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和在线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及石油化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197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和在线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及石油化工装置。所述排放系统包括泵、溶剂再生系统、长输管线和位于流路上的阀门;所述阀门包括控制废弃溶剂外送的阀门、控制物料进泵的阀门、控制物料出泵和/或进入长输管线的阀门以及控制稀释油流路的阀门;所述流路包括连接溶剂再生系统和泵的第一流路、连接泵和长输管线的第二流路、使稀释油不通过泵直接进入长输管线的第三流路、使稀释油进入第一流路的第四流路以及使物料从第二流路返回第一流路的第五流路。所述石油化工装置包含排放系统。所述排放系统可以使稀释油通过流路与在另一流路中的废弃溶剂混合,形成的物料通过泵送入长输管线排出或作为燃料回收。

A waste solvent discharge system, an on-line waste solvent discharge system and a petrochemical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和在线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及石油化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黏度、高毒性废弃溶剂的在线密闭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装置中,溶剂再生罐在设计上对废弃溶剂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定期现场排放并装桶收集。通常石油化工中有许多废弃溶剂为高黏度甚至高毒性,为了保证废弃溶剂在排放过程中有足够的流动性,再生罐排放废弃溶剂物料必须维持在合适的高温,温度稍低排放物料就会固化造成排放管线的堵塞。作业时高温热物料直接用桶收集,对于有毒废弃溶剂,操作人员需要佩戴着半面罩在旁边操作阀门,一旦在排放装桶过程中废弃溶剂发生泄漏,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操作人员也会造成极大伤害,安全风险高。因此这项作业对操作人员来说不仅存在很大的烫伤风险,同时对环境保护也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绿色的废弃溶剂排放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废弃溶剂排放系统,所述排放系统包括泵、溶剂再生系统、长输管线和位于流路上的阀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系统包括泵、溶剂再生系统、长输管线和位于流路上的阀门;/n所述阀门包括控制溶剂再生系统中的废弃溶剂外送的阀门、控制物料进泵的阀门、控制物料出泵和/或进入长输管线的阀门、以及控制稀释油流路的阀门;/n所述流路包括连接溶剂再生系统和泵的第一流路(1)、连接泵和长输管线的第二流路(2)、使稀释油不通过泵直接进入长输管线的第三流路(3)、使稀释油进入第一流路(1)的第四流路(4)、以及使物料从第二流路(2)返回第一流路(1)的第五流路(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系统包括泵、溶剂再生系统、长输管线和位于流路上的阀门;
所述阀门包括控制溶剂再生系统中的废弃溶剂外送的阀门、控制物料进泵的阀门、控制物料出泵和/或进入长输管线的阀门、以及控制稀释油流路的阀门;
所述流路包括连接溶剂再生系统和泵的第一流路(1)、连接泵和长输管线的第二流路(2)、使稀释油不通过泵直接进入长输管线的第三流路(3)、使稀释油进入第一流路(1)的第四流路(4)、以及使物料从第二流路(2)返回第一流路(1)的第五流路(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溶剂再生系统中的废弃溶剂外送的阀门和控制物料进泵的阀门在第一流路(1)上,且所述控制物料进泵的阀门在所述控制溶剂再生系统中的废弃溶剂外送的阀门与泵之间;
所述第二流路(2)上有控制物料出泵进入长输管线的阀门;
所述第三流路(3)上有控制稀释油进入长输管线的阀门;
所述第四流路(4)上有控制稀释油进入第一流路(1)的阀门;
所述第五流路(5)上有控制物料从第二流路(2)返回第一流路(1)的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物料进泵的阀门至少有两个,其中一个位于溶剂再生系统与第一流路(1)与第四流路(4)相交的第一端点(41)之间,另一个位于第一端点(41)和泵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溶剂再生系统与第一端点(41)之间的阀门与溶剂再生系统底部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路(2)上控制物料出泵进入长输管线的阀门位于第二流路(2)与第三流路(3)相交的第三端点(32)的上游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系统是密闭的。


7.一种在线废弃溶剂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系统包括:
–泵,
–溶剂再生系统,
–长输管线,
–泵与溶剂再生系统之间的第一流路(1),
–泵与长输管线之间的第二流路(2),
–使稀释油进入长输管线的第三流路(3),
–使稀释油进入第一流路(1)的第四流路(4),
–使物料从第二流路(2)进入第一流路(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瞭金志伟朱跃松周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