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江波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945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除油精练剂组成以质量百分比为: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0~16%,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3~7%,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5.5~9%,腰果酚烷氧基化合物4~8%,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5~4%,烷氧基化植物多烯酚改性物5.5~10.5%,仲烷基磺酸钠2.5~5.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2~4%,有机溶剂3~10%,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0.2~0.4%,余量为水。将上述组份按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加入溶剂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补水升温至50℃,搅拌保温10~15min,加入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搅拌10min,冷却老化后过滤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除油除杂效果好、通用性强、可生物降解等优点。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ulti-purpose deoiling scouring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助剂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纺丝油剂、蜡质、浆料及天然纤维本身共生物杂质(约占6~10%)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必须予以去除干净,否则容易造成染色/印花疵病及后续染整加工品质的下降。因此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在染前加工过程都需要采用各类具备特殊表面活性的助剂对其进行退浆、除油精练的工艺处理。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经济发展,我国已是世界上印染加工门类、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但产品的加工品质与欧美、日本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随着欧盟法规的日趋严格及人类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染整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前处理)所使用助剂的安全性、环保性也随之严格。目前国内所生产的除油剂、精练剂产品能同时具备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和环保的双重标准的为数不多,同时此类产品的通用性也不强,前处理加工过程中往往要几种助剂配套使用才能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公开号为CN101629130A,名称为“一种织物同浴除油剂”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由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盐、硫酸盐和磷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除油剂配方。公开号为CN103194324A,名称为“一种化纤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由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磺酸盐、茶皂素组成的除油剂配方。上述两种除油剂均可用于涤纶、锦纶、棉织物等的单独除油、同浴染色除油工艺,但存在渗透力差、乳化力一般、分散力不够、有机磷残留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缺陷。公开号为CN102071110A,名称为“一种除油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由聚乙二醇、苯二甲酸、对甲苯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仲烷基磺酸钠、消泡剂组成的除油剂配方。该除油剂除油效果优异且环保,但主要针对于涤纶织物的除油工艺。公开号为CN102995468A,名称为“一种涤纶织物染色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由烷基醇醚、磷酸酯、烷基磺酸钠、无机碱、螯合剂、有机溶剂组成的除油剂配方。该除油剂主要适用于涤纶织物的染色同浴除油,但由于配方整体组成为短碳链(C8~C13)且使用磷酸酯组分,因此存在除油分散力不够和有机磷残留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缺陷。公开号为CN104514148A,名称为“一种织物除油剂”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由硬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组成的除油剂配方。该除油剂只适合于100℃以内的低温除油工艺,对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温染色同浴(120~130℃)除油工艺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除油除杂通用性强的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其特征在于,该精练剂组份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0~16%,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3~7%,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5.5~9%,腰果酚烷氧基化合物4~8%,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5~4%,烷氧基化植物多烯酚改性物5.5~10.5%,仲烷基磺酸钠2.5~5.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2~4%,有机溶剂3~10%,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0.2~0.4%,余量为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且不含磷,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形成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的混合胶束,因此具备较低的表面张力和杰出的防返沾污能力,可快速有效的渗透到纤维内部,通过其杰出的乳化、分散功能去除并包覆油污、蜡质及各类化学浆料,避免污垢、浆料再沉积或返沾污现象的产生,从而获得理想的除油、精练效果;此外由于该配方组合中同时含有饱和、不饱和烃基结构,并具备非常宽范的碳链分布,因此除油除杂通用性强,不仅可适用于全棉及其混纺织物,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的除油、精练工艺;也适用于金属设备表面油污的清洗。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丙醚、2-苯氧基乙醇、2-甲基-2,4-戊二醇、乙醇、异辛醇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一种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0~16%,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3~7%,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5.5~9%,腰果酚烷氧基化合物4~8%,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5~4%,烷氧基化植物多烯酚改性物5.5~10.5%,仲烷基磺酸钠2.5~5.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2~4%,依次投入反应釜,加入有机溶剂3~10%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补水升温至50℃,搅拌保温10~15min,加入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0.2~0.4%,搅拌10min,冷却老化后过滤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且不含磷,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增效作用;(2)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经济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将优选的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0%,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3%,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9%,腰果酚烷氧基化合物8%,烷基二甲基甜菜碱2.5%,烷氧基化植物多烯酚改性物7.5%,仲烷基磺酸钠5.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2%,依次投入反应釜,加入有机溶剂4%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补水升温至50℃,搅拌保温10min,加入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0.4%,搅拌10min,冷却老化后过滤出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丁醚。制备出的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外观为淡黄色至黄色透明液体,集渗透、乳化分散于一体,具有除油除杂效果好、除油通用性强、不含磷、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实施例2将优选的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3%,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4%,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8%,腰果酚烷氧基化合物7.2%,烷基二甲基甜菜碱2%,烷氧基化植物多烯酚改性物8%,仲烷基磺酸钠2.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2.8%,依次投入反应釜,加入有机溶剂5%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补水升温至50℃,搅拌保温12min,加入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0.2%,搅拌10min,冷却老化后过滤出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实施例3将优选的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2.5%,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4.5%,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7.5%,腰果酚烷氧基化合物6.5%,烷基二甲基甜菜碱3%,烷氧基化植物多烯酚改性物10.5%,仲烷基磺酸钠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3.5%,依次投入反应釜,加入有机溶剂6%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补水升温至50℃,搅拌保温15min,加入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0.25%,搅拌10min,冷却老化后过滤出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乙二醇丙醚。实施例4将优选的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4%,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5%,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6.8%,腰果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其特征在于,该精练剂组份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0~16%,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3~7%,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5.5~9%,腰果酚烷氧基化合物4~8%,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5~4%,烷氧基化植物多烯酚改性物5.5~10.5%,仲烷基磺酸钠2.5~5.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2~4%,有机溶剂3~10%,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0.2~0.4%,余量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其特征在于,该精练剂组份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异构C13醇烷氧基化合物10~16%,异构C10醇烷氧基化合物3~7%,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5.5~9%,腰果酚烷氧基化合物4~8%,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5~4%,烷氧基化植物多烯酚改性物5.5~10.5%,仲烷基磺酸钠2.5~5.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2~4%,有机溶剂3~10%,耐高温有机硅消泡剂0.2~0.4%,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多用途除油精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丙醚、2-苯氧基乙醇、2-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葛江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