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20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包括支架和透镜;支架包括底座和灯壳,灯壳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连接;灯壳呈漏斗状,内部形成容腔,底座呈圆盘状,中部呈中空状;透镜设置于容腔内,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圆槽;透镜的出光面低于灯壳的顶部开口,灯壳的顶部开口处要高于透镜的出光面,而透镜出光面又是位于灯壳的容腔内部,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聚光效果,减少光线的发散,从而起到了较佳的防眩光效果,且无需增设防眩光配件,减小了成本,还不会改变透镜的光束角。

An anti glare LED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
技术介绍
现阶段LED灯具对防眩光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市面上透镜的安装支架基本上都是与透镜出光面平齐,并无防眩效果;LED灯具为了达到防眩光要求,普遍的做法是在LED灯具加各式各样的防眩光配件,这些做法不单都增加材料、组装成本,部分配件还改变了透镜的光束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包括支架和透镜;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灯壳,所述灯壳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所述灯壳呈漏斗状,内部形成容腔,所述底座呈圆盘状,中部呈中空状;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圆槽;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低于所述灯壳的顶部开口。更优的,所述灯壳的内壁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透镜的出光面的边缘扣合固定;所述卡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扣关于所述灯壳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扣为弹性材料。更优的,所述透镜的出光面的边缘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透镜出光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卡槽的长度与所述卡扣的长度相同;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卡合。更优的,所述底座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定位柱设有两根,两根所述定位柱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底座的两侧底部连接。更优的,所述底座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环形槽呈圆环状。更优的,所述透镜为圆锥状,所述透镜的锥度大于所述灯壳的锥度。更优的,所述透镜出光面到所述灯壳的顶部开口的距离不小于2厘米。更优的,所述灯壳采用金属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灯壳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外部,漏斗形状的灯壳内部形成漏斗形的容腔,透镜安装于漏斗形容腔内部,将透镜的底部固定于底座中空处,透镜朝向底座的一端为底部,光源从底座的中空处伸入所述灯壳的底部的圆槽内,透镜朝外的一面为出光面,光源发光时,光线经过透镜的折射,然后从出光面照射出光,灯壳的顶部开口处要高于透镜的出光面,而透镜出光面又是位于灯壳的容腔内部,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聚光效果,减少光线的发散,从而起到了较佳的防眩光效果,且无需增设防眩光配件,减小了成本,还不会改变透镜的光束角。更优的,在灯壳的壁面开设有卡扣,卡扣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灯壳的左侧一个位于灯壳的右侧,围绕灯壳的中心对称设置,在透镜安装于灯壳时,透镜挤压两侧的卡扣,卡扣产生弹性形变,透镜有足够的空间安装进灯壳,安装完成后,卡扣回弹,抵住透镜的两侧顶部,固定住透镜。更优的,透镜的出光面设有卡槽,卡槽设有两个,两个卡槽分别对应两个卡扣设置,当透镜嵌入灯壳固定时,两侧的卡扣回弹位于两侧的卡槽内,卡槽与卡扣互相配合,卡扣位于卡槽内部,且卡扣与卡槽的长度相同,使透镜不会产生移动,可以定位透镜照射角度的同时还牢固了安装。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其中:支架100、透镜200、底座110、灯壳120、卡扣121、卡槽210、定位柱111、环形槽112、圆槽2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2所示,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包括支架100和透镜200;所述支架100包括底座110和灯壳120,所述灯壳120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10的顶部连接;所述灯壳120呈漏斗状,内部形成容腔,所述底座110呈圆盘状,中部呈中空状;所述透镜200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透镜200的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圆槽220;所述透镜200的出光面低于所述灯壳120的顶部开口;灯壳120的底部与底座110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外部,漏斗形状的灯壳120内部形成漏斗形的容腔,透镜200安装于漏斗形容腔内部,将透镜200的底部固定于底座110中空处,透镜200朝向底座110的一端为底部,光源从底座110的中空处伸入所述灯壳120的底部的圆槽220内,透镜200朝外的一面为出光面,光源发光时,光线经过透镜200的折射,然后从出光面照射出光,灯壳120的顶部开口处要高于透镜200的出光面,而透镜200出光面又是位于灯壳120的容腔内部,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聚光效果,减少光线的发散,从而起到了较佳的防眩光效果,且无需增设防眩光配件,减小了成本,还不会改变透镜200的光束角。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灯壳120的内壁设有卡扣121,所述卡扣121与所述透镜200的出光面的边缘扣合固定;所述卡扣1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扣121关于所述灯壳120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扣121为弹性材料;在灯壳120的壁面开设有卡扣121,卡扣12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灯壳120的左侧一个位于灯壳120的右侧,围绕灯壳1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透镜200安装于灯壳120时,透镜200挤压两侧的卡扣121,卡扣121产生弹性形变,透镜200有足够的空间安装进灯壳120,安装完成后,卡扣121回弹,抵住透镜200的两侧顶部,固定住透镜200。此外,如图5所示,所述透镜200的出光面的边缘开设有卡槽210,所述卡槽210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透镜200出光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卡槽210的长度与所述卡扣121的长度相同;所述卡槽210与所述卡扣121卡合;透镜200的出光面设有卡槽210,卡槽210设有两个,两个卡槽210分别对应两个卡扣121设置,当透镜200嵌入灯壳120固定时,两侧的卡扣121回弹位于两侧的卡槽210内,卡槽210与卡扣121互相配合,卡扣121位于卡槽210内部,且卡扣121与卡槽210的长度相同,使透镜200不会产生移动,可以定位透镜200照射角度的同时还牢固了安装。其中,所述底座110设有定位柱111,所述定位柱111位于所述底座110的下方;所述定位柱111设有两根,两根所述定位柱111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底座110的两侧底部连接;底座110的下方设有两根定位柱111,左侧定位柱111的顶部与底座110的左侧底部连接,右侧定位柱111的顶部与底座110的右侧底部连接,定位柱111支撑起底座110,底座110的底部到定位柱111的底部有一定的距离,当底座110需要安装到铝基板时,可直接通过定位柱111插进铝基板完成安装(铝基板具有与定位柱111对应的孔位),极大的方便了安装。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110还设有环形槽112;所述环形槽112开设于所述底座110的底部,所述环形槽112呈圆环状;当透镜200嵌入灯壳120完成时,透镜200的安装部位于底座110的中空处,透镜200的安装部与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透镜;/n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灯壳,所述灯壳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n所述灯壳呈漏斗状,内部形成容腔,所述底座呈圆盘状,中部呈中空状;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圆槽;/n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低于所述灯壳的顶部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透镜;
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灯壳,所述灯壳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
所述灯壳呈漏斗状,内部形成容腔,所述底座呈圆盘状,中部呈中空状;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圆槽;
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低于所述灯壳的顶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内壁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透镜的出光面的边缘扣合固定;
所述卡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扣关于所述灯壳的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卡扣为弹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出光面的边缘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透镜出光面的左右两侧;
所述卡槽的长度与所述卡扣的长度相同;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俊钟志新梁土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恩朗照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