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55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09
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包括内部设置有隔板的箱体,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别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箱本的两侧顶端均设置有投料门,两个投料门分别与左腔室和右腔室相连接,箱体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左尾门和右尾门,左尾门与左腔室相连接,右尾门与右腔室相连接,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吊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分类的,投料便捷,自卸方便;分类垃圾通过两个投料门投入箱体内,垃圾装满后通过配套垃圾车将垃圾箱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并通过垃圾车的自卸功能将垃圾倒出,自卸时打开左尾门是倾泻干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打开投料门是倾泻可回收垃圾。

Car detachable sorting 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
本技术涉及垃圾收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
技术介绍
车厢可卸式垃圾箱,主要适用于市政环卫、物业管理、大型厂、工矿等各种场所收集各种垃圾。车厢可卸式垃圾箱可与车厢可卸式车彻底分离,车厢可卸式垃圾车采用全液压控制操作系统对车厢可卸式垃圾箱装载和卸放,车厢可卸式垃圾箱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稳定、使用效率高、密封性能好、倾倒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该类箱体上窄下宽,左尾门铰链是安装在顶部靠中间位置,自卸时箱门在重力作用下不方便打开。如果要分类的话左尾门就需要一分为二,顶部狭窄的空间就不好安装铰链,即便是改变顶部宽度,由于铰链不在门中心位置,导致铰链受力不均,容易损坏铰链或左尾门,导致箱体故障率高,使用寿命较短;所以也是该箱体普及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分类箱的一个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分类的,投料便捷,自卸方便的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包括内部设置有隔板的箱体,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别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箱本的两侧顶端均设置有投料门,两个所述投料门分别与左腔室和右腔室相连接,箱体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左尾门和右尾门,所述左尾门与左腔室相连接,所述右尾门与右腔室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吊钩;分类垃圾通过两个投料门投入箱体内,垃圾装满后通过配套垃圾车将垃圾箱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并通过垃圾车的自卸功能将垃圾倒出,自卸时打开左尾门是倾泻干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打开投料门是倾泻可回收垃圾。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呈前后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呈上下圆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投料门与箱体相铰接,所述投料门的一侧与箱体连接有支撑杆。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机械滑动支撑杆。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后侧设置有立柱,所述左尾门和右尾门均与立柱相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后端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可将左尾门和右尾门关紧;防止垃圾投放和转运过程中外泄。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稳定耐用,故障率较低,且生产制作快捷,维修保养方便简单。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梁,所述底梁的后端设置有后轮,底梁前端设置有前轮。进一步的,所述后轮为脚轮,所述前轮为AB刹的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投料门在箱体的两侧顶端;垃圾通过配套车辆的自卸功能,将分类投放的垃圾从左尾门和右尾门导出,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个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两次自卸,实现干湿垃圾的分类投放,解决垃圾收集前端的分类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这类垃圾箱在满足外观符合大众审美的前提条件下,如何降低成本、降低生产工艺难度的实现垃圾分类箱的批量生产制作,使得这类垃圾箱更易普及,更能为地方政府或相关单位财政降低负担,减少设备投放的支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箱体,11、隔板,121、投料门,122、左尾门,123、右尾门、13、立柱,21、吊钩,22、底梁,221、后轮,222、前轮,31、锁扣,32、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包括内部设置有隔板11的箱体1,箱体1呈上下圆弧形,隔板11将箱体的内腔分别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11呈前后倾斜设置,隔板11上设置有加强筋,投料门121与箱体1相铰接,投料门121的一侧与箱体1连接有支撑杆32,支撑杆32为机械滑动支撑杆;箱本1的两侧顶端均设置有投料门121,两个投料门121分别与左腔室和右腔室相连接,箱体1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左尾门122和右尾门123,左尾门122与左腔室相连接,右尾门123与右腔室相连接,箱体1后侧设置有立柱13,左尾门122和右尾门123均与立柱13相铰接,箱体1左右两侧的后端设置有锁扣31,通过锁扣31可将左尾门122和右尾门123关紧;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吊钩21;分类垃圾通过两个投料门121投入箱体1内,垃圾装满后通过配套垃圾车将垃圾箱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并通过垃圾车的自卸功能将垃圾倒出,自卸时打开左尾门122是倾泻干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打开投料门123是倾泻可回收垃圾。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梁22,底梁22的后端设置有后轮221,底梁前端设置有前轮222,后轮221为脚轮,前轮222为AB刹的万向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隔板的箱体,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别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箱本的两侧顶端均设置有投料门,两个所述投料门分别与左腔室和右腔室相连接,箱体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左尾门和右尾门,所述左尾门与左腔室相连接,所述右尾门与右腔室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吊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隔板的箱体,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别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箱本的两侧顶端均设置有投料门,两个所述投料门分别与左腔室和右腔室相连接,箱体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左尾门和右尾门,所述左尾门与左腔室相连接,所述右尾门与右腔室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呈前后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门与箱体相铰接,所述投料门的一侧与箱体连接有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可卸式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机械滑动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可卸式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有权达健李芬芳
申请(专利权)人:浏阳市永安镇长浏智能机电设备经营部湖南恒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