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及其压液漏斗和接液漏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69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及其压液漏斗和接液漏斗,尤其适于海上采油平台、集输站库以及边远油井使用。本回收回注装置包括增压气筒和储液罐,增压气筒依次与出气管、单向阀、进气阀门以及储液罐本体上端的储液罐压帽连接,储液罐本体上面装有可视液位计,进液阀门通过连接短接安装在储液罐压帽的顶部,出液阀门安装在储液罐本体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解决了海上平台油井放空污油的处理问题,同时也非常适用于集输站库和边远井,解决其生产流程放空污油的问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环境污染及能源的浪费,使用效果显著。

Recovery and reinjection device of oil well waste liquid and its pressure funnel and receiving f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及其压液漏斗和接液漏斗
本技术涉及石油工业油井和集输站库生产流程取样放空及更换仪表设施放空污油液的处理装置,特别是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及其压液漏斗和接液漏斗,尤其适于海上采油平台、集输站库以及边远油井使用。
技术介绍
在陆上油田和海上平台日常巡检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对油井进行取样、调参、检查和更换油嘴。在进行上述工作时都需要对生产流程放空,海上采油平台放空排出的油液需要用垃圾袋或污油桶盛放,再通过船舶及车辆带回陆地进行处理。由于海上环境的特殊性,人员上下采油平台携带污油不方便,且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垃圾袋易挂漏,产生环境污染。再者,由于目前采油平台井口采油树较高,因空间原因,部分平台无法搭设工作台,人员在攀爬检查更换油嘴进行放空作业,非常不安全。海上采油平台目前这种油井污液的处理方式急需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及其压液漏斗和接液漏斗,解决海上采油平台油井、集输站库以及边远油井生产流程中放空污油的处理问题。消除污油的转运处理过程,提高污油处理工作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包括增压气筒和储液罐,增压气筒依次与出气管、单向阀、进气阀门以及储液罐本体上端的储液罐压帽连接,储液罐本体上面装有可视液位计,进液阀门通过连接短接安装在储液罐压帽的顶部,出液阀门安装在储液罐本体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彻底改变了目前海上采油平台油井污油的处理方式,一改目前的转运至陆地处理解决为直接回注到生产流程中,先收集、后回注,简单方便且环保,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护了环境。本回收回注装置的收集污油液的操作过程,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选择使用压液漏斗或接液漏斗的收集方式。压液漏斗可以收集含油棉纱中的污油,可将含油棉纱放入压液漏斗的滤油网上,向下按压塑胶手柄就可带动压液板挤压带油棉纱,污油通过滤油网和进液阀门流入储液罐内,通过可视液位计观测污油液的液位。接液漏斗可以收集污油容器中的污油和高位生产流程中放出的污油,可直接将取样容器中的放空污油倒入接液漏斗、流入储液罐内。收集高位生产流程更换油嘴的放空污油时,可将接液漏斗悬挂在流程的油嘴处,使用快速接头三和连接软管与储液罐压帽上的快速接头一连接,让放空污油直接流入储液罐,有效解决了高位生产流程放空作业容易污染环境和设备的问题,也避免了高位更换油嘴放空时的不安全因素。接液漏斗设计合理,通过悬挂架可将其挂在油嘴套上面,放空时流程中流出的污油恰好能够流入接液漏斗本体中,进而通过连接软管流入储液罐内。接液漏斗中的托盘可用来盛放油嘴通针和油嘴等小零件,拆开油嘴套丝堵,用油嘴通针通油嘴,托盘中还可以放置待更换的新油嘴,大大方便了高位操作,实用且安全,消除了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解决了海上平台油井放空污油的处理问题,同时也非常适用于集输站库和边远井,解决其生产流程放空污油的问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环境污染及能源的浪费,使用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回收回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压液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接液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回收回注装置与压液漏斗连接使用的工作状态图。图5是回收回注装置与接液漏斗连接使用的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并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他运用本技术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包括增压气筒1和储液罐,增压气筒1依次与出气管2、单向阀3、进气阀门4以及储液罐本体12上端的储液罐压帽14连接,储液罐本体12上面装有可视液位计6,进液阀门16通过连接短接15安装在储液罐压帽14的顶部,出液阀门8安装在储液罐本体12下部。所述增压气筒1是脚踏式打气筒;进液阀门16上端还能够连接快速接头一17,方便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连接操作,储液罐本体12与储液罐压帽14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3连接。所述储液罐本体12外面还设有上绕线板9和下绕线板7,上绕线板9和下绕线板7均是直角形板、背向设置在储液罐本体12的上部和下部,可以缠绕连接软管。所述可视液位计6两端与储液罐本体12之间的连接管中还设有液位计上流阀门10和液位计下流阀门5,储液罐本体12上面还设有储液罐提手11,方便携带。参见图2和图4,与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配合使用的压液漏斗包括压液漏斗本体19、滤油网20、压液板21和压液杆26,滤油网20安放在压液漏斗本体19内,压液板21通过压液板顶杆22和连接销一23与压液杆26的杆体连接杆连接,压液杆26的一端通过撑杆24和连接销二25架设在压液漏斗本体19的上口边缘。所述压液漏斗本体19的上口边缘设有固定耳,该固定耳是焊接在压液漏斗本体19上口边缘内侧的环形板,撑杆24的下端与该固定耳焊接或者与该固定耳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所述压液杆26的另一端装有塑胶手柄27,压液漏斗本体19的底部管口还装有快速接头二18,本压液漏斗可通过快速接头二18与储液罐压帽14顶部的进液阀门16连接或者通过压液漏斗本体19与快速接头一17连接。参见图3和图5,与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配合使用的接液漏斗包括接液漏斗本体30和悬挂架33,悬挂架33固定在接液漏斗本体30的上口边缘。所述悬挂架33设有挂板和支架,挂板一端设有挂接孔、另一端与支架垂直相交,支架的两个支腿下端焊接在接液漏斗本体30的上口边缘;接液漏斗本体30上口边缘一侧还焊接着托盘31,托盘31的底板上设有通针悬挂孔。在该通针悬挂孔内可以放入油嘴通针28,在托盘31中还能放置油嘴32和小零件,方便了高位放空作业。所述接液漏斗本体30的底部管口装有快速接头三29,本接液漏斗能够通过快速接头三29和连接软管与储液罐压帽14顶部的快速接头一17连接或者通过接液漏斗本体30的底部管口直接与快速接头一17连接亦或者通过快速接头三29直接与进液阀门16连接。接液漏斗本体30悬挂在高位时,通过快速接头三29和连接软管与快速接头一17连接;在地面接液时,可通过接液漏斗本体30的底部管口直接与快速接头一17连接,也可通过快速接头三29直接与进液阀门16连接。本回收回注装置收集污油液的操作过程,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选择连接方式,收集污油液。采用压液漏斗与连接的方式收集污油时,将快速接头二18与储液罐的进液阀门16上的快速接头一17连接,握住塑胶手柄27抬起压液杆26和压液板21,将含油棉纱放入压液漏斗的滤油网20上面,向下按压塑胶手柄27带动压液板21挤压带油棉纱,污油通过滤油网20和进液阀门16流入储液罐本体12内,通过可视液位计6观测污油液的液位。采用接液漏斗与进液阀门16直接连接的方式收集污油,将快速接头三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增压气筒和储液罐,增压气筒依次与出气管、单向阀、进气阀门以及储液罐本体上端的储液罐压帽连接,储液罐本体上面装有可视液位计,进液阀门通过连接短接安装在储液罐压帽的顶部,出液阀门安装在储液罐本体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增压气筒和储液罐,增压气筒依次与出气管、单向阀、进气阀门以及储液罐本体上端的储液罐压帽连接,储液罐本体上面装有可视液位计,进液阀门通过连接短接安装在储液罐压帽的顶部,出液阀门安装在储液罐本体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增压气筒是脚踏式打气筒;进液阀门上端还能够连接快速接头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储液罐本体外面还设有上绕线板和下绕线板,上绕线板和下绕线板均是直角形板、背向设置在储液罐本体的上部和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视液位计两端与储液罐本体之间的连接管中还设有液位计上流阀门和液位计下流阀门,储液罐本体上面还设有储液罐提手。


5.与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污液回收回注装置配合使用的压液漏斗,其特征是,包括压液漏斗本体、滤油网、压液板和压液杆,滤油网安放在压液漏斗本体内,压液板通过压液板顶杆和连接销一与压液杆的杆体连接杆连接,压液杆的一端通过撑杆和连接销二架设在压液漏斗本体的上口边缘。


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华贾学志陈亮任斌程强张龙于贵龙呼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