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93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用电炉,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设有炉身框架(2),在炉身框架(2)中间安装有反射板(3),反射板(3)前安装发热管(4);炉身框架(2)连接面板(5),面板(5)中间安装微晶玻璃板(7),在面板(5)下方带有安装架(6),在安装架(6)内固定有反射罩(8),反射罩(8)内安装发热管(9)。(*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电炉,属于家用炉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报公开的家用电炉、专利号02236645.8公开了一种双炉盘的电炉,该电炉分别设有上下两个炉盘,分别用于取暖和烹调。但在使用中发现,该电炉存在结构比较复杂、组装特别麻烦、热能利用效率低、使用效果不好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更简单、能够提高热能利用率、使用效果较好的两用电炉。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在底座(1)上设有炉身框架(2),在炉身框架(2)中间安装有反射板(3),反射板(3)内设有发热管(4);在炉身框架(2)上连接面板(5),面板(5)中间安装微晶玻璃板(7),在面板(5)下方带有安装架(6),在安装架(6)内设有反射罩(8),反射罩(8)内安装发热管(9),将用于取暖的发热管(4)直接安装在炉身框架(2)底部,将用于烹调的发热管(9)安装在面板(5)底部,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上桶和下桶,结构更加简单,而面板(5)上使用的微晶玻璃板可以将热能集中,提高热能利用效率。上述的两用电炉,所述的反射板(3)为4块交叉连接的弧形反射板,所述的发热管(4)为2根U型远红外发热管;在其中2块反射板(3)上开有孔(10),其中1根发热管(4)穿过孔(10)安装在反射板(3)内,通过反射板(3)将发热管(4)的热能反射出炉身框架(2),取消了现有技术使用的玻璃罩,效果更好。上述的两用电炉,在反射板(3)上方设有盖板(11),在反射板(3)下方设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通过安装条(13)安装在炉身框架(2)底部,安装更加简单。上述的两用电炉,所述的反射罩(8)固定在安装盒(14)内,在安装盒(14)下方设有反射板(15),在安装盒(14)与反射板(15)之间设有弹簧(16),反射板(15)通过耐高温的垫片(17)固定在安装架(6)的底板(18)上,由于发热管(9)的功率大,温度较高,需要多重反射保护,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相关元件被高温损坏。上述的两用电炉,在面板(5)背面的4个角设有加强筋(19),可以防止面板(5)高温变形。上述的两用电炉,在炉身框架(2)上设有防护网(20),防止人被发热管烫伤。上述的两用电炉,在底座(1)下方设有可以调节高度的炉脚(21),可以适当调节电炉的高低。上述的两用电炉,在底座(1)上设有带凹槽(22)的安装条(23),在炉身框架(2)底部设有安装孔(24),炉身框架(2)通过穿过凹槽(22)和安装孔(24)的螺钉固定在安装条(23)上,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同现有技术、特别是公开的专利产品相比,本技术取消了上桶和下桶,将发热元件分别安装在面板和炉身框架的底部,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采用微晶玻璃板和反射板,将热能更加集中,提高了热利用效率;同时经申请人反复试验,对用于烹调的发热管采用本申请人设计的结构安装,将发热管通过反射罩、反射板、弹簧和垫片等结构的隔离,大大提高了隔热效果,延长了发热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较简单、组装方便、能够提高热能利用率、使用效果较好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发热管(4)和反射板(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A-A示意图;附图4为发热管(9)和反射罩(8)的安装示意图;附图5为发热管(9)和反射罩(8)的俯视图;附图6为面板(5)的背面示意图;附图7为炉身框架与底座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制作一个底座(1),在底座(1)上安装炉身框架(2),在炉身框架(2)中间安装反射板(3),反射板(3)内安装发热管(4),反射板(3)为4块十字型交叉连接的弧形反射板,二根发热管(4)采用U型远红外发热管;其中2块反射板(3)上开有孔(10),其中一根发热管(4)穿过孔(10)安装在反射板(3)上,在反射板(3)上方固定一块圆形的盖板(11),在反射板(3)下方固定一块环形的固定板(12),中间的孔用于散热,固定板(12)通过螺钉和4根安装条(13)固定,再安装在炉身框架(2)的底部,结构如图3所示,发热管(4)的控制和显示电路可以安装在底座(1)上。本实施例通过反射板(3)将发热管(4)的热能反射出炉身框架(2),取消了原有的玻璃罩,取暖效果更好,安装更加简单。在炉身框架(2)的上方安装面板(5),面板(5)中间开出孔,并安装一块微晶玻璃板(7),在面板(5)下方固定一个安装架(6),在安装架(6)内安装一个反射罩(8),在反射罩(8)内安装发热管(9),即可得到用于烹调和取暖的两用电炉。本产品将用于取暖的发热管(4)直接安装在炉身框架(2)的底部,将用于烹调的发热管(9)安装在面板(5)底部,取消了原有的上桶和下桶,结构更加简单,而面板(5)上使用的微晶玻璃板可以将热能集中,提高热能利用效率,与现有专利相比,使用效果更好。由于发热管(9)的温度过高,如果直接安装在安装架(6)内,易因高温而缩短使用寿命,所以在制作时,如图4所示,先将反射罩(8)固定在安装盒(14)内,在安装盒(14)下方安装一块反射板(15),安装盒(14)与反射板(15)通过弹簧(16)进行连接,弹簧(16)可以将安装盒(14)与反射板(15)格开,同时可以根据安装时的情况调节反射板(15)的位置高低,再将反射板(15)通过耐高温的垫片(17)固定在安装架(6)的底板(18)上,同时可在底板(18)的一角开出缺口,将发热管(9)的控制电路板(25)安装在缺口位置,这样使发热管(9)得到多重反射的保护,以免设备被高温损坏。在面板(5)背面的4个角固定加强筋(19),可以防止面板(5)高温变形;还可以在炉身框架(2)上安装防护网(20),防止人被发热管烫伤;在底座(1)下方安装可以调节高度的炉脚(21),可以适当调节电炉的高低;将炉身框架(2)安装上底座(1)上时,现有技术是在底座(1)和炉身框架(2)的四个角上分别焊接上螺母,通过螺钉将底座(1)和炉身框架(2)固定,由于焊接工艺的限制,螺母之间的位置容易错位,因此安装时比较困难。因此本实施例在底座(1)上固定带凹槽(22)的安装条(23),在炉身框架(2)底部制作出安装孔(24),炉身框架(2)通过穿过凹槽(22)和安装孔(24)的螺钉固定在安装条(23)上,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实际上本产品的反射板(3)也可以为相互交叉连接的弧形反射板,作用是将发热管发出的热量全角度的反射出去;所以具体有几块反射板(3)并不是最重要的。本技术的实施例2制作一个底座(1),在底座(1)上安装炉身框架(2),在炉身框架(2)中间安装反射板(3),反射板(3)内安装发热管(4),反射板(3)为相互交叉连接的弧形反射板,发热管(4)采用U型远红外发热管;在其中2块反射板(3)上开有孔(10),发热管(4)穿过孔(10)安装在反射板(3)内,在反射板(3)上方固定一块圆形的盖板(11),在反射板(3)下方固定一块环形的固定板(12),固定板(12)通过螺钉和4根安装条(13)固定,再安装在炉身框架(2)的底部,在炉身框架(2)的上方安装面板(5),面板(5)中间开出孔,并安装一块微晶玻璃板(7),在面板(5)下方固定一个安装架(6),在安装架(6)内安装一个反射罩(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一均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益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