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65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包括马赛克模块以及功能组件,所述马赛克模块包括马赛克基座以及马赛克盖板,所述马赛克基座具备容置腔,并与马赛克盖板相卡合;所述功能组件具备仪表功能件并位于容置腔内,其外壳上设置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三阻挡部;所述容置腔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以及弹性卡扣;当功能组件与马赛克基座相卡合后,所述第一阻挡部与第二阻挡部相抵触,所述弹性卡扣与第三阻挡部相抵触。这就使得装配后的功能组件被可靠的固定在容置腔内,实现功能组件与马赛克模块牢固联接,又能够实现功能组件的快速拆卸。解决原有马赛克功能组件在多次拆卸后容易造成外壳破损的问题,延长了马赛克功能组件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A mosaic functional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
本技术属于大型企业调度监控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
技术介绍
马赛克功能组件一直是大中型企业调度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其应用场合包括核电、煤炭、环保、铁路、航空、化工等行业。所述马赛克功能组件一般包括马赛克模组及与其相卡合的各类仪器仪表,即一个大型马赛克模拟屏,往往是在马赛克模组基础上,再选配控制开关、转换开关、控制按钮、端子排、光字牌、指示灯等各类功能组件(仪表),对各类电气设备进行集中监控与调度。目前,仪表与马赛克模块之间要么是通过螺栓固定相连,要么通过死扣进行联接,两者联接虽然都较为牢固,但在对仪表进行更换或拆卸时,都存在拆卸困难问题。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它既能实现功能组件与马赛克模块牢固联接,又能够实现功能组件的快速拆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包括马赛克模块以及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赛克模块包括马赛克基座以及马赛克盖板,所述马赛克基座具备容置腔,并与马赛克盖板相卡合;所述功能组件具备仪表功能件并位于容置腔内,其外壳上设置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三阻挡部;所述容置腔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以及弹性卡扣;当功能组件与马赛克基座相卡合后,所述第一阻挡部与第二阻挡部相抵触,所述弹性卡扣与第三阻挡部相抵触。这就使得装配后的功能组件被可靠的固定在容置腔内。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的内腔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向槽与导轨相配合。进一步的,导轨共有4条,其对称的布置于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或者,导轨共有2条,其对称的布置于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中间位置;与此同时,导向槽的配置方式与此相对应。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阻挡部为第一平面或第一弧面;所述弹性卡扣的端部为第二平面或者第二弧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为倾斜面,当两者相抵触时,存在斜面楔紧作用。应该说明的是,将第三阻挡部做成倾斜面或者弧面的目的是为了拆卸方便,另外,弹性卡扣抵住第三阻挡部时,弹性卡扣并未回复到自由状态;也就是说,装配后,第三阻挡部与弹性卡扣之间始终存在弹性力,这就保证了功能组件在容置腔内的可靠定位。作为优选,所述马赛克基座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二外侧面分别布置第一凸台、第一凹槽,并且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相配合;更进一步的,在第三外侧面与第四外侧面分别布置第二凸台和第二凹槽,并且第二凸台与第二凹槽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燕尾槽。所述马赛克基座中,有两个相对的内侧面上布置有卡孔,马赛克盖板上设置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卡脚;另外,马赛克基座的上端面设置沉槽,所述马赛克盖板上设置有与沉槽相配合的第五凸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挡部为沉槽的底部平面。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马赛克基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拼接。作为优选,所述功能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二阻挡部为凸缘的下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阻挡部为凸缘的上表面;或者,所述凸缘上设置有第三凹槽,而第三阻挡部为第三凹槽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马赛克盖板上设置有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为电器功能件凹槽,常见的电器功能件凹槽包括指示灯凹槽、按钮凹槽以及旋钮凹槽。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包括马赛克模块以及功能组件,它既能实现功能组件与马赛克模块牢固联接,又能够实现功能组件的快速拆卸。解决了原有的马赛克功能组件在多次拆卸后造成外壳破损的问题,延长了马赛克功能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损耗,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示出马赛克功能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示出马赛克基座与功能组件外壳的装配结构;图3示出功能组件外壳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三阻挡部的第一种局部结构;图4示出功能组件外壳第二阻挡部以及第三阻挡部的第二种局部结构;图5示出马赛克基座中弹性卡扣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马赛克基座中弹性卡扣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马赛克基座与马赛克盖板相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马赛克基座相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功能组件外壳的第一种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功能组件外壳的第二种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马赛克功能组件装配后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2以及图11所示,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包括马赛克模块以及功能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赛克模块包括马赛克基座1以及马赛克盖板3,所述马赛克基座1具备容置腔100,并与马赛克盖板3相卡合;所述功能组件2具备仪表功能件22并位于容置腔100内,其外壳21上设置第二阻挡部211以及第三阻挡部213;所述容置腔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11以及弹性卡扣13;当功能组件2与马赛克基座1相卡合后,所述第一阻挡部11与第二阻挡部211相抵触,所述弹性卡扣13与第三阻挡部213相抵触。这就使得装配后的功能组件2被可靠的固定在容置腔100内。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容置腔的内腔壁上设有导向槽14,所述外壳21上设置有导轨214,所述导向槽14与导轨214相配合。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导轨214共有4条,其对称的布置于外壳2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或者,如图10所示,导轨214共有2条,其对称的布置于外壳2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中间位置;与此同时,导向槽的配置方式与此相对应。作为优选,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三阻挡部213为第一平面2131或第一弧面2132;如图5、图6所示,所述弹性卡扣13的端部为第二平面131或者第二弧面13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面2131与第二平面131为倾斜面,当两者相抵触时,存在斜面楔紧作用。应该说明的是,将第三阻挡部做成倾斜面或者弧面的目的是为了拆卸方便,另外,弹性卡扣抵住第三阻挡部时,弹性卡扣并未回复到自由状态;也就是说,装配后,第三阻挡部与弹性卡扣之间始终存在弹性力,这就保证了功能组件2在容置腔内的可靠定位。作为优选,如图7所示,所述马赛克基座1的第一外侧面50与第二外侧面51分别布置第一凸台16、第一凹槽17,并且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相配合;更进一步的,在第三外侧面60与第四外侧面61分别布置第二凸台18和第二凹槽19,并且第二凸台与第二凹槽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燕尾槽。从图7还可以看出,所述马赛克基座中,有两个相对的内侧面上布置有卡孔12,马赛克盖板上设置有与卡孔12相配合的卡脚32;另外,马赛克基座1的上端面设置沉槽15,所述马赛克盖板上设置有与沉槽15相配合的第五凸台35。进一步的,综合图5、图6以及图7,所述第一阻挡部11为沉槽15的底部平面。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马赛克基座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拼接,由此可以想到的是,当马赛克基座拼接成较大的模拟屏基座时,各马赛克基座内可以有不同的功能组件,以完成特定的功能需求。作为优选,如图9、图10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包括马赛克模块以及功能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赛克模块包括马赛克基座(1)以及马赛克盖板(3),所述马赛克基座(1)具备容置腔(100),并与马赛克盖板(3)相卡合;所述功能组件(2)位于容置腔(100)内,其外壳(21)上设置第二阻挡部(211)以及第三阻挡部(213);所述容置腔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11)以及弹性卡扣(13);当功能组件(2)与马赛克基座(1)相卡合后,所述第一阻挡部(11)与第二阻挡部(211)相抵触,所述弹性卡扣(13)与第三阻挡部(213)相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包括马赛克模块以及功能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赛克模块包括马赛克基座(1)以及马赛克盖板(3),所述马赛克基座(1)具备容置腔(100),并与马赛克盖板(3)相卡合;所述功能组件(2)位于容置腔(100)内,其外壳(21)上设置第二阻挡部(211)以及第三阻挡部(213);所述容置腔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11)以及弹性卡扣(13);当功能组件(2)与马赛克基座(1)相卡合后,所述第一阻挡部(11)与第二阻挡部(211)相抵触,所述弹性卡扣(13)与第三阻挡部(213)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腔壁上设有导向槽(14),所述外壳(21)上设置有导轨(214),所述导向槽(14)与导轨(214)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阻挡部(213)为第一平面(2131)或第一弧面(2132);所述弹性卡扣(13)的端部为第二平面(131)或者第二弧面(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2131)与第二平面(131)为倾斜面,两者接触关系为斜面楔紧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赛克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赛克基座(1)的第一外侧面(5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勒汤龙舟徐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邦辉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