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舞台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烘托环境氛围,聚集全场焦点,或者营造各种场景,舞台灯的使用日益增多,对舞台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光亮度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评价指标。随着舞台灯体积不断缩小、亮度不断提高,其整体的散热问题以及光源的散热问题日益凸显。目前舞台灯的散热,虽然采用热管、翅片或者其它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将热量导出并散发出去,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大功率舞台灯的需求,尤其是受限于热传导材料本身,传热效率有限,容易导致舞台灯内热量不均,从而使散热组件无法最大效率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包括灯头、支撑臂、位于所述灯头内的光源与出光镜头,以及对所述舞台灯进行散热的相变抑制散热器,所述灯头与所述支撑臂枢接,所述相变抑制散热器包括相变抑制传热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100)、支撑臂(200)、位于所述灯头(100)内的光源(110)与出光镜头(140),以及对所述舞台灯进行散热的相变抑制散热器,所述灯头(100)与所述支撑臂(200)枢接,所述相变抑制散热器包括相变抑制传热板(300),所述相变抑制传热板(300)内部具有流体微通道(310),所述流体微通道(310)内填充有传热介质(3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100)、支撑臂(200)、位于所述灯头(100)内的光源(110)与出光镜头(140),以及对所述舞台灯进行散热的相变抑制散热器,所述灯头(100)与所述支撑臂(200)枢接,所述相变抑制散热器包括相变抑制传热板(300),所述相变抑制传热板(300)内部具有流体微通道(310),所述流体微通道(310)内填充有传热介质(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箱(400),所述支撑臂(200)与所述机箱(400)枢接,在所述灯头(100)内,沿所述光源(110)向所述出光镜头(140)方向设置有效果组件(120)、镜头组件(130),所述灯头(100)内还设置有对所述光源(110)进行散热的鳍片式散热器(111),所述鳍片式散热器(111)的散热鳍片由所述相变抑制传热板(300)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箱(400),所述支撑臂(200)与所述机箱(400)枢接,在所述灯头(100)内,沿所述光源(110)向所述出光镜头(140)方向设置有效果组件(120)、镜头组件(130),所述灯头(100)的外壳(150)由所述相变抑制传热板(300)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100)的外壳(150)、所述灯头(100)内的侧撑板(160)、所述光源(110)的固定板(121)、所述光源(110)的散热鳍片、所述光源(110)的容纳腔、所述支撑臂(200)的外壳(150)及/或所述支撑臂(200)内的支撑板(210)由所述相变抑制传热板(300)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箱(400),所述支撑臂(200)与所述机箱(400)枢接,所述机箱(400)的外壳(150)、所述机箱(400)内的散热鳍片、所述机箱(400)内的电源固定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楷,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