有电磁线圈(26),所述电磁线圈(26)外套设有粘磁(27),所述粘磁(27)外套设有铜圈(28),所述铜...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小型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的上盖(1)和下盖(2),所述上盖(1)呈圆柱体状,所述下盖(2)呈立方体状,所述下盖(2)的长度和宽度均为3mm,所述上盖(1)呈开口朝下的盖体结构并形成有上容纳腔(11),所述下盖(2)呈开口朝上的盖体结构并形成有下容纳腔(21);
所述下容纳腔(21)包括下底端面(22)和下出口端面(23),所述下底端面(22)上设置有底板(24),所述底板(24)上设置有铁芯(25),所述铁芯(25)与所述下出口端面(23)等高,所述铁芯(25)外绕设有电磁线圈(26),所述电磁线圈(26)外套设有粘磁(27),所述粘磁(27)外套设有铜圈(28),所述铜圈(28)内还嵌设有振动膜片(29),所述振动膜片(29)位于所述铁芯(25)的上方,所述铜圈(28)外盖合有上盖(1),所述上容纳腔(11)与所述下容纳腔(21)相接形成有密封的腔室并使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2)接合,所述底板(24)、铁芯(25)、电磁线圈(26)、粘磁(27)和所述铜圈(28)均位于腔室内,并充盈整个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文叶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福鼎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