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62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其安装于顶棚内的龙骨上,该灯暖装置包括灯暖主机、设于灯暖主机下部的面罩板和用于安装灯暖主机的两安装条;两安装条分别位于灯暖主机的两侧,且横跨于两龙骨之间,其两端搁置并可固定地安装于龙骨上;灯暖主机的两侧分别抵靠于两安装条的下部,并与之固定连接,面罩板的下部与顶棚面板相平齐。该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不仅安装、维修均十分方便、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而且也不会削弱龙骨结构强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浴室顶棚内的龙骨上的灯暖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持室内顶棚面板整体的平齐美观,安装于浴室内的灯暖装置通常采用吸顶方式安装(即安装于顶棚内)。现有技术中,吸顶式灯暖装置一般都是将灯暖主机直接安装在龙骨上。如国家知识产权局2005年7月20日授权公告的CN2711597号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安装于顶棚内的取暖器装置”,该取暖器装置即为灯暖装置,包括固定在相邻两龙骨之间的上方的取暖器主机体、安装于该主体内的取暖灯泡和设于该主机体下方的面板罩,面罩板上设有灯泡孔;取暖器主机体上成形有平行于龙骨的两侧边,该两侧边支撑于相邻两龙骨上,并借助螺钉与龙骨固定;面板罩嵌放在相邻两龙骨对应边槽的上面。另一篇中国技术专利CN2711596号公开了一种“顶棚内置式分体安装取暖器装置”,其也是一种灯暖装置,该灯暖装置的取暖器主机体的安装方式与前述专利完全相同,仅面板的安装方式与之有所不同。这类灯暖装置存在的缺陷是由于取暖器主机体直接安装于龙骨上,且与龙骨之间借助螺钉固定,因此一方面,安装十分困难,不仅效率低下,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操作极不方便,不仅要预先在龙骨的上部加工出螺纹孔,而且由于取暖器主机体的宽度大于两龙骨之间的间距,使得其必须倾斜移入顶棚内,或移入顶棚后再旋转至安装位置,另外还要在顶棚内从上向下拧固定螺钉,如果相邻龙骨单元的天花板已安装好,则还必须先拆下该相邻的天花板,维修时则必须如此,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在龙骨上加工螺纹孔破坏了龙骨的完整性,削弱了龙骨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安装、维修均十分方便、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不会削弱龙骨结构强度的改进的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安装于顶棚内的龙骨上,该灯暖装置包括灯暖主机、设于所述灯暖主机下部的面罩板和用于安装所述灯暖主机的两安装条;所述两安装条分别位于所述灯暖主机的两侧,且横跨于两龙骨之间,其两端搁置并可固定地安装于所述龙骨上;所述灯暖主机的两侧分别抵靠于所述两安装条的下部,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面罩板的下部与顶棚面板相平齐。本技术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灯暖主机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内的取暖灯管,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条平行的两侧的下边缘成形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水平壁;所述安装条包括主体部分和自所述主体部分的侧部向外延伸定位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水平壁贴合于所述定位支撑结构的下部,二者借助螺钉固定在一起。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侧皆成形有所述定位支撑结构,其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形;所述主体部分为一横截面为n型、且高度大于宽度的空心柱体,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和连接所述两侧壁的一顶壁。所述定位支撑结构包括一自所述主体部分向外向上延伸形成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成形有至少两个向外延伸的凸台,每一所述凸台上成形有一供螺钉伸入的空心柱体;所述第一水平壁上对应于所述空心柱体的位置处成形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另设有用于将所述安装条固定于龙骨上的安装扣,所述安装扣位于所述安装条的两端并卡于所述龙骨上,其与所述安装条借助螺钉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两侧成形有与所述第一水平壁等宽等厚的第二水平壁,各所述第二水平壁与所述第一水平壁依次相接,从而形成一整周的环形凸缘。所述面罩板借助多个弹性卡接结构卡接于所述灯暖主机的下部。每一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面罩板上部向上弯折延伸的一弹簧片和成形于所述支架的侧壁上、供所述弹簧片卡入的一通孔。所述弹簧片包括弯折状的卡接部和自该卡接部的下端水平向外延伸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成形有一供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面罩板包括扣板、设于所述扣板所形成的空腔内的内衬和设于所述扣板中部的面板;所述弹簧片的定位部插入所述内衬的一定位槽内,并由一螺钉固定。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由于增设了用于安装灯暖主机的安装条,借助安装条来实现该灯暖装置在龙骨上的安装,因而使得灯暖主机的安装十分方便可先将安装条装于两龙骨之间,之后再将灯暖主机从下往上(而不是从上往下)移至与安装条相贴合的位置,并借助螺钉将二者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预先在龙骨上加工螺纹孔、将灯暖主机倾斜移入龙骨上部的顶棚内,或先移入顶棚再旋转至安装位置,从上向下拧螺钉”等诸多操作十分不便的步骤。既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小了工作量,又大大方便了操作,另外也不会因此而削弱龙骨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在阅读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后,会得到更清楚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为清楚起见,图中用双点画线示出龙骨;图2为图1所示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安装条的横截面形状;图4为图2的B-B剖面放大图,图中示出了弹簧片的具体安装结构;图5为图1所示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的面罩板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2,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其安装于顶棚内的龙骨10上,该灯暖装置包括灯暖主机1、设于所述灯暖主机1下部的面罩板2和用于安装所述灯暖主机1的两安装条3;所述两安装条3分别位于所述灯暖主机1的两侧,且横跨于两龙骨10之间,其两端搁置并可固定地安装于所述龙骨10上;所述灯暖主机1的两侧分别抵靠于所述两安装条3的下部,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面罩板2的下部与顶棚面板相平齐。由于借助安装条3来实现灯暖主机1与龙骨10的安装,使得灯暖主机1的安装十分方便,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预先在龙骨上加工螺纹孔、将灯暖主机倾斜移入顶棚、从上向下拧螺钉”等诸多不方便操作的步骤。所述灯暖主机1包括支架1′和位于所述支架1′内的取暖灯泡,如图2中所示,所述支架1′与所述安装条3平行的两侧的下边缘成形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水平壁11;所述安装条3包括主体部分31和自所述主体部分31的侧部向外延伸的定位支撑结构32,所述第一水平壁11贴合于所述定位支撑结构32的下部,二者借助螺钉固定在一起。具体结构详见下述。参见图3,所述主体部分31的两侧皆成形有所述定位支撑结构32,其与所述主体部分31一体成形;因此成形十分方便。如图中所示,所述主体部分31为一横截面为n型、且高度大于宽度的空心柱体,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侧壁311和连接所述两侧壁311的一顶壁312。高度大于宽度的结构设计有利提高安装条3整体的强度和刚度。如图2、3中所示,所述定位支撑结构3包括一自所述主体部分31向外向上延伸形成的弯折部33,所述弯折部33成形有至少两个向外延伸的凸台34(图2中示出的为两个),每一所述凸台34上成形有一供螺钉伸入的空心柱体35;所述第一水平壁11上对应于所述空心柱体35的位置处成形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35′。因此安装灯暖主机1时,先将其向上移至所述水平壁11与所述安装条3的定位支撑结构32相贴合的位置,之后再用自攻螺钉从下向上,穿过所述通孔35′,并拧入所述空心柱体35(参见图2),从而将灯暖主机固定于安装条3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非常方便。如图1、2中所示,另设有用于将所述安装条3固定于龙骨10上的安装扣3′,所述安装扣3′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顶棚内置式灯暖装置,安装于顶棚内的龙骨(10)上,其特征在于:该灯暖装置包括灯暖主机(1)、设于所述灯暖主机(1)下部的面罩板(2)和用于安装所述灯暖主机(1)的两安装条(3);所述两安装条(3)分别位于所述灯暖主机(1)的两侧,且横跨于两龙骨(10)之间,其两端搁置并可固定地安装于所述龙骨(10)上;所述灯暖主机(1)的两侧分别抵靠于所述两安装条(3)的下部,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面罩板(2)的下部与顶棚面板相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胜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