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32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涉及冷暖储藏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储藏柜本体;储藏柜本体包括低温间室和高温间室;低温间室内安装低温间室风道;高温间室内安装高温间室风道;蒸发器腔内安装蒸发器;冷凝器腔内安装增温冷凝器;压缩机仓内安装压缩机;压缩机的输出端依次连通增温冷凝器、防凝管、散热冷凝器、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以及压缩机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蒸发器以及冷风风机向低温间室实现强对流制冷,通过增温冷凝器以及暖风风机向高温间室实现强对流制热;热换效率高且能量利用率高,无需加热器实现高温间室加热且无需切换阀成本低廉。

A kind of air circulation cold and warm storage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
本技术属于冷暖储藏柜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
技术介绍
市场上常见的冰箱一般有冷藏室(0~8℃)、冷冻室(-16~-24℃)以及变温室(8~-24℃)组成,用于食品低温存储和保鲜。还未有出现带有高温和低温相组合的储藏装置。专利号为:CN204227805U,专利名为:一种具有保温仓的冰箱;包括冷凝器和箱体,所述冷凝器通过热交换放出热量,所述箱体具有容纳空间,其中,围绕所述冷凝器设置有保温仓,所述保温仓的温度由调温器控制,其特征在于,设有与所述冷凝器并联的第二冷凝器。该新型里所述保温仓内加热冷凝器与散热冷凝器并联,增加一个切换阀控制,这种方法虽能够实现高保温,但是当低温间室不需要制冷而高温间室需要制热时,就无法实现精确控制,低温间室很有可能因为过度制冷而导致温度过低,冻坏原本需要冷藏的食品。增加切换阀,成本也相应增加,自然对流效率低下。专利号为:201110367537.8,专利名为:一种冰箱,包括:制冷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主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蒸发器包括串联的冷藏、保温室和冷冻蒸发器;第一和第二切换单元,第一和第二切换单元均具有入口、第一和第二出口,第一切换单元的入口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且第一出口与主冷凝器的入口相连,第二切换单元的入口与冷藏蒸发器的出口相连、第一出口与保温室蒸发器的入口相连且第二出口与冷冻蒸发器的入口相连;保温组件位于第一切换单元的第二出口和主冷凝器的入口之间;和控制器,用于对冰箱的保温室加热时,将第一切换单元切换到第二出口且将第二切换单元切换到第二出口。本技术实施例的冰箱能耗低且能够在短时间内维持保温室具有保温温度。其中保温间室增加了石英管加热器,依旧存在控温不准确现象,与低温间室制冷请求冲突,增加加热器和切换阀成本增加。当系统负荷增大时,容易出现通风效果不好、散热面积不够,影响低温间室制冷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通过蒸发器以及冷风风机向低温间室实现强对流制冷,通过增温冷凝器以及暖风风机向高温间室实现强对流制热;热换效率高且能量利用率高,无需加热器实现高温间室加热且无需切换阀成本低廉;便于控制,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包括:储藏柜本体;所述储藏柜本体包括左右排列的低温间室和高温间室;所述低温间室内侧后背位置安装低温间室风道;所述高温间室内侧后背位置安装高温间室风道;所述低温间室风道与低温间室内侧后背发泡层之间形成蒸发器腔;所述蒸发器腔内安装蒸发器;所述低温间室风道内安装冷风风机;所述低温间室风道一侧开设若干与低温间室的低温出风口;所述低温间室风道底部开设与蒸发器腔底部连通的低温回风口;所述低温间室内安装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高温间室风道与高温间室内侧后背发泡层之间形成冷凝器腔;所述冷凝器腔内安装增温冷凝器;所述高温间室风道内安装暖风风机;所述高温间室风道一侧开设若干与高温间室连通的高温出风口;所述高温间室风道底部开设与冷凝器腔底部连通的高温回风口;所述高温间室内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储藏柜本体底部后背位置开设的压缩机仓内安装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腔底部通过排水管连通至接水盘内;所述接水盘位于压缩机一侧;所述蒸发器上安装化霜加热器;所述储藏柜本体外侧后背安装主控板;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依次连通增温冷凝器、防凝管、散热冷凝器、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以及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主控板用于分别控制压缩机、冷风风机、暖风风机以及化霜加热器的开关;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传递的低温间室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传递的高温间室温度;具体使用时,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传递的低温间室温度达到低温开机点Lon或低温停机点Loff,对应的所述主控板打开或关闭冷风风机;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传递的高温间室温度达到高温开机点Hon或高温停机点Hoff时,对应的所述主控板打开或关闭暖风风机。优选地,所述低温间室风道一侧以及高温间室风道一侧均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当低温间室或高温间室中只有一个请求制冷或制热时,低温间室风道一侧的隔热保温侧或高温间室风道一侧的隔热保温层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避免冷热辐射相互影响,保证制冷以及制暖效果。优选地,所述防凝管安装在低温间室衬口,用于防止衬口位置凝露产生;所述主控板上还集成时钟计时器,所述时钟计时器用于对低温间室制冷计时,当制冷时间达到预设A值时,停止制冷;并通过化霜加热器对蒸发器化霜,避免加热器严重结霜进而影响制冷效果。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A:当所述低温间室达到低温开机点Lon且高温间室达到高温开机点Hon时;所述主控板控制开启压缩机、冷风风机以及暖风风机;通过蒸发器以及冷风风机实现对低温间室强对流制冷,通过增温冷凝器以及暖风风机实现对高温间室强对流制暖;热换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无需加热器实现高温间室加热且无需切换阀成本低廉;当所述低温间室达到低温停机点Loff且高温间室达到高温停机点Hoff;所述主控板控制关闭压缩机、冷风风机以及暖风风机;B:当所述低温间室达到低温开机点Lon且高温间室未达到高温开机点Hon时;所述主控板控制开启压缩机、冷风风机同时保持暖风风机关闭状态,此时,所述低温间室风道一侧的隔热保温层用于隔热;当所述低温间室未达到低温开机点Lon且高温间室达到高温开机点Hon时;所述主控板控制开启压缩机、暖风风机同时保持冷风风机关闭状态,此时,所述高温间室风道一侧的隔热保温层用于隔热;C:当所述低温间室以及高温间室均无请求时,保持压缩机关闭状态;D:当所述压缩机打开后,所述主控板控制时钟计时器计时;当所述时钟计时器计时达到预设A值时,所述主控板控制关闭压缩机并打开化霜加热器,避免所述蒸发器长时间制冷导致的结霜严重,进而影响制冷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蒸发器以及冷风风机向低温间室实现强对流制冷,通过增温冷凝器以及暖风风机向高温间室实现强对流制热;热换效率高且能量利用率高,无需加热器实现高温间室加热且无需切换阀成本低廉;便于控制,降低成本;2、本技术当低温间室或高温间室中只有一个请求制冷或制热时,低温间室风道一侧的隔热保温侧或高温间室一侧的隔热保温层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避免冷热辐射相互影响,保证制冷以及制暖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打开门体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低温间室的竖直剖面图;图3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藏柜本体(1);所述储藏柜本体(1)包括左右排列的低温间室(2)和高温间室(3);所述低温间室(2)内侧后背位置安装低温间室风道(41);所述高温间室(3)内侧后背位置安装高温间室风道(51);/n所述低温间室风道(41)与低温间室(2)内侧后背发泡层之间形成蒸发器腔;所述蒸发器腔内安装蒸发器(21);所述低温间室风道(41)内安装冷风风机(42);所述低温间室风道(41)一侧开设若干与低温间室(2)的低温出风口(43);所述低温间室风道(41)底部开设与蒸发器腔底部连通的低温回风口(44);所述低温间室(2)内安装第一温度传感器(22);/n所述高温间室风道(51)与高温间室(3)内侧后背发泡层之间形成冷凝器腔;所述冷凝器腔内安装增温冷凝器(31);所述高温间室风道(51)内安装暖风风机(52);所述高温间室风道(51)一侧开设若干与高温间室(3)连通的高温出风口(53);所述高温间室风道(51)底部开设与冷凝器腔底部连通的高温回风口(54);所述高温间室(3)内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32);/n所述储藏柜本体(1)底部后背位置开设的压缩机仓内安装压缩机(6);所述蒸发器腔底部通过排水管(11)连通至接水盘(12)内;所述接水盘(12)位于压缩机(6)一侧;所述蒸发器(21)上安装化霜加热器(13);所述储藏柜本体(1)外侧后背安装主控板(14);/n所述压缩机(6)的输出端依次连通增温冷凝器(31)、防凝管(7)、散热冷凝器(8)、过滤器(9)、毛细管(10)、蒸发器(21)以及压缩机(6)的输入端;/n所述主控板(14)用于分别控制压缩机(6)、冷风风机(42)、暖风风机(52)以及化霜加热器(13)的开关;所述主控板(14)还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22)传递的低温间室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32)传递的高温间室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循环冷暖储藏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藏柜本体(1);所述储藏柜本体(1)包括左右排列的低温间室(2)和高温间室(3);所述低温间室(2)内侧后背位置安装低温间室风道(41);所述高温间室(3)内侧后背位置安装高温间室风道(51);
所述低温间室风道(41)与低温间室(2)内侧后背发泡层之间形成蒸发器腔;所述蒸发器腔内安装蒸发器(21);所述低温间室风道(41)内安装冷风风机(42);所述低温间室风道(41)一侧开设若干与低温间室(2)的低温出风口(43);所述低温间室风道(41)底部开设与蒸发器腔底部连通的低温回风口(44);所述低温间室(2)内安装第一温度传感器(22);
所述高温间室风道(51)与高温间室(3)内侧后背发泡层之间形成冷凝器腔;所述冷凝器腔内安装增温冷凝器(31);所述高温间室风道(51)内安装暖风风机(52);所述高温间室风道(51)一侧开设若干与高温间室(3)连通的高温出风口(53);所述高温间室风道(51)底部开设与冷凝器腔底部连通的高温回风口(54);所述高温间室(3)内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琳尚殿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