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04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包括消防水管、布置在所述消防水管内的若干线路支架、由所述线路支架固定的信号线与电源线合成的集成线缆;其中,所述线路支架设置有若干支腿以及能让所述集成线缆穿过的线路通过孔,所述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消防水管内壁贴紧,另一端与所述线路通过孔连接;所述集成线缆在所述线路通过孔中采用紧定螺钉固定;所述线路支架在所述消防水管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该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一方面使得消防机器自身重量减轻,除去电源后留出的多余的空间可应用于完善其它功能设计,不需要考虑信号天线的布置、机器的续航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使集成线缆中的电源以及信号线路得到有效冷却。

Circuit and waterway mixed convey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
本技术涉及无人消防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灭火机器的电源、信号源与水源输送的结构设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不断增多,油品燃气、毒气泄漏爆炸、隧道、地铁坍塌等灾害隐患不断增加。此类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处置过程复杂、危害巨大、防治困难等特点,已成顽疾。消防机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有效地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而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员进入危险复杂的灾害事故现场,必须考虑到消防机器人的电子元器件、机械材料等构件承受腐蚀、高温、粉尘、浓烟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因此必须对其关键部位进行防腐蚀、防爆处理,保证其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以确保顺利完成任务。目前市场上的消防机器,大多采用无线远程控制的形式,操作无线设备的人员远离火场至安全地带,通过无线信号来控制消防机器的移动以及进行消防灭火工作。该类消防机器采用内置电源,续航时间大概三四个小时左右,机器尾部带有耐火消防水管,用于给消防机器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使其用于消防和自身设备冷却。该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消防机器可深入火场进行探测和救援,不需自带贮水箱,由于采用内置电源,可以避免有长长的导线以及导线的冷却和防护,但是该种形式的消防机器缺点也很明显,具体表现为:因为采用内置电源,机器本身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电池容量、续航时间能否保证、电池的寿命以及后期的维护、电池在机器中的结构布置、电池的冷却及防护、增加电池模块进而导致机器本身体积增加以及控制和反馈用的天线的布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包括消防水管、布置在所述消防水管内的若干线路支架、由所述线路支架固定的信号线与电源线合成的集成线缆(3),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线路支架设置有若干支腿以及能让所述集成线缆穿过的线路通过孔,所述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消防水管内壁贴紧,另一端与所述线路通过孔连接;所述集成线缆在所述线路通过孔中采用紧定螺钉固定;所述线路支架在所述消防水管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将机器电源线以及信号线汇集为一根集成线缆,集成线缆穿过线路支架,线路支架再按一定间隔距离穿入消防水管,最后消防水管再与消防机器连接,从而只需一根水管与电源线和信号线混合的管道便实现了对消防设备的控制,不再需要单独在消防机器外设置电源线与信号线,也不再需要内置电源的消防灭火机器。另外,采用紧定螺钉来固定集成线缆,方便了线路支架与集成线缆的整体组装和拆卸维修。优选的,所述的支腿截面形状呈菱形且四条边为曲线光滑过渡,能有效减轻支腿在消防水管中所造成的水流阻力,同时保证了线路支架的强度。优选的,所述支腿贴近所述消防水管内壁的一端端面呈圆弧形,其圆弧延长线可组成一个与所述消防水管内壁紧密接触的圆形轮廓,能有效支撑集成线缆,使其处于消防水管的内部。并且由于线路支架端面呈圆弧形,其在安装和拆解线路支架时阻力小,在集成线缆需要拽出维修时不易卡住,方便了后期集成线缆以及线路支架的维护保养。优选的,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消防水管的一端还可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将所述的若干支腿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既方便后期集成线缆以及线路支架的维护保养,又保证了线路支架的整体强度。优选的,所述的支腿的截面形状呈矩形,形状简单易加工,并且能有效减轻支腿所造成的水流阻力。优选的,所述支腿远离所述线路通过孔的一端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将所述的若干支腿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加了线路支架的整体强度。优选的,所述圆筒宽度与所述支腿沿所述线路通过孔的轴向长度相同,增强所述线路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优选的,所述支腿沿所述线路通过孔的轴向方向宽度小于沿所述线路通过孔的径向方向宽度,减轻了由于支腿造成的水流阻力。优选的,所述线路支架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按照该距离范围内布置线路支架,可以使线路支架在有效地支撑集成线缆的同时,使得线路支架的单位距离内的使用个数减到最少。优选的,若干所述支腿的长度和形状相同,支腿的形状对称,保证了支架外轮廓为圆形,便于支腿与消防水管安装时的契合度,同时确保了各支腿受力的均匀,保证线路支架的整体强度。优选的,所述支腿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在保证线路支架的强度要求的同时,使支腿造成的水流阻力降至最小。优选的,所述线路支架中的支腿和线路通过孔整体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减少了线路支架的零件数量,降低了故障率,同时使其便于加工制造。优选地,所述线路支架优选采用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硬质铝合金制作。优选的,所述支腿与所述线路通过孔外圆连接处设置圆角,方便线路支架一体成型的加工以及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信号线与电源线汇聚成集成线缆并通过线路支架布置在消防水管中,一方面使得机器自身重量减轻,续航时间增加,不再需要考虑电池的防护,另一方面除去电源后留出的多余的空间还可应用于完善其它功能设计,不需要考虑信号天线的布置、机器中各个功能部件功率限制等一系列问题,极大的拓宽了消防机器的设计思路。另外,本技术将集成线缆置于水路输送管内后,电源以及信号线路还能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有效冷却,减小了内部电缆失火的机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线路支架在消防水管内安装的轴向截面示意图一;图2附图为线路支架沿图1附图的A-A方向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图3附图为线路支架在消防水管内安装的轴向截面示意图二;图4附图为线路支架在消防水管内安装的轴向截面示意图三;在图中:1为消防水管、2为支腿、3为集成线缆、4为紧固螺纹孔、5为线路通过孔、6为圆筒、7为线路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水管(1)、布置在所述消防水管(1)内的若干线路支架(7)、由所述线路支架(7)固定的信号线与电源线合成的集成线缆(3);/n其中,所述线路支架采用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硬质铝合金制作,所述线路支架(7)设置有若干支腿(2)以及能让所述集成线缆(3)穿过的线路通过孔(5),所述支腿(2)的一端与所述消防水管(1)内壁贴紧,另一端与所述线路通过孔(5)连接;所述的支腿(2)的截面形状呈菱形且四条边为曲线光滑过渡;/n所述集成线缆(3)在所述线路通过孔(5)中采用紧定螺钉固定;/n所述线路支架(7)在所述消防水管(1)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水管(1)、布置在所述消防水管(1)内的若干线路支架(7)、由所述线路支架(7)固定的信号线与电源线合成的集成线缆(3);
其中,所述线路支架采用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硬质铝合金制作,所述线路支架(7)设置有若干支腿(2)以及能让所述集成线缆(3)穿过的线路通过孔(5),所述支腿(2)的一端与所述消防水管(1)内壁贴紧,另一端与所述线路通过孔(5)连接;所述的支腿(2)的截面形状呈菱形且四条边为曲线光滑过渡;
所述集成线缆(3)在所述线路通过孔(5)中采用紧定螺钉固定;
所述线路支架(7)在所述消防水管(1)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所述支腿(2)贴近所述消防水管(1)内壁的一端端面呈圆弧形,其圆弧延长线可组成一个与所述消防水管(1)内壁紧密接触的圆形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水路混合输送管,所述的支腿(2)的截面形状呈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华姜莉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