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控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12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29
本申请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控制器,其中,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之上的通光孔;与通光孔对应的LiFi通信组件;覆盖通光孔的变色组件;控制器,与变色组件通信连接,用于在LiFi通信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变色组件处于透明状态,以及在LiFi通信组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变色组件处于有色状态。由此,通过控制变色组件的控制器在LiFi通信组件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控制变色组件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在LiFi通信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保证遮光片处于最高的光谱透过率,在LiFi通信组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变色组件与移动终端的边框颜色融于一体,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的外观保持一体化,以提高移动终端的一体化程度。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controller of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控制器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常见的无线传输一般依靠于蓝牙和WiFi。不仅传输速率较低,而且由于现有环境中频谱环境复杂,很容易受到外干扰,其传输速率较慢,且实时性较差。目前,出现了不受环境中频谱干扰的光保真(LightFidelity,LiFi)技术,但是,LiFi技术还没有被应用到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遮光片的颜色与移动终端的边框颜色不一致,导致移动终端的整体颜色不美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之上的通光孔;与所述通光孔对应的LiFi(LightFidelity,光无线通信)通信组件;覆盖所述通光孔的变色组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设置在所述壳体之上的通光孔;/n与所述通光孔对应的LiFi(Light Fidelity,光无线通信)通信组件;/n覆盖所述通光孔的变色组件;以及/n控制器,与所述变色组件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LiFi通信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变色组件处于透明状态,以及在所述LiFi通信组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变色组件处于有色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之上的通光孔;
与所述通光孔对应的LiFi(LightFidelity,光无线通信)通信组件;
覆盖所述通光孔的变色组件;以及
控制器,与所述变色组件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LiFi通信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变色组件处于透明状态,以及在所述LiFi通信组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变色组件处于有色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组件包括:
透光片;
覆盖在所述透光片之上的电子墨水层;
与所述电子墨水层相连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在所述LiFi通信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向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施加第一电压以控制所述电子墨水层处于透明状态,以及在所述LiFi通信组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向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施加第二电压以控制所述电子墨水层处于有色状态,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透明电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墨水层包括:
多个电子墨水颗粒,所述电子墨水颗粒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连,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相连。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组件还包括:
增透膜,所述增透膜设置在所述透光片之上。


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肖伟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