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柜包括柜体,柜体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送风口,送风口用于将柜体内部与外界连通;风机,风机用于驱动柜体内部空气通过送风口与柜体外部流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柜体上设置通风装置,使得柜内相对封闭环境的空气进行流通,一方面提高了柜体内的气流流通性,改善柜内潮湿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空气流通将柜体内浑浊空气,尤其是柜体本身释放的甲醛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排出,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家居感受的同时,保障了人们身体健康。
A kind of fume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柜
本技术涉及柜体防潮
,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柜。
技术介绍
衣柜在不开启的情况下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长时间不开启衣柜,柜内会产生较大的异味,该异味容易渗透到衣物里面,给人们带来不好的体验感,同时,由于柜体内相对封闭,导致空气不流通,而且柜体会释放甲醛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并且空气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以及柜体或衣物发生霉变,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通风柜,以提高柜体内的气流流通性,改善柜内潮湿环境,并且降低了柜体内散发的异味,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家居感受。一种通风柜,包括柜体,柜体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送风口,送风口用于将柜体内部与外界连通;风机,风机用于驱动柜体内部空气通过送风口与柜体外部流通。优选地,送风口设置于柜体顶部。优选地,通风柜还包括风道,风道设置于通风柜顶部区域,且风道通过送风口与柜体连通,风道另一端与风机连接。优选地,柜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引风通道,第一引风通道一端的开口设置于柜体的背板侧,与柜体外界连通,第一引风通道的另一端与风道连通。优选地,柜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引风通道,第二引风通道一端的开口设置于柜体的底部,与柜体外界连通,第二引风通道的另一端与风道连通。优选地,风道上还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优选地,送风口处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流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送风口的送风量。优选地,送风口设置于柜体底部。优选地,柜体包括复数个独立腔室,独立腔室均开设有送风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在柜体上设置通风装置,使得柜内相对封闭环境的空气进行流通,一方面提高了柜体内的气流流通性,改善柜内潮湿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空气流通将柜体内浑浊空气,尤其是柜体本身释放的甲醛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排出,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家居感受的同时,保障了人们身体健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柜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柜体背板及底部通风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柜体,101-第一腔室,102-第二腔室,103-第三腔室,1011-第一送风口,1021-第二送风口,1031-第三送风口,1001-排气孔,1002-内腔壁,20-风机,21-扰流风机,30-风道,40-地板,401-第二引风通道,50-天花板,60-送风管,70-墙体,701-第一引风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具体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风柜包括柜体10,柜体10底部与地板40抵持,柜体10顶部与天花板50抵持,柜体10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送风口,送风口用于将柜体10内部与外界连通;但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柜体10内被分割为多个相对独立的腔室,如图1中本实施例所示出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因此需要在对应的腔室上开设送风口,如第一送风口1011、第二送风口1021和第三送风口1031;上述送风口设置于柜体10顶部区域。柜体10还包括风道30,风道30设置于通风柜顶部区域,且风道30通过上述送风口与柜体10连通,风道30另一端与风机20连接。其中,风机20用于驱动柜体10内部空气通过送风口与柜体10外部流通。另外,风道上还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空气过滤装置可以对流经风机的空气进行过滤,并且其中的过滤网可拆卸连接,方便用户清洗。由于流体力学可知,气流在流通通道内流动会产生沿程损失,可通过压降表示。因此,在靠经送风口处,沿程损失小,压降低;对于本技术而言,即靠近风机20处的第三送风口1031压降低,使得第三送风口1031处与其所对应的第三腔室103的压差较大,因此风机20对于第三腔室103的抽吸作用强,通风效果明显。同理,远离风机20的第一送风口1011,其距离较长,沿程损失大,压降高,从而导致使得第一送风口1011处与其所对应的第一腔室101的压差较低,风机20对于第一腔室101的抽吸作用较弱,通风效果不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可得第二腔室102内的抽吸作用处于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之间。由于在多腔室环境下,通风效果存在差异性,因此,为解决此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送风口处设置流量调节装置,其目的在于调节送风口的送风量。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在第一送风口1011、第二送风口1021和第三送风口1031分别设计安装流量调节阀,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开度来调节送风流量或吸风流量。工作原理:开启风机20后,在风机20的抽吸作用下,通过连接风机20的风道30将连通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内的空气抽吸,使气流产生流动,由于柜体10上设置有开关门,而且开合处通常具有间隙,因此当柜体10腔室内的空气被抽离后,空气可通过柜体10上的间隙补充,从而形成一空气循环。需要说明的是,与风机20连接有一电控装置,该电控系统可以调节风机20工作时间和频率,如每间隔5分钟、10分钟、15分钟等特定时间开启一次,每次开启时间为2分钟,达到节约能源,且通风的效果。具体实施例2与上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送风口设置于柜体10的底部区域,如图2所示,其中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柜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同样提供了一种柜体10,不同之处在于,在柜体10底部,具体而言在本技术所展示的三个封闭腔室,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送风口1011、第二送风口1021和第三送风口1031,风道30一端通过第一送风口1011、第二送风口1021和第三送风口1031与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连通,另一端,通过沿柜体10侧壁向柜体10顶部方向延伸至柜体10顶部,再与风机20连接,柜体10顶部设置出风口将,风机20通过该出风口进行排气或吸气。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同样提供了一种柜体10,与上述两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柜体10封闭腔室底部区域的内腔壁1002上开设有排气孔1001,该内腔壁1002与柜体10之间形成一半封闭区域,该半封闭区域形成风道30,且该半封闭区域的开口设置于柜体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送风口,所述送风口用于将所述柜体内部与外界连通;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柜体内部空气通过送风口与柜体外部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送风口,所述送风口用于将所述柜体内部与外界连通;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柜体内部空气通过送风口与柜体外部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柜还包括风道,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区域,且所述风道通过所述送风口与所述柜体连通,所述风道另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引风通道,所述第一引风通道一端的开口设置于所述柜体的背板侧,与柜体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引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