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83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本体和设置在路面本体两侧的路缘石,路面本体由上而下分别为路面层、隔水层和基层,在基层上表面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垂直于路面本体的中心线,且位于中心线和路面本体的侧边之间,导流槽的长度等于路面本体中心线与路面本体侧边之间的距离,导流槽各个部位处的深度均相等,隔水层沿着基层和导流槽的内侧面铺设,路缘石包括上层块和下层块,在下层块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导流槽相邻的排水通槽,且排水通槽靠近导流槽的一端的底面所在的高度与导流槽远离中心线一端的底面所在的高度相等。能够更快的将水排出,有效降低了出现路面层被长期浸泡现象的概率,使路面层不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交通道路建设的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现有的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经久耐用,节约环保。平常的沥青路面通常包括沥青路面层以及位于沥青路面层两侧的路缘石,沥青路面层由上而下分别为透水沥青层、隔水层和沥青基层。但是这样的结构中,路面上的水在沿着透水沥青层落至隔水层时,容易在隔水层上侧积聚,排水速度较慢。在南方城市的梅雨季节时,降水量较大,从而无法将沥青路面上的雨水及时排出。透水沥青层可能出现被长期浸泡的现象,导致透水沥青层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降低了该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排水的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本体和设置在路面本体两侧的路缘石,所述的路面本体由上而下分别为路面层、隔水层和基层,所述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本体(1)和设置在路面本体(1)两侧的路缘石(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本体(1)由上而下分别为路面层(11)、隔水层(12)和基层(13),所述的基层(13)上表面中部的高度高于基层(13)两边的高度,在基层(13)上表面上开设有导流槽(2),导流槽(2)垂直于路面本体(1)的中心线,且位于中心线和路面本体(1)的侧边之间,导流槽(2)的长度等于路面本体(1)中心线与路面本体(1)侧边之间的距离,导流槽(2)各个部位处的深度均相等,隔水层(12)沿着基层(13)和导流槽(2)的内侧面铺设,路缘石(3)包括上层块(31)和下层块(32),在下层块(3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本体(1)和设置在路面本体(1)两侧的路缘石(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本体(1)由上而下分别为路面层(11)、隔水层(12)和基层(13),所述的基层(13)上表面中部的高度高于基层(13)两边的高度,在基层(13)上表面上开设有导流槽(2),导流槽(2)垂直于路面本体(1)的中心线,且位于中心线和路面本体(1)的侧边之间,导流槽(2)的长度等于路面本体(1)中心线与路面本体(1)侧边之间的距离,导流槽(2)各个部位处的深度均相等,隔水层(12)沿着基层(13)和导流槽(2)的内侧面铺设,路缘石(3)包括上层块(31)和下层块(32),在下层块(32)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导流槽(2)相邻的排水通槽(33),且排水通槽(33)靠近导流槽(2)的一端的底面所在的高度与导流槽(2)远离中心线一端的底面所在的高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层(13)上表面开设有汇集槽(21),所述的汇集槽(21)在导流槽(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汇集槽(21)与导流槽(2)的侧边重合,汇集槽(21)的深度小于导流槽(2)的深度,且汇集槽(21)的底面为斜面,汇集槽(21)底面远离与其相连接的导流槽(2)的一边所在的高度高于靠近与其相连接的导流槽(2)的一边所在的高度,隔水层(12)沿着基层(13)、汇集槽(21)的内侧面和导流槽(2)的内侧面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宗才仇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