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99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在使用抗污构件对雨水和雪水混合尘土形成的污水进行导流时,首先通过左顶板的前端和左挡板形成左集水槽,右顶板的前端和右挡板形成右集水槽,污水集中到左集水槽和右集水槽后通过上导流槽进入下导流槽,后通过导流嘴远离墙面排出,从而防护墙面不受污水的影响,同时通过防护板在污水被风吹向墙面时起到遮挡保护作用,增强抗污构件的防护性能;包括窗台、左墙、右墙、左顶板、右顶板、左竖板、右竖板、上导流槽、下导流槽、导流嘴、左前板、右前板、左挡板、右挡板、左引流杆、右引流杆、防护板和防护流嘴。

An anti pollution component installed on the wall of a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
本技术涉及抗污
,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办公楼和住宅楼等楼体的外墙壁上存在一条条黑黑的水痕,这些水痕是因为下雨和下雪后,带有灰尘的雨水或是雪水自窗台角顺墙体流下时产生的痕迹,抗污构件是一种雨雪天时,防止带有灰尘的污水自窗台角顺外墙壁下流的辅助装置,其在抗污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在多数窗台角在雨雪天时,雨水或雪水在落在窗台上后混合了尘土直接自窗角流出窗台,沿外墙壁流下,在外墙壁干燥后尘土粘在外墙壁上形成一条条黑黑的水痕;现有的抗污技术不够成熟,抗污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污效果好的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包括窗台、左墙、右墙、左顶板、右顶板、左竖板、右竖板、上导流槽、下导流槽、导流嘴、左前板、右前板、左挡板、右挡板、左引流杆、右引流杆、防护板和防护流嘴,左顶板的底端与窗台的顶端左侧固定粘贴,左顶板的左端与左墙粘贴固定,右顶板的底端与窗台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右顶板的右端与右墙粘贴固定,左顶板和右顶板均前后倾斜并前端低于后端,左竖板的左端与左墙粘贴固定,左竖板的底端与左顶板的顶端左侧粘贴固定,右竖板的右端与右墙粘贴固定,右竖板的底端与右顶板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上导流槽的底端与窗台的顶端中部粘贴固定,上导流槽的左端与左顶板的右端粘贴固定,上导流槽的右端与右顶板的左端粘贴固定,上导流槽的前端低于后端,下导流槽的后端与窗台的前端粘贴固定,下导流槽的顶端与上导流槽的底端前侧粘贴固定,导流嘴的顶端与下导流槽的底端粘贴固定,导流嘴的底端向前翘起,左前板的后端与窗台的前端左侧粘贴固定,左前板的右端与下导流槽的左端粘贴固定,右前板的后端与窗台的前端右侧粘贴固定,右前板的左端与下导流槽的右端粘贴固定,左引流杆的后端与左前板的前端底部粘贴固定,左引流杆的右端与下导流槽的左端接触,右引流杆的后端与右前板的前端底部粘贴固定,右引流杆的左端与下导流槽的右端接触,左挡板的底端与左顶板的顶端前侧粘贴固定,左挡板的左端与左竖板的右端前侧粘贴固定,右挡板的底端与右顶板的顶端前侧粘贴固定,右挡板的右端与右竖板的左端前侧粘贴固定,左顶板的前端和左挡板形成左集水槽,右顶板的前端和右挡板形成右集水槽,防护板的后端与窗台的前端粘贴固定,防护流嘴的顶端与防护板的底端粘贴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还包括硅丙烯涂层,硅丙烯涂层均匀设置于所有构件的表面。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还包括导流线,导流线固定设置于下导流槽的中端。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还包括弧角,弧角设置于左竖板和右竖板的顶端。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还包括左固定螺钉,左固定螺钉的左端向左穿过左竖板并插入左墙内。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还包括右固定螺钉,右固定螺钉的右端向右穿过右竖板并插入右墙内。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还包括左固定脚,左固定脚的左端与左竖板的右端前侧粘贴固定,左固定脚的底端与左挡板的顶端左侧粘贴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还包括右固定脚,右固定脚的右端与右竖板的左端前侧粘贴固定,右固定脚的底端与右挡板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抗污构件对雨水和雪水混合尘土形成的污水进行导流时,首先通过左顶板的前端和左挡板形成左集水槽,右顶板的前端和右挡板形成右集水槽,污水集中到左集水槽和右集水槽后通过上导流槽进入下导流槽,后通过导流嘴远离墙面排出,从而防护墙面不受污水的影响,同时通过防护板在污水被风吹向墙面时起到遮挡保护作用,增强抗污构件的防护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侧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硅丙烯涂层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窗台;2、左墙;3、右墙;4、左顶板;5、右顶板;6、左竖板;7、右竖板;8、上导流槽;9、下导流槽;10、导流嘴;11、左前板;12、右前板;13、左挡板;14、右挡板;15、左引流杆;16、右引流杆;17、防护板;18、防护流嘴;19、硅丙烯涂层;20、导流线;21、弧角;22、左固定螺钉;23、右固定螺钉;24、左固定脚;25、右固定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包括窗台1、左墙2、右墙3、左顶板4、右顶板5、左竖板6、右竖板7、上导流槽8、下导流槽9、导流嘴10、左前板11、右前板12、左挡板13、右挡板14、左引流杆15、右引流杆16、防护板17和防护流嘴18,左顶板4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左侧固定粘贴,左顶板4的左端与左墙2粘贴固定,右顶板5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右顶板5的右端与右墙3粘贴固定,左顶板4和右顶板5均前后倾斜并前端低于后端,左竖板6的左端与左墙2粘贴固定,左竖板6的底端与左顶板4的顶端左侧粘贴固定,右竖板7的右端与右墙3粘贴固定,右竖板7的底端与右顶板5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上导流槽8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中部粘贴固定,上导流槽8的左端与左顶板4的右端粘贴固定,上导流槽8的右端与右顶板5的左端粘贴固定,上导流槽8的前端低于后端,下导流槽9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粘贴固定,下导流槽9的顶端与上导流槽8的底端前侧粘贴固定,导流嘴10的顶端与下导流槽9的底端粘贴固定,导流嘴10的底端向前翘起,左前板11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左侧粘贴固定,左前板11的右端与下导流槽9的左端粘贴固定,右前板12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右侧粘贴固定,右前板12的左端与下导流槽9的右端粘贴固定,左引流杆15的后端与左前板11的前端底部粘贴固定,左引流杆15的右端与下导流槽9的左端接触,右引流杆16的后端与右前板12的前端底部粘贴固定,右引流杆16的左端与下导流槽9的右端接触,左挡板13的底端与左顶板4的顶端前侧粘贴固定,左挡板13的左端与左竖板6的右端前侧粘贴固定,右挡板14的底端与右顶板5的顶端前侧粘贴固定,右挡板14的右端与右竖板7的左端前侧粘贴固定,左顶板4的前端和左挡板13形成左集水槽,右顶板5的前端和右挡板14形成右集水槽,防护板17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粘贴固定,防护流嘴18的顶端与防护板17的底端粘贴固定;在使用抗污构件对雨水和雪水混合尘土形成的污水进行导流时,首先通过左顶板的前端和左挡板形成左集水槽,右顶板的前端和右挡板形成右集水槽,污水集中到左集水槽和右集水槽后通过上导流槽进入下导流槽,后通过导流嘴远离墙面排出,从而防护墙面不受污水的影响,同时通过防护板在污水被风吹向墙面时起到遮挡保护作用,增强抗污构件的防护性能。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台(1)、左墙(2)、右墙(3)、左顶板(4)、右顶板(5)、左竖板(6)、右竖板(7)、上导流槽(8)、下导流槽(9)、导流嘴(10)、左前板(11)、右前板(12)、左挡板(13)、右挡板(14)、左引流杆(15)、右引流杆(16)、防护板(17)和防护流嘴(18),所述左顶板(4)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左侧固定粘贴,所述左顶板(4)的左端与左墙(2)粘贴固定,所述右顶板(5)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所述右顶板(5)的右端与右墙(3)粘贴固定,所述左顶板(4)和右顶板(5)均前后倾斜并前端低于后端,所述左竖板(6)的左端与左墙(2)粘贴固定,所述左竖板(6)的底端与左顶板(4)的顶端左侧粘贴固定,所述右竖板(7)的右端与右墙(3)粘贴固定,所述右竖板(7)的底端与右顶板(5)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所述上导流槽(8)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中部粘贴固定,所述上导流槽(8)的左端与左顶板(4)的右端粘贴固定,所述上导流槽(8)的右端与右顶板(5)的左端粘贴固定,所述上导流槽(8)的前端低于后端,所述下导流槽(9)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粘贴固定,所述下导流槽(9)的顶端与上导流槽(8)的底端前侧粘贴固定,所述导流嘴(10)的顶端与下导流槽(9)的底端粘贴固定,所述导流嘴(10)的底端向前翘起,所述左前板(11)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左侧粘贴固定,所述左前板(11)的右端与下导流槽(9)的左端粘贴固定,所述右前板(12)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右侧粘贴固定,所述右前板(12)的左端与下导流槽(9)的右端粘贴固定,所述左引流杆(15)的后端与左前板(11)的前端底部粘贴固定,所述左引流杆(15)的右端与下导流槽(9)的左端接触,所述右引流杆(16)的后端与右前板(12)的前端底部粘贴固定,所述右引流杆(16)的左端与下导流槽(9)的右端接触,所述左挡板(13)的底端与左顶板(4)的顶端前侧粘贴固定,所述左挡板(13)的左端与左竖板(6)的右端前侧粘贴固定,所述右挡板(14)的底端与右顶板(5)的顶端前侧粘贴固定,所述右挡板(14)的右端与右竖板(7)的左端前侧粘贴固定,所述左顶板(4)的前端和左挡板(13)形成左集水槽,所述右顶板(5)的前端和右挡板(14)形成右集水槽,所述防护板(17)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粘贴固定,所述防护流嘴(18)的顶端与防护板(17)的底端粘贴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于房屋墙体上的抗污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台(1)、左墙(2)、右墙(3)、左顶板(4)、右顶板(5)、左竖板(6)、右竖板(7)、上导流槽(8)、下导流槽(9)、导流嘴(10)、左前板(11)、右前板(12)、左挡板(13)、右挡板(14)、左引流杆(15)、右引流杆(16)、防护板(17)和防护流嘴(18),所述左顶板(4)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左侧固定粘贴,所述左顶板(4)的左端与左墙(2)粘贴固定,所述右顶板(5)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所述右顶板(5)的右端与右墙(3)粘贴固定,所述左顶板(4)和右顶板(5)均前后倾斜并前端低于后端,所述左竖板(6)的左端与左墙(2)粘贴固定,所述左竖板(6)的底端与左顶板(4)的顶端左侧粘贴固定,所述右竖板(7)的右端与右墙(3)粘贴固定,所述右竖板(7)的底端与右顶板(5)的顶端右侧粘贴固定,所述上导流槽(8)的底端与窗台(1)的顶端中部粘贴固定,所述上导流槽(8)的左端与左顶板(4)的右端粘贴固定,所述上导流槽(8)的右端与右顶板(5)的左端粘贴固定,所述上导流槽(8)的前端低于后端,所述下导流槽(9)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粘贴固定,所述下导流槽(9)的顶端与上导流槽(8)的底端前侧粘贴固定,所述导流嘴(10)的顶端与下导流槽(9)的底端粘贴固定,所述导流嘴(10)的底端向前翘起,所述左前板(11)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左侧粘贴固定,所述左前板(11)的右端与下导流槽(9)的左端粘贴固定,所述右前板(12)的后端与窗台(1)的前端右侧粘贴固定,所述右前板(12)的左端与下导流槽(9)的右端粘贴固定,所述左引流杆(15)的后端与左前板(11)的前端底部粘贴固定,所述左引流杆(15)的右端与下导流槽(9)的左端接触,所述右引流杆(16)的后端与右前板(12)的前端底部粘贴固定,所述右引流杆(16)的左端与下导流槽(9)的右端接触,所述左挡板(13)的底端与左顶板(4)的顶端前侧粘贴固定,所述左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鼎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