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556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其包括蒸发器、与蒸发器连通的输入管、设置在输入管上的循环泵和加热器、与蒸发器连通的输出管、以及与蒸发器连通的制冷循环单元,制冷循环单元包括与蒸发器连通形成回路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冷凝器的输出端分流为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第一管路连通蒸发器且管路上设置有电子喷射阀和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管路与连通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的管路连通且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管路与连通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的管路连通且直通压缩机内部腔室,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和节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备体积紧凑、控制精度高、造价低、节能等优点。

A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liquid cir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
本技术属于温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主要应用于高低温测试行业。
技术介绍
在试验测试行业,通常需要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对被测件进行控温,例如在汽车零部件测试领域,一般需要零下40度至200度之间动态变温度的液体循环测试。一般测试的被测件在高温时需要对其加热,维持较高的稳定温度;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新能源电机或电池包在高温阶段,被测件仍然是放热状态,这是就需要在高温下有制冷工作,才能长时间维持稳定的工作。当前的技术手段是高温区采用冷却水循环或者空气循环对介质进行间接控温,其缺点是设备体积较大,此外额外的一套换热系统需要较高的成本。此外在低温区控温一般采用电加热对冲的方式控温,其缺点是能耗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采用在高温区与低温区均采用压缩机运行对介质进行全程降温的机制,且能够保障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避免自身过热而影响工作,具有设备体积紧凑、控制精度高、造价低、节能等优点。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其包括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高温介质输入管、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上的循环泵和加热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低温介质输出管、以及在所述蒸发器中对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中的介质进行降温的制冷循环单元,所述制冷循环单元包括与所述蒸发器连通形成回路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分流为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制冷循环单元内部循环流动有制冷剂;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蒸发器且管路上设置有电子喷射阀和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管路与连通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管路与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压缩机的管路连通,且直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内部腔室,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和节流阀。进一步的,所述节流阀为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毛细管。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的氟侧进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通过过热度控制器采集所述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两个温度点的温度对其开度进行比例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喷射阀通过阀门模拟量控制器对阀门的开度进行比例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为耐高温磁力泵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上连接有第三温度计;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压缩机连通的管路之间设置有第四温度计,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通过过热度控制器采集所述第三温度计、所述第四温度计两个温度点的温度对其开度进行比例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温度计。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路和排气管路间安装有压力维持阀。进一步的,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上位于所述循环泵的上游设置有一膨胀箱。进一步的,所述低温介质输出管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高温区通过喷液冷却吸气管路和压缩机吸气腔,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安全;同时对冷媒流量进行比例控制,而不采用电加热对冲控温,可以实现精确控温,且比较节能;具有设备体积紧凑、控制精度高、造价低、节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蒸发器;2高温介质输入管;3循环泵;4加热器;5低温介质输出管;6气液分离器;7压缩机;8冷凝器;9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11第三管路;12电子喷射阀;13第一电子膨胀阀;14第二电子膨胀阀;15电磁阀;16节流阀;17压力维持阀;18膨胀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100,其包括蒸发器1、与所述蒸发器1连通的高温介质输入管2、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2上的循环泵3和加热器4、与所述蒸发器1连通的低温介质输出管5、以及在所述蒸发器1中对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2中的介质进行降温的制冷循环单元(图中未标识),所述制冷循环单元包括与所述蒸发器1连通形成回路的气液分离器6、压缩机7、以及冷凝器8,在冷凝器8的输出端分流为第一管路9、第二管路10以及第三管路11三路;所述制冷循环单元内部循环流动有制冷剂。第一管路9连通蒸发器1且管路上设置有电子喷射阀12和第一电子膨胀阀13;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3,将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为后续制冷剂的蒸发吸热创造条件;且第一电子膨胀阀13可以控制蒸发器1内部稳定的冷媒过热度,避免冷媒流量过大或者过小,保护压缩机安全。第二管路10与连通蒸发器1和气液分离器6的管路连通,第二管路10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14。第二电子膨胀阀14可以控制压缩机7吸气管段稳定的冷媒过热度,其过热度是环境温度和压缩机吸气温度的差值,目的是维持压缩机相对稳定的吸气温度,保护压缩机7在高介质温度下的运行安全。第三管路11与连通气液分离器6和压缩机7的管路连通,且直接连通压缩机7的内部腔室,第三管路11上设置有电磁阀15和节流阀16。所述节流阀16可采用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毛细管制作。蒸发器1的氟侧进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计T1、第二温度计T2。第一电子膨胀阀13通过过热度控制器对阀门的开度进行比例控制,所述过热度控制器通过采集第一温度计T1、第二温度计T2两个温度点的温度,再计算出差值,与实际设定的差值进行对比,动态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13内部步进电机的开度。电子喷射阀12通过阀门模拟量控制器对阀门的开度进行比例控制,所述阀门模拟量控制器通过采集当前测量的介质温度,与设定的介质温度做比较,通过计算输出模拟量型号给电子喷射阀12,动态控制电子喷射阀12内部步进电机的开度。所述循环泵3为耐高温磁力泵浦,无机械轴封的设计,可以实现高温下不容易泄漏。第二电子膨胀阀14上连接有第三温度计T3,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气液分离器6和压缩机7连通的管路之间设置有第四温度计T4,用于检测压缩机7吸气管段的温度。第二电子膨胀阀14通过过热度控制器对阀门的开度进行比例控制,所述过热度控制器通过采集第三温度计T3、第四温度计T4两个温度点的温度,再计算出差值,与实际设定的差值进行对比,动态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14内部步进电机的开度。所述压缩机7与所述冷凝器8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温度计T5,用于检测压缩机7排气管段的温度。所述压缩机7的吸气管路和排气管路间安装有压力维持阀17。当压缩机7吸气压力太低,压力维持阀7则自动打开,维持压缩机7正常的吸气压力,起到对压缩机7安全保护作用。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2上位于所述循环泵3的上游设置有一膨胀箱18。低温介质输出管5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计T6,用于检测低温介质输出管5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高温介质输入管、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上的循环泵和加热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低温介质输出管、以及在所述蒸发器中对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中的介质进行降温的制冷循环单元,所述制冷循环单元包括与所述蒸发器连通形成回路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分流为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制冷循环单元内部循环流动有制冷剂;/n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蒸发器且管路上设置有电子喷射阀和第一电子膨胀阀;/n所述第二管路与连通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n所述第三管路与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压缩机的管路连通,且直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内部腔室,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和节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高温介质输入管、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上的循环泵和加热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的低温介质输出管、以及在所述蒸发器中对所述高温介质输入管中的介质进行降温的制冷循环单元,所述制冷循环单元包括与所述蒸发器连通形成回路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分流为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制冷循环单元内部循环流动有制冷剂;
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蒸发器且管路上设置有电子喷射阀和第一电子膨胀阀;
所述第二管路与连通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
所述第三管路与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压缩机的管路连通,且直接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内部腔室,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和节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为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毛细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液体循环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氟侧进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通过过热度控制器采集所述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两个温度点的温度对其开度进行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定山祝新生江再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