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45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沿输料方向依次设有挡板、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为储油室、滤油室,所述池体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筒,所述除尘筒内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吸气罩,所述吸气罩的上端口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池体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去油机构,所述储油室内设有浸油管,所述浸油管的中部表面壁上均布有进油孔,所述浸油管的一端贯穿挡板并与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芯线过油前对其表面进行有效除尘,进而保证芯线过油后表面光洁,且可在过油后将芯线表面的多余油有效去除,避免多余油污染后续工序。

A kind of oil passing device for middle core wire used in wire and cab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在使用过程中对线材护套层剥皮力有量化要求,护套层和芯线粘连太紧,护套层不易剥掉,粘连太松,剥线设备容易把护套层拉长,达不到剥线定长要求,现有技术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多是在电线生产中采用芯线过油再护套的工艺。但是电线中芯线过油再护套的工艺,一般直接把芯线直接浸泡在油槽中的导轮上通过,但是没有设置清洁、除尘机构,在芯线过油前并没有对芯线进行除尘清洁,芯线表面容易留有灰尘,过油后不能保证芯线表面光洁,进而影响后续套设护套层的工序,且现有装置过油后,不能清理芯线表面多余油,容易造成污染、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沿输料方向依次设有挡板、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为储油室、滤油室,所述池体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部沿输料方向依次设有挡板(8)、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两侧分别为储油室、滤油室,所述池体(1)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筒(4),所述除尘筒(4)内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筒(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吸气罩(5),所述吸气罩(5)的上端口安装有抽风机(21),所述池体(1)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去油机构,所述储油室内设有浸油管(9),所述浸油管(9)的中部表面壁上均布有进油孔(10),所述浸油管(9)的一端贯穿挡板(8)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浸油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去油机构上,所述池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部沿输料方向依次设有挡板(8)、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两侧分别为储油室、滤油室,所述池体(1)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筒(4),所述除尘筒(4)内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筒(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吸气罩(5),所述吸气罩(5)的上端口安装有抽风机(21),所述池体(1)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去油机构,所述储油室内设有浸油管(9),所述浸油管(9)的中部表面壁上均布有进油孔(10),所述浸油管(9)的一端贯穿挡板(8)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浸油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去油机构上,所述池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滤油室连通的排油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中芯线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设置在除尘筒(4)内的网筒(2),所述网筒(2)与除尘筒(4)转动连接,所述网筒(2)的内壁上均布有刷毛(18),所述网筒(2)的一端延伸出除尘筒(4),且外壁固定套接有齿圈(3),所述除尘筒(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轴的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晶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饶光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