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水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8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积水道路,其包括雨水井体、连接在雨水井体两侧处的连接管、盖设在雨水井体上部的井盖,雨水井体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放置在雨水井体内底面上部的圆盘、固定连接在圆盘上端面处的两根竖杆、连接在两个竖杆上端面处的顶环;圆盘上部设置有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竖直开设在圆盘上的圆孔、固定连接在圆盘上部位于圆孔一侧处的两个固定环、固定插接在两个固定环之间的圆杆、转动套接在圆杆上且位于两个固定环之间的圆环、固定连接在圆环一侧盖设在圆孔上部的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对雨水井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减小雨水井内部容量因为淤泥存在而减小这种情况的出现,减小路面出现积水情况的出现的效果。

A water proof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水道路
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积水道路。
技术介绍
目前,当有较大降雨时,城市道路局部路段时有积水,严重影响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过。分析积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雨水井发生堵塞,无法及时排除路面雨水,从而局部路段产生积水。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354688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括雨水井体、连接管、钢纤维箅井座、钢纤维井箅盖,所述雨水井体侧面设置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用于安装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敷设在道路平侧石下;所述雨水井体上设置有钢纤维箅井座,钢纤维箅井座上盖有钢纤维井箅盖。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污水汇集至雨水井内,雨水井内流过的雨水中携带有大量泥砂,因泥砂比水重,泥砂等重物沉积于雨水井底部,从而使雨水井内用于存储雨水的容量减小,从而导致路面上出现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积水道路,方便对雨水井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减小雨水井内部容量因为淤泥存在而减小这种情况的出现,减小路面出现积水情况的出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积水道路,包括雨水井体(1)、连接在雨水井体(1)两侧处的连接管(11)、盖设在雨水井体(1)上部的井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体(1)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2),所述清理组件(2)包括放置在雨水井体(1)内底面上部的圆盘(21)、固定连接在圆盘(21)上端面处的两根竖杆(22)、连接在两个竖杆(22)上端面处的顶环(221);所述圆盘(21)上部设置有排水组件(3),所述排水组件(3)包括竖直开设在圆盘(21)上的圆孔(31)、固定连接在圆盘(21)上部位于圆孔(31)一侧处的两个固定环(32)、固定插接在两个固定环(32)之间的圆杆(33)、转动套接在圆杆(33)上且位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水道路,包括雨水井体(1)、连接在雨水井体(1)两侧处的连接管(11)、盖设在雨水井体(1)上部的井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体(1)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2),所述清理组件(2)包括放置在雨水井体(1)内底面上部的圆盘(21)、固定连接在圆盘(21)上端面处的两根竖杆(22)、连接在两个竖杆(22)上端面处的顶环(221);所述圆盘(21)上部设置有排水组件(3),所述排水组件(3)包括竖直开设在圆盘(21)上的圆孔(31)、固定连接在圆盘(21)上部位于圆孔(31)一侧处的两个固定环(32)、固定插接在两个固定环(32)之间的圆杆(33)、转动套接在圆杆(33)上且位于两个固定环(32)之间的圆环(34)、固定连接在圆环(34)一侧盖设在圆孔(31)上部的圆板(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35)的外侧壁处连接有橡胶环(36),所述橡胶环(36)设置有缺口(361),所述两个固定环(32)以及圆环(34)位于缺口(36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积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环(36)的横截面为三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祖乐郑绿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