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轨目标的抵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3272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轨目标的抵近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不同高轨目标的运动特征,把目标分为面内目标和面外目标两大类情况;对于面内目标,在约定抵近距离范围后以抵近末端状态光照情况较好作为约束条件;对于面外目标,在约定抵近距离范围后以共同过赤道作为约束。针对上述两种情况,首先分析面内目标的抵近窗口。每个轨道周期内有一个最优成像窗口,通过计算变轨速度增量需求并优选变轨时刻,使得抵近到目标附近时恰好满足最优成像条件。再分析面外目标的抵近窗口,每个轨道周期内有两个最近距离窗口,通过计算变轨速度增量需求并优选变轨时刻,使得抵近到目标附近时恰好满足共同过赤道并有相对较优的成像条件。

Approach method of high orbit targ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轨目标的抵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民用航天空间在轨服务任务
,具体地,涉及对高轨目标或碎片的抵近机动方法。
技术介绍
高轨在轨服务任务包括对目标抵近观察、对目标实施维修。为了高效的抵近到碎片目标附近,服务星一般运行在漂飞轨道,目标运行在标称GEO轨道。需要到更近距离以获得高分辨图像,感知目标的状态信息,本技术可实现对目标近距离抵近甚至伴飞在目标附近,从而实施信息获取并进而对目标维修、加注等在轨服务任务。申请号为201910472758.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高轨卫星SAR动目标检测方法,考虑到了在高轨模式下的两个主要误差,一是传统机载SAR的“走-停”假设不成立,二是由于地球自转和轨道轨迹带来的非线性变化。本专利技术将DPCA方法应用于高轨卫星SAR系统中,能够在抑制杂波的同时保留淹没于杂波区的慢速运动目标,并同时考虑到高轨模型下的非线性斜距变化,构造频域匹配函数对目标的距离走动和多普勒走动进行补偿,相比于传统的仅仅最多考虑到二阶项有更好的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效果。但是无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实现不同的抵进策略。<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轨目标的抵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目标类型确定步骤:确定目标类型,是面内目标还是面外目标;/n速度增量大小确认步骤:针对抵近高度,确定霍曼变轨两次实施的速度增量大小;/n求解步骤:对面内目标或者对面外目标,建立满足约束的时间方程,找到可以进行变轨的时刻为解,并优选光照条件好的解;/n验证步骤:对解进行验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轨目标的抵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目标类型确定步骤:确定目标类型,是面内目标还是面外目标;
速度增量大小确认步骤:针对抵近高度,确定霍曼变轨两次实施的速度增量大小;
求解步骤:对面内目标或者对面外目标,建立满足约束的时间方程,找到可以进行变轨的时刻为解,并优选光照条件好的解;
验证步骤:对解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轨目标的抵近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类型确定步骤包括:确定目标为面内目标还是面外目标,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我星和目标的轨道面夹角:
cos(di)=cos(i0).cos(i1)+sin(i0).sin(i1).cos(Ω0-Ω1)
其中,di为轨道面夹角,i0为目标轨道倾角,i1为我星轨道倾角,Ω0为目标升交点赤经,Ω1为我星升交点赤经;
进行计算后判断,当di≤0.1°时,目标类型为面内目标;当di>0.1°时,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耀斌邓武东黄业平邓泓崔国刚陈占胜赖京成飞叶小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