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27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具有出风口;散风组件,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驱动装置与散风组件连接,且配置为将散风组件推出以打开出风口,其中,当散风组件位于被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出风口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与出风口连通的侧开口。本方案提供的空调器,利用散风结构实现无风感出风,利用侧开口可以形成侧向排风,避免正面出风吹人,实现无风感出风,同时也降低了空调器的整体出风阻力,可实现大风量出风,更能满足冷量需求。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有些采用多个风轮打散气流来实现无风感,这样的结构存在出风形式单一、冷量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具有出风口;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驱动装置,与所述散风组件连接,且配置为将所述散风组件推出以打开所述出风口,其中,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被所述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所述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侧开口。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散风组件位于被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出风口的边缘与散风组件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与出风口连通的侧开口,一方面,利用散风结构,可使得经由散风结构吹出的风呈扩散的流动方式,可以理解的是,风经由散风结构后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风的扩散流动,实现无风感出风,另一方面,利用侧开口可以形成侧向排风,避免正面出风吹人,实现无风感出风,同时也降低了空调器的整体出风阻力,可实现大风量出风,更能满足冷量需求,且侧开口和散风结构的出风搭配设计,保证无风感出风效果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出风角度,使得腔体上的出风更加立体化,进一步提升了房间温度均匀性,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且本方案中侧开口由出风口的边缘与散风组件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也即,侧开口为对应于散风组件的周向分布,侧开口的出风面积更大,侧向的出风量更大,更能满足冷量需求。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移动,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被所述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且间隔地分布,使得所述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外边缘分开并且限定出所述侧开口。在本方案中,当散风组件位于被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散风组件与出风口相对且间隔地分布,使得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出风口的外边缘分开,这样,侧开口为周向环绕散风组件及空调外壳,侧开口的出风面积更大,进一步增加侧向的出风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被所述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的外边缘轮廓之间形成夹角,使得所述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外边缘分开并且限定出所述侧开口。在本方案中,设置散风组件与空调外壳转动连接,这样,散风组件与空调外壳之间的连接更可靠,避免散风组件脱落的风险,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且驱动装置驱动散风组件转动,同样可以在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出风口的外边缘形成侧开口,通过侧开口向侧向排风,避免正面出风吹人,同时满足无风感及冷量的需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风组件相对的两端中的一端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连接,另一端为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可运动的活动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使得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出风口的外边轮廓之间靠近或远离。在本方案中,设置散风组件相对的两端中的一端与空调外壳转动连接,另一端为相对于空调外壳可运动的活动端,这样,驱动装置可以用更小的力推动散风组件,有利于降低驱动,提高推动的效率,同时,驱动装置驱动散风组件绕散风组件与空调外壳连接处转动,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出风口的外边缘形成的侧开口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经侧开口排出的气流更朝向环境的斜上方或斜下方,避免正面出风吹人,同时满足无风感及冷量的需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基体部,所述散风结构包括导风圈和旋叶,所述导风圈形成在所述基体部上,所述旋叶与所述基体部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导风圈相对设置,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并适于供气流穿过,所述旋叶配置为对穿过的气流切割以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在本方案中,利用旋叶对穿过的气流切割以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从而试下无风感出风,导风圈与出风口连通并适于供气流穿过,这样,保证旋叶能够将气流打散后输出,且导风圈对经旋叶吹出的气流再次疏导,使得出风更柔和,无风感的效果更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部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基体部配置为遮挡所述出风口,或与所述出风口间隔分布使得所述出风口的边缘与所述基体部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所述侧开口,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在本方案中,基体部与出风口相对设置,且基体部配置为遮挡出风口,这样,气流经散风结构排出,在不需要过多出风量的情况下,气流由散风组件实现无风感出风,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且通过散风组件遮挡出风口,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并且,出风口间隔分布使得出风口的边缘与基体部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侧开口,这样,散风组件与出风口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实现正面通过散风组件无风感出风,散风组件的周向避开人体出风,以增加出风量,实现无风感出风的同时,增加侧向出风量,满足冷量的需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部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的形状适配,当所述基体部在遮挡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基体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内并与所述出风口契合。在本方案中,设置基体部位于出风口内并与出风口契合,一方面,基体部可以更好的遮挡出风口,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且有利于降低灰尘沿出风口进入空调外壳内,提高产品的清洁度,另一方面,当基体部在遮挡出风口的位置时,壳体封挡出风口,减小壳体与出风口之间的缝隙,气流经散风结构扩散后排至环境,实现无风感出风,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散风组件沿所述旋叶的中心线的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在本方案中,散风组件沿旋叶的中心线的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也即散风组件的运动大致为平移,使得散风组件正对出风口,保证有足够的气流吹向散风组件,且散风组件正对出风口,散风组件的边缘与散风组件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这样,出风口的边缘与散风组件的边缘形成侧开口的大小在周向上大致均匀,使得侧开口出风量更均匀,有利于提升房间温度均匀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部的内侧面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基体部的内侧面上设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配置为将吹到所述基体部的内侧面上的气流向所述基体部的内侧面的外轮廓周围引导。在本方案中,设置基体部的内侧面上设有导风结构,增加排风口的出风量,气流,进一步减小风阻,且本方案中散风部件同时具有散风及导流的功能,实现散风及导流的集成,从而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空调外壳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滑动,所述推杆与所述散风组件连接,且所述推杆向外滑动驱动所述散风组件向外运动并打开所述出风口,所述推杆向内滑动驱动所述散风组件遮挡所述出风口。在本方案中,设置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空调外壳,具有出风口;/n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n驱动装置,与所述散风组件连接,且配置为将所述散风组件推出以打开所述出风口,其中,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被所述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所述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侧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外壳,具有出风口;
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形成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驱动装置,与所述散风组件连接,且配置为将所述散风组件推出以打开所述出风口,其中,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被所述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所述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侧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移动,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被所述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且间隔地分布,使得所述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外边缘分开并且限定出所述侧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当所述散风组件位于被所述驱动装置推出的位置,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出风口的外边缘轮廓之间形成夹角,使得所述散风组件的外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外边缘分开并且限定出所述侧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风组件相对的两端中的一端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连接,另一端为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可运动的活动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外壳转动,使得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出风口的外边轮廓之间靠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基体部,所述散风结构包括导风圈和旋叶,所述导风圈形成在所述基体部上,所述旋叶与所述基体部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导风圈相对设置,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并适于供气流穿过,所述旋叶配置为对穿过的气流切割以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部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基体部配置为遮挡所述出风口,或与所述出风口间隔分布使得所述出风口的边缘与所述基体部的边缘间隔以限定出所述侧开口,所述导风圈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绍胜刘奇伟翟富兴易正清谢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