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92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所述外墙板包括位于两侧的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对称分布在两侧并位于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之间的第一网格层和第二网格层、填充于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之间的结构层、设于结构层内的保温层、连接外墙板两侧结构层的内框架、以及设于结构层内的若干预埋吊点;所述结构层为轻质混凝土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墙板集轻质、防火、隔热、环保、耐久、装饰等优点为一体。

A kind of assembled light composite heat preservation outer wall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属于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传统的外围护墙已经不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中,普通的混凝土墙体由于自重太大,不利于生产、运输以及施工;带有机保温材料的墙板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有害气体,而且很难同时满足轻质、防火、隔热、环保、耐久、装饰等条件。基于此,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包括位于两侧的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对称分布在两侧并位于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之间的第一网格层和第二网格层、填充于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之间的结构层、设于结构层内的保温层、连接墙板两侧结构层的内框架、以及设于结构层内的若干预埋吊点;所述结构层为轻质混凝土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内框架是由网格板组合形成的长方体框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网格层/第二网格层距离内饰面层/外饰面层与结构层的交界处5mm。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采用空气层。作为优选,所述网格板由网格孔组成,孔型为正六边形或正四边形。作为优选,所述内框架采用金属材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网格层和第二网格层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片。本技术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结构层采用轻质混凝土等材料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配合一定厚度的空气保温层能形成很好的整体保温效果,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体墙板的厚度;轻质混凝土,化学性质稳定,本身耐久性好;本技术外墙板不含任何对环境有害的材料,而且拆除后可以回收利用,比较环保。(2)本技术主要材料质地较轻且内置空气夹层,整体重量较小,并且不含任何可燃烧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3)本技术内置的金属网格板内框架被混凝土包裹不易氧化锈蚀,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韧性,有利于增强墙板的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耐久性。(4)本技术中间为空气隔层且不含内模板,结合空气层作为另一种保温方式,不仅进一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还能大大减少墙板整体的重量,同时结构简单巧妙,利于生产、节约材料。本技术通过金属网格板内框架和轻质混凝土填充的组合结构,实现轻质的同时,强度也很高,集轻质、防火、隔热、环保、耐久、装饰等优点为一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中内框架正六边形孔型图;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中内框架正方形孔型图。标注说明:1、内饰面层;2、第一网格层;3、结构层;4、内框架;5、预埋吊点;6、第二网格层;7、外饰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揭露,兹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包括位于两侧的内饰面层1和外饰面层7、对称分布在两侧并位于内饰面层1和外饰面层7之间的第一网格层2和第二网格层6、填充于内饰面层1和外饰面层7之间的结构层3、设于结构层3内的保温层、连接外墙板两侧结构层3的内框架4、以及设于结构层内的若干预埋吊点5。第一网格层2和第二网格层6用于受力,增加墙板整体的强度。本实施例优选的,内饰面层1覆盖在结构层3外,在内饰面层1内表面下有一层网格布,网格布优先选用玻璃纤维网格布。本实施例优选的,结构层3为轻质混凝土材料,优先采用陶粒泡沫混凝土。本实施例优选的,内框架4由网格板组合形成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框架内还间隔分布有若干网格板。网格板内框架4在浇筑结构层3时需保证在金属网格板通口方向两边分别锚固到结构层3内10mm及以上,以保证该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的整体性。网格板内框架4优先采用镀锌钢板,金属网格板孔洞大小视设计墙厚确定,网格板由网格孔组成,孔型为正六边形或正四边形。预埋吊点5为普通螺栓套筒吊具,浇筑在结构层3中。预埋吊点5用于生产、运输和施工中的吊装。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网格层2/第二网格层6距离内饰面层1/外饰面层7与结构层3的交界处5mm,即处于结构层3外表面5mm深度处,第一网格层2和第二网格层6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片。本实施例优选的,外饰面层7可采用真石漆、乳胶漆、反打瓷砖、石材、陶板等。当外饰面层7采用反打瓷砖、石材、陶板等面材时,应采用钢丝网片。本实施例优选的,保温层为一定厚度的空气层,设在结构层3内。本实施例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的制作工艺如下:步骤1:制备C30陶粒泡沫混凝土,坍落度要求(100±20)mm。该混凝土包括: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粗细骨料、外加剂、粉煤灰采用符合标准规范的Ⅰ、Ⅱ级粉煤灰、陶粒采用粘土陶粒,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最好16mm以下,密度等级为700,堆积密度范围在610~700kg/m3之间。步骤2:清扫钢制模台表面,进行定位放线,安装模具,然后喷涂脱模剂;步骤3:制作第一面墙板:制作外墙板内饰面层1,然后浇筑5mm的C30陶粒泡沫混凝土,铺设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6,放置马凳筋,摆放金属方格板内框架4,继续浇筑至第一面结构层厚度。步骤4:将第一面墙板振捣后,送至蒸汽养护室进行蒸汽养护,蒸汽温度为60-80℃,养护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养护完毕后取出待用。步骤5:制作第二面墙板:根据不同的外墙饰面要求,制作外墙板外饰面层7,然后浇筑5mm的C30陶粒泡沫混凝土,铺设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钢筋网片,设置马凳筋,继续浇筑至第二面结构层厚度,步骤6:用翻转机将已制作好的带金属方格板内框架的第一面墙板,翻转180度,放置到第二面墙板上,保证金属方格板内框架在第二面墙板内的锚固长度。步骤7:将第二面墙板振捣后,送至蒸汽养护室进行第二次蒸汽养护,养护条件同上。步骤8:第二次养护完毕后,设置预埋吊点5,然后摆放、固定外墙板四周模板并浇筑外墙板四周未浇筑的部位。步骤9:第三次进行振捣密实,然后送至蒸汽养护室进行蒸汽养护,养护条件同上。步骤10:将第三次养护完毕后的外墙板进行脱模、起吊,运至堆场并进行洒水养护7天,得到成品外墙板。以上内容是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对称分布在两侧并位于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之间的第一网格层和第二网格层、填充于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之间的结构层、设于结构层内的保温层、连接墙板两侧结构层的内框架、以及设于结构层内的若干预埋吊点;所述结构层为轻质混凝土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对称分布在两侧并位于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之间的第一网格层和第二网格层、填充于内饰面层和外饰面层之间的结构层、设于结构层内的保温层、连接墙板两侧结构层的内框架、以及设于结构层内的若干预埋吊点;所述结构层为轻质混凝土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是由网格板组合形成的长方体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层/第二网格层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宇飞庞巍祥陈狄张孟月谢打涛
申请(专利权)人: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