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529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循环系统,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新风系统存在的安装维修困难、送风效果差、易造成资源浪费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风循环系统,其中:包括新风机、送风主管、分风箱、送风分管、送风竖管、回风管和回风风机;所述新风机出风口通过送风主管与分风箱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分风箱的出风口分别通过送风分管与各房间内送风竖管的顶部进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竖管的底部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回风管的进风口设在室内远离送风竖管位置处的顶部,所述回风管的出风口伸至室外,所述回风风机设置回风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耗低、适用范围广、后期维护成本低、易推广等优点。

A new air circu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循环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新风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新风循环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其主要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现有新风循环系统安装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以下就市面上常见新风循环系统安装结构简单分析:地送风结构,采用地面扁管走管,出风口一般设置在侧墙或地面,地面扁管的劣势是无法清洗管道,且扁管会占用地暖管的管道铺设位置,容易造成室内温度不均的情况,其次是扁管固定在地面以后,上面会铺设地板,一旦出现管道受损破裂的情况,更换处理起来十分麻烦,另外扁管走管对风量损失很大,影响使用效果;顶送风结构,这种结构现阶段市场应用最多,但缺点十分明显,首先,顶送风结构的新风口设置在顶棚上,一般新风机的风量都不会特别大,其静压也不足以将新风从顶棚的高度出送到人体经常活动的高度范围,因此,大大影响使用效果,其次,顶送结构意味着回风同样处于顶部,如果送风回风距离过近,或者风口排列不均匀,极有可能造成新风在输送过程中,跟室内空气混流直接被回风吸走的情况,这样严重浪费了新风的做功,事倍功半,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风循环系统,解决现有新风系统存在的安装维修困难、送风效果差、易造成资源浪费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风循环系统,其中:包括新风机、送风主管、分风箱、送风分管、送风竖管、回风管和回风风机;所述新风机、送风主管和分风箱设在室外,若干所述送风竖管分别设在室内各房间侧墙上设置的管槽内;所述新风机出风口通过送风主管与分风箱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分风箱的出风口分别通过送风分管与各房间内送风竖管的顶部进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竖管的底部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回风管的进风口设在室内远离送风竖管位置处的顶部,所述回风管的出风口伸至室外,所述回风风机设在回风管上。进一步,所述送风竖管为50mm直径的PE新风管,所述送风竖管底部出风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0-60mm。本技术采用顶部主管+侧墙开槽+分风箱的设计结构,使用分风箱对每个房间的新风口风量进行等量处理,使送风均匀,不会出现风量不均的情况;通过侧墙50-60mm处出风,在室内最高点做回风,可以打造置换通风室内风道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使室内工作区得到较高的空气品质、较高的热舒适性并具有较高的通风效率;在使用该结构的情况下,可以不拘泥于新风标准的新风量,只需要少量的新风作为置换通风的来源,就可以满足远远超过新风机风量额定的使用面积,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能耗低、适用范围广、后期维护成本低、易推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风循环系统,其中:包括新风机1、送风主管2、分风箱3、送风分管4、送风竖管5、回风管6和回风风机7;所述新风机1、送风主管2和分风箱3设在室外,若干所述送风竖管5分别设在室内各房间侧墙上设置的管槽内;所述新风机1出风口通过送风主管2与分风箱3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分风箱3的出风口分别通过送风分管4与各房间内送风竖管5的顶部进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竖管5的底部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回风管6的进风口设在室内远离送风竖管5位置处的顶部,所述回风管6的出风口伸至室外,所述回风风机7设在回风管6上。进一步,所述送风竖管5为50mm直径的PE新风管,所述送风竖管5底部出风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0-60mm。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新风机1送出的新风通过送风主管2到达分风箱3,经分风箱3均匀分风后分别通过各送风分管4送往各个房间的送风竖管5中;送风竖管5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0-60mm处出风,在室内最高点做回风,可以打造置换通风室内风道模式。送风竖管5以低速在房间下部送风,气流以类似层流的活塞流的状态缓慢向上移动,到达一定高度时,受热源和顶板的影响,发生紊流现象,产生紊流区。气流产生热力分层现象,出现两个区域:下部单向流动区和上部混合区,空气温度场和浓度场在这两个区域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特性,下部单向流动区存在一明显垂直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而上部紊流混合区温度场和浓度场则比较均匀,接近排风的温度和污染物浓度。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技术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前述的细节,而应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变化和改型都应为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机(1)、送风主管(2)、分风箱(3)、送风分管(4)、送风竖管(5)、回风管(6)和回风风机(7);/n所述新风机(1)、送风主管(2)和分风箱(3)设在室外,若干所述送风竖管(5)分别设在室内各房间侧墙上设置的管槽内;/n所述新风机(1)出风口通过送风主管(2)与分风箱(3)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分风箱(3)的出风口分别通过送风分管(4)与各房间内送风竖管(5)的顶部进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竖管(5)的底部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回风管(6)的进风口设在室内远离送风竖管(5)位置处的顶部,所述回风管(6)的出风口伸至室外,所述回风风机(7)设在回风管(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机(1)、送风主管(2)、分风箱(3)、送风分管(4)、送风竖管(5)、回风管(6)和回风风机(7);
所述新风机(1)、送风主管(2)和分风箱(3)设在室外,若干所述送风竖管(5)分别设在室内各房间侧墙上设置的管槽内;
所述新风机(1)出风口通过送风主管(2)与分风箱(3)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分风箱(3)的出风口分别通过送风分管(4)与各房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洋制冷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