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28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属于合成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包括罐体、密封盖和底座,所述罐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弧形铰链,且密封盖通过弧形铰链与罐体相连,所述罐体顶部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表面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手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高压状态对原料进行粉碎、熔化和搅拌,可有效提升本装置对硅油中间体的合成效率,且在搅拌的同时可通过投料罐进行添加合成材料,可不降低罐体内的压强进行投料,使对硅油中间体的合成更加的高效和节能。

A new synthesis device of multicomponent copolymerized silicone oil intermedi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合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化学试验中经常要做一些合成方面的试验,制备新的化合物,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合成装置。最简单的就是一套回流装置,用于常压反应,复杂的还有高压反应釜,用于高压条件下反应。在对硅油中间体合成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对原料进行粉碎、加热和搅拌,因此,对原料的加工反应速率较慢,同时在添加其他原料时,罐体内的高压气体被放出,因此需要从新进行加压,不仅制备效率降低,还大大降低节能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旨在提高研磨机的研磨效率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所述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包括罐体、密封盖和底座,所述罐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弧形铰链,且密封盖通过弧形铰链与罐体相连,所述罐体顶部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表面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手环,所述罐体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且一号齿轮位于底座内腔,所述一号齿轮两侧通过齿牙咬合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粉碎桨,所述粉碎桨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号齿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二号齿轮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动力输入端与二号齿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罐体内腔壁中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可选的,所述罐体一侧表面固定焊接连接有投料筒,所述投料筒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一号球阀,所述投料筒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二号球阀。可选的,所述罐体表面固定镶嵌连接有液位器,且液位器为透明玻璃钢材质。可选的,所述液位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排液阀,所述一号排液阀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排液阀,所述一号排液阀和二号排液阀均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罐体表面。可选的,所述二号齿轮直径大于一号齿轮,所述密封盖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压力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控制加热器可对罐体内的合成原料进行加热,同时通过电机带动一号齿轮进行进行转动,在由一号齿轮带动粉碎桨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粉碎桨对合成原料进行粉碎,可有效提升对合成原料的熔化效率,同时一号齿轮通过齿槽带动二号齿轮进行转动,二号齿轮可带动搅拌桨对合成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受热更加的均匀,也进一步的增加熔化速度。、本技术开启一号球阀将需要进行添加的原料倒进投料筒,并对一号球阀进行关闭,然后在对二号球阀进行开启,从而可使投料筒的原料流进罐体内,既实现了对原料的添加,又没有降低罐体内的压强,使用更加的节能和方便。、本技术通过液位器与一号排液阀和二号排液阀相结合,从而可方便使用者通过一号排液阀将分离出的上层硅油中间体排出,然后可通过开启二号排液阀可将底部废料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101、密封盖;102、弧形铰链;103、手环;104、丝杆;2、电机;3、底座;301、一号齿轮;302、粉碎桨;303、二号齿轮;304、搅拌桨;4、加热器;5、投料筒;501、一号球阀;502、二号球阀;6、液位器;601、一号排液阀;602、二号排液阀;7、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所述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包括罐体1、密封盖101和底座3,所述罐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101,所述密封盖101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弧形铰链102,且密封盖101通过弧形铰链102与罐体1相连,所述罐体1顶部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丝杆104,所述丝杆104表面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手环103,密封盖101一端通过弧形铰链与罐体1相连,通过弧形铰链101可方便使用者对密封盖101进行开启,将合成原料倒进罐体1内,通过旋转手环103,使手环103通过丝杆104表面的螺纹下降,从而使手环103压在密封盖101上,从而可通过密封盖101对罐体1进行密封。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所述罐体1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一号齿轮301,所述一号齿轮301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且一号齿轮301位于底座3内腔,所述一号齿轮301两侧通过齿牙咬合连接有二号齿轮303,所述一号齿轮301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粉碎桨302,所述粉碎桨302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号齿轮30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二号齿轮303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搅拌桨304,所述搅拌桨304的动力输入端与二号齿轮30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罐体1内腔壁中固定安装有加热器4,通过控制AQMI型的加热器4可对罐体1内的合成原料进行加热,同时通过ACM602V36型的电机带动一号齿轮301进行进行转动,在由一号齿轮301带动粉碎桨302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粉碎桨302对合成原料进行粉碎,可有效提升对合成原料的熔化效率,同时一号齿轮301通过齿槽带动二号齿轮303进行转动,二号齿轮303可带动搅拌桨304对合成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受热更加的均匀,也进一步的增加熔化速度。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所述罐体1一侧表面固定焊接连接有投料筒5,所述投料筒5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一号球阀501,所述投料筒5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二号球阀502,开启一号球阀501将需要进行添加的原料倒进投料筒5,并对一号球阀501进行关闭,然后在对二号球阀502进行开启,从而可使投料筒5的原料流进罐体1内,既实现了对原料的添加,又没有降低罐体1内的压强,使用更加的节能和方便。参照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包括罐体(1)、密封盖(101)和底座(3),所述罐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101),所述密封盖(101)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弧形铰链(102),且密封盖(101)通过弧形铰链(102)与罐体(1)相连,所述罐体(1)顶部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丝杆(104),所述丝杆(104)表面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手环(103),所述罐体(1)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一号齿轮(301),所述一号齿轮(301)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且一号齿轮(301)位于底座(3)内腔,所述一号齿轮(301)两侧通过齿牙咬合连接有二号齿轮(303),所述一号齿轮(301)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粉碎桨(302),所述粉碎桨(302)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号齿轮(30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二号齿轮(303)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搅拌桨(304),所述搅拌桨(304)的动力输入端与二号齿轮(30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罐体(1)内腔壁中固定安装有加热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元共聚硅油中间体的合成装置包括罐体(1)、密封盖(101)和底座(3),所述罐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101),所述密封盖(101)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弧形铰链(102),且密封盖(101)通过弧形铰链(102)与罐体(1)相连,所述罐体(1)顶部一端固定焊接连接有丝杆(104),所述丝杆(104)表面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手环(103),所述罐体(1)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一号齿轮(301),所述一号齿轮(301)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且一号齿轮(301)位于底座(3)内腔,所述一号齿轮(301)两侧通过齿牙咬合连接有二号齿轮(303),所述一号齿轮(301)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粉碎桨(302),所述粉碎桨(302)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号齿轮(30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二号齿轮(303)顶部固定焊接连接有搅拌桨(304),所述搅拌桨(304)的动力输入端与二号齿轮(30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海峰沈伟沈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汉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