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122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型圈模具,包括:环形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周围设有若干条纵横交错且相互导通的网状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型腔周围增加网状槽,有利于橡胶材料硫化时的流动,减少型腔周围多余胶料的堆积,从而降低产品飞边的厚度。同时,型腔周围的飞边形成网状结构,不容易粘结在一起或是黏附在产品上,比较容易从O型圈上撕去。

An O-ring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型圈模具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加工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O型圈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O型圈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的产品飞边压不薄,模具上已经铣掉可以铣的承压面仍无济于事,产品飞边还是较厚,冷冻去飞边时,飞边去除不干净,影响产品外观,甚至会对产品的密封性能有影响;有的产品橡胶材料硬度本身比较低,或是胶料比较黏,在冷冻去飞边时,残余飞边容易黏附在产品上,不易去除,影响产品外观,而且严重影响检验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O型圈模具。本技术提出的一种O型圈模具,包括:环形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周围设有若干条纵横交错且相互导通的网状槽。优选地,型腔的内侧和/或外侧的余料槽,网状槽与余料槽连通。优选地,余料槽包括第一余料槽和第二余料槽,所述第一余料槽和第二余料槽相对布置在型腔的两侧并沿型腔的直径方向直线延伸;网状槽位于第一余料槽与第二余料槽之间并连通第一余料槽与第二余料槽。优选地,余料槽还包括第一余料孔和第二余料孔,所述第一余料孔、第二余料孔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型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型腔(a),所述型腔(a)的周围设有若干条纵横交错且相互导通的网状槽(b);还包括位于型腔(a)的内侧和/或外侧的余料槽(c),网状槽(b)与余料槽(c)连通,具体为:余料槽(c)包括内余料槽(c1)和外余料槽(c2),所述内余料槽(c1)位于型腔(a)的内侧并与型腔(a)同轴布置,外余料槽(c2)位于型腔(a)的外侧并与型腔(a)同轴布置;网状槽(b)位于外余料槽(c2)的外侧并与外余料槽(c2)连通,或者网状槽(b)位于内余料槽(c1)的内侧并与内余料槽(c1)连通,或者网状槽(b)包括第一网状余料槽(c)和第二网状余料槽(c),所述第一网状余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型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型腔(a),所述型腔(a)的周围设有若干条纵横交错且相互导通的网状槽(b);还包括位于型腔(a)的内侧和/或外侧的余料槽(c),网状槽(b)与余料槽(c)连通,具体为:余料槽(c)包括内余料槽(c1)和外余料槽(c2),所述内余料槽(c1)位于型腔(a)的内侧并与型腔(a)同轴布置,外余料槽(c2)位于型腔(a)的外侧并与型腔(a)同轴布置;网状槽(b)位于外余料槽(c2)的外侧并与外余料槽(c2)连通,或者网状槽(b)位于内余料槽(c1)的内侧并与内余料槽(c1)连通,或者网状槽(b)包括第一网状余料槽(c)和第二网状余料槽(c),所述第一网状余料槽(c)位于外余料槽(c2)的外侧并与外余料槽(c2)连通,第二网状槽位于内余料槽(c1)的内侧并与内余料槽(c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模具,其特征在于,余料槽(c)包括第一余料槽(c11)和第二余料槽(c21),所述第一余料槽(c11)和第二余料槽(c21)相对布置在型腔(a)的两侧并沿型腔(a)的直径方向直线延伸;网状槽(b)位于第一余料槽(c11)与第二余料槽(c21)之间并连通第一余料槽(c11)与第二余料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宝朱宝宁章彬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库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