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包括底座、鼓风机和料箱,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止回部与第一送料管的左端接通,第一送料管的右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送料管的左端连接,第二送料管的右端贯固定有环形出料部,料箱的左半部设有储水室,储水室的上端设有加水管,下端通过第一文丘里管与第一送料管连通,料箱的右半部设有储药室,储药室的上端设有加药管,下端通过第二文丘里管与第二送料管连通;油井套管设有透气挡液板和安全气阀,环形出料部的下端设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第二送料管构成喷射管,当需要掺水加药时,启动鼓风机并打开开度阀即可,大幅简化操作流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油水井的自动掺水加药。
An automatic water mixing and dosing device for oil and water w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油田油水井井筒治理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国内油田油水井有三种加药方式:采用工人定期到油井现场通过一次性投放药剂;安装以井口抽油机自身光杆上下运动为动力的井口机械自动加药装置;安装采用高含水井压力作为动力的光杆自动加药装置。但上述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弊端:一次性投加不能连续发挥药效、投加前需要排放套管气浪费资源、天气和路况差以及比较偏远的油井加药无法保证、人工作业过程不能有效监管、动用人工和车辆多且劳动强度大、功能适应性受油井自身条件限制等等。公开号为CN204984386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室和掺水加药装置,所述的控制室包括RTU控制柜和监控面板,监控面板通过信号回路与RTU控制柜内的RTU控制器相连,RTU控制器与掺水加药装置中信号采集设备和功能执行设备连接,掺水加药装置包含加药箱,加药箱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来水管和油井井筒。但是这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其需要设置复杂的加水装置、加药装置、搅拌装置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操作繁琐,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鼓风机和料箱,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止回部与第一送料管的左端接通,所述第一送料管的右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送料管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管的右端贯穿油井套管并固定有套设在油管外侧的环形出料部,所述止回部内置有防止料液回流的止回阀;所述料箱的左半部设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的上端设有加水管,下端通过第一文丘里管与第一送料管连通,所述料箱下侧固定有能够调节第一文丘里管中通道开度的第一开度阀,所述料箱的右半部设有储药室,所述储药室的上端设有加药管,下端通过第二文丘里管与第二送料管连通,所述料箱下侧固定有能够调节第二文丘里管中通道开度的第二开度阀;所述油井套管位于环形出料部的上方设有透气挡液板,所述油井套管侧壁位于透气挡液板的上方设有安全气阀,所述环形出料部的下端设有一圈喷头。进一步地,上述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中,所述料箱通过位于第一送料管两侧的支架与底座固定。进一步地,上述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中,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第二文丘里管各自管体位于与第一送料管连通处设有单向阀。进一步地,上述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中,所述油井套管位于与第二送料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上述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中,所述环形出料部外侧设有螺接管,所述第二送料管的右端设有螺接头,所述第二送料管通过螺接方式与环形出料部密封固定。进一步地,上述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中,所述透气挡液板的板体均布有透气微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利用第一送料管、第二送料管构成喷射管,当需要掺水加药时,启动鼓风机并打开第一开度阀、第二开度阀即可,第一开度阀、第二开度阀分别根据储水室、储药室的液位下降速度来调节对应的开度,最后利用带喷头的环形出料部的进行喷淋出料,大幅简化操作流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油水井的自动掺水加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送料管、环形出料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鼓风机,3-止回部,4-第一送料管,5-法兰盘,6-第二送料管,7-环形出料部,8-油井套管,9-油管,10-料箱,11-储水室,12-加水管,13-第一文丘里管,14-第一开度阀,15-储药室,16-加药管,17-第二文丘里管,18-第二开度阀,19-透气挡液板,20-安全气阀,21-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鼓风机2和料箱10。鼓风机2的出风端通过止回部3与第一送料管4的左端接通,第一送料管4的右端通过法兰盘5与第二送料管6的左端连接,第二送料管6的右端贯穿油井套管8并固定有套设在油管9外侧的环形出料部7。止回部3内置有防止料液回流的止回阀。本实施例中,料箱10通过位于第一送料管4两侧的支架与底座1固定。料箱10的左半部设有储水室11,储水室11的上端设有加水管12,下端通过第一文丘里管13与第一送料管4连通。料箱10下侧固定有能够调节第一文丘里管13中通道开度的第一开度阀14。料箱10的右半部设有储药室15,储药室15的上端设有加药管16,下端通过第二文丘里管17与第二送料管6连通,料箱10下侧固定有能够调节第二文丘里管17中通道开度的第二开度阀18。第一文丘里管13、第二文丘里管14各自管体位于与第一送料管连通处设有单向阀。料箱10外侧设有便于观察储水室11、储药室15中液位高度的竖条形刻度窗。本实施例中,油井套管8位于环形出料部7的上方设有透气挡液板19,透气挡液板19的板体均布有透气微孔。油井套管8侧壁位于透气挡液板19的上方设有安全气阀20,环形出料部7的下端设有一圈喷头21。本实施例中,油井套管8位于与第二送料管6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环形出料部7外侧设有螺接管,第二送料管6的右端设有螺接头,第二送料管6通过螺接方式与环形出料部7密封固定。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利用第一送料管、第二送料管构成喷射管,当需要掺水加药时,启动鼓风机2并打开第一开度阀14、第二开度阀18即可,第一开度阀14、第二开度阀18分别根据储水室11、储药室15的液位下降速度来调节对应的开度,最后利用带喷头21的环形出料部7的进行喷淋出料,大幅简化操作流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油水井的自动掺水加药。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鼓风机和料箱,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止回部与第一送料管的左端接通,所述第一送料管的右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送料管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管的右端贯穿油井套管并固定有套设在油管外侧的环形出料部,所述止回部内置有防止料液回流的止回阀;所述料箱的左半部设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的上端设有加水管,下端通过第一文丘里管与第一送料管连通,所述料箱下侧固定有能够调节第一文丘里管中通道开度的第一开度阀,所述料箱的右半部设有储药室,所述储药室的上端设有加药管,下端通过第二文丘里管与第二送料管连通,所述料箱下侧固定有能够调节第二文丘里管中通道开度的第二开度阀;所述油井套管位于环形出料部的上方设有透气挡液板,所述油井套管侧壁位于透气挡液板的上方设有安全气阀,所述环形出料部的下端设有一圈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井自动掺水加药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鼓风机和料箱,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止回部与第一送料管的左端接通,所述第一送料管的右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送料管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管的右端贯穿油井套管并固定有套设在油管外侧的环形出料部,所述止回部内置有防止料液回流的止回阀;所述料箱的左半部设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的上端设有加水管,下端通过第一文丘里管与第一送料管连通,所述料箱下侧固定有能够调节第一文丘里管中通道开度的第一开度阀,所述料箱的右半部设有储药室,所述储药室的上端设有加药管,下端通过第二文丘里管与第二送料管连通,所述料箱下侧固定有能够调节第二文丘里管中通道开度的第二开度阀;所述油井套管位于环形出料部的上方设有透气挡液板,所述油井套管侧壁位于透气挡液板的上方设有安全气阀,所述环形出料部的下端设有一圈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军,何鹏,李燕承,杜森,何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王宝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