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固定件及楼地板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与建筑内部结构领域相关,尤其是一种可提升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与隔音防水材料固着力,以增进楼地板结构强度与安全性的应用于具有功能性层体楼地板系统的支撑固定件及楼地板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品质与水准的提高,林立的各类建筑物除了基本的安全需求外,隔音、防水等其他对于后续建筑使用具备极大影响的要件,亦逐渐成为建设时的考量要点。近年来,对于建筑的隔音、防水效能等,亦开始订定相关法规,足见政府对于所述要件的重视。为了降低建筑物的回音与渗水问题,目前已有诸多建筑工法,供于建物上施作隔音、防水工程,使建筑物的功能性有所提升。而在建筑的楼地板系统部分,现有的施工方式是在建物本身楼板结构上,再行设置具备隔音效果的各类结构,再执行灌浆作业使水泥砂浆与楼板结构及隔音结构相互固结,进而完成具有隔音功能的楼地板系统结构。然而,受到材料特性限制,水泥砂浆与隔音结构之间完全无法相互粘着固定,因此会造成水泥硬化后产生龟裂、滑移或翘曲等现象,致使整个隔音楼板崩坏。同样地,防水材料在施作上亦遭遇了相同问题,水泥砂浆与防水材料也因材质特性问题而无法相互固着,导致前述的龟裂、滑移或翘曲现象。为了解决前述问题,目前采用的方式为增加灌浆形成的水泥砂浆层厚度,以通过水泥重量相对隔音结构或防水材料形成压抵固定作用。然而,此种方式似可稍微增加水泥与隔音结构或防水材料的固着力,但实际上仍无法解决材质特性导致的无法固着现象,避免不了龟裂与滑移的问题,反而增加建筑成本以及压缩室内空间并增加了整体重量与实心的水泥层厚度,亦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固定件,应用于具有功能性层体的楼地板系统,供以提升楼地板系统的稳固性,其特征在于,包含:/n承载部,设有至少一个主导浆孔,供以让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流过;及/n至少一个固定脚,具有架高段及安装段,该架高段的一端是与该承载部连接设置,另一端与该安装段连接设置,且该架高段是与该安装段夹设形成夹角,该承载部并因应该架高段而形成垫高状态,供使部分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借该主导浆孔流入该承载部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1 TW 108101262;20190506 TW 1081155181.一种支撑固定件,应用于具有功能性层体的楼地板系统,供以提升楼地板系统的稳固性,其特征在于,包含:
承载部,设有至少一个主导浆孔,供以让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流过;及
至少一个固定脚,具有架高段及安装段,该架高段的一端是与该承载部连接设置,另一端与该安装段连接设置,且该架高段是与该安装段夹设形成夹角,该承载部并因应该架高段而形成垫高状态,供使部分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借该主导浆孔流入该承载部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是自该承载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或自该架高段对应连接该承载部连接设置的端缘延伸形成,以使该固定脚通过该第一延伸部与该承载部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各该架高段具有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是自该架高段对应连接该安装段的端缘向外延伸形成,使该安装段连接设置于该第二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延伸部为自该承载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且该固定脚数量为二个以上时,该第一延伸部是向下延伸形成至少一个第三延伸部,且该第三延伸部的两端是分别与呈相邻设置的所述固定脚连接设置,并与各该固定脚的该架高段为共平面型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该架高段是设有至少一个副导浆孔,供以让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流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部为十字形、圆形、八边形或方形其中之一,且该固定脚的数量为四个,并呈两两对称连接设置于该承载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部设有多个该主导浆孔,任一该主导浆孔是位于该承载部中央位置且尺寸大于其他的所述主导浆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部是矩形且设有多个该主导浆孔,所述主导浆孔是呈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固定脚的数量为二个,且连接设置于该承载部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部为圆形,且该固定脚的数量为一个而为环形结构连接设置于该承载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其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该安装段是具有至少一个穿孔,以利至少一个钉合件穿设。
11.一种支撑固定件,应用于具有功能性层体的楼地板系统,供以提升楼地板系统的稳固性,其特征在于,包含:
承载部,设有至少一个主导浆孔,供以让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流过;
至少一个固定脚,具有架高段及安装段,该架高段的一端是与该承载部连接设置,另一端与该安装段连接设置,且该架高段是与该安装段夹设形成夹角,该承载部并因应该架高段而形成垫高状态,供使部分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借该主导浆孔流入该承载部下方;及
至少一个吸音缓冲垫片,是设于该安装段,且该吸音缓冲垫片的顶面是具有安装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吸音缓冲垫片更具有至少一个卡掣部,该卡掣部是位于该吸音缓冲垫片的侧面,且该卡掣部为凹槽;该安装段的侧缘对应该卡掣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掣肋,以卡合于该卡掣部内形成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吸音缓冲垫片更具有至少一个卡掣部,该卡掣部为贯孔或盲孔;该安装段是对应该卡掣部具有至少一个卡掣肋,以穿设至该卡掣部内而形成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吸音缓冲垫片更具有至少一个卡掣部,且该卡掣部是位于该吸音缓冲垫片的底面并呈凸出状;该安装段是对应该卡掣部具有至少一个组装孔,以使该卡掣部穿设于内而形成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吸音缓冲垫片更具有至少一个卡掣部,该卡掣部为凹槽并由该吸音缓冲垫片的侧面凹设形成,而使该吸音缓冲垫片通过该卡掣部以套设方式设置于该安装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吸音缓冲垫片内部更设有金属片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吸音缓冲垫片是具有柱状凸肋,该安装段对应该柱状凸肋具有卡合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吸音缓冲垫片是以硅胶、橡胶或泡棉材料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是自该承载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或自该架高段对应连接该承载部连接设置的端缘延伸形成,以使该固定脚通过该第一延伸部与该承载部连接设置。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