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式风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风净化器
,尤其涉及一种窗式风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空气内的有害微颗粒、粉尘等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为了净化室内的空气,推出了室内新风系统,带有空气净化装置,将室外新风净化处理,然后送入室内,还带有换热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热交换,回收室内的废热,节能效果显著,但上述设备要么需要嵌入墙体,要么需要整体嵌入窗户的框体两端,而且结构庞大,导致拆装复杂,制造成本高,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拆装方便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式风净化器,通过新风、排风循环切换,达到室内空气净化的效果,结构简单,体积小,拆装方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窗式风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隔板、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全换热器、切换阀、PCT加热器和过滤组件,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净化器壳体的内部且将所述净化器壳体分隔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净化器壳体的顶部的左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式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净化器壳体、隔板、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全换热器、切换阀、PCT加热器和过滤组件,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净化器壳体的内部且将所述净化器壳体分隔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净化器壳体的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净化器壳体的顶部的右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净化器壳体的左侧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下容纳腔相通,所述净化器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上容纳腔相通;/n所述切换阀安装于所述隔板的右端,所述切换阀设有调风口和挡风板,所述调风口连通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调风口由并列的左调风口和右调风口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式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净化器壳体、隔板、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全换热器、切换阀、PCT加热器和过滤组件,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净化器壳体的内部且将所述净化器壳体分隔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净化器壳体的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净化器壳体的顶部的右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净化器壳体的左侧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下容纳腔相通,所述净化器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上容纳腔相通;
所述切换阀安装于所述隔板的右端,所述切换阀设有调风口和挡风板,所述调风口连通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调风口由并列的左调风口和右调风口组成,所述切换阀通过挡风板切换左调风口和右调风口的导通;
所述全换热器包括框架和换热器,所述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左调风口相贴地固定于所述上容纳腔,所述换热器由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波浪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波浪板重复叠加组成,所述第一波浪板的折弯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波浪板的折弯的两端分别为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三折弯部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框架固定所述换热器的四周,所述第三折弯部朝向所述左调风口,所述第四折弯部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折弯部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风机固定于所述上容纳腔且靠近所述左调风口设置,所述第二风机固定于所述下容纳腔且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
所述PCT加热器靠近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地固定于所述下容纳腔,所述过滤组件朝向所述左调风口地固定于下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包括支撑架、固定架、齿条导轨、齿轮和驱动机构,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调风口的前侧相贴,所述齿条导轨固定于所述挡风板的前侧,所述齿条导轨与所述齿轮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常华,林亮桂,冯博,谭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臣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