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箔的电沉积处理方法及复合铜箔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箔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铜箔的电沉积处理方法及复合铜箔材料。
技术介绍
电解生成的铜箔在无表面防护的情况下,其新鲜表面在空气中极易产生氧化。铜箔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升铜箔的抗氧化能力,提升铜箔的贮放时间,降低铜箔对贮放场所的要求,并保证铜箔在使用时的质量能够符合标准。现有的铜箔防腐抗氧化表面处理工艺从原料来源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有铬钝化工艺和无铬钝化工艺。其中有铬钝化工艺因其抗氧化效果良好,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存在的缺陷也最为明显,有铬钝化采用的原料多为重铬酸盐,采用化学或者电化学的方法在铜箔表面生成氧化铬层,氧化铬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可起到良好的防腐抗氧化的效果,但是,重铬酸盐中存在的六价铬离子具有毒性和致癌性,在操作和排放过程中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了避免六价铬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降低企业的环保压力,不少企业开始着手研究不含铬的铜箔钝化工艺,譬如以锡、植酸或壳聚糖等为主的钝化工艺,这些工艺都在某些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或是无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箔的电沉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使作为阴极的铜箔、阳极与电解液共同构建电化学反应体系,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硝酸铈、饱和脂肪酸和葡萄糖酸的混合液,所述饱和脂肪酸包括肉豆蔻酸;/n向所述电化学反应体系通电进行电沉积反应,从而在所述铜箔表面形成Ce(C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箔的电沉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使作为阴极的铜箔、阳极与电解液共同构建电化学反应体系,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硝酸铈、饱和脂肪酸和葡萄糖酸的混合液,所述饱和脂肪酸包括肉豆蔻酸;
向所述电化学反应体系通电进行电沉积反应,从而在所述铜箔表面形成Ce(CH3(CH2)12COO)4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沉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硝酸铈、葡萄糖酸和水混合形成溶液,之后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肉豆蔻酸的乙醇溶液,得到所述电解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沉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100-5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沉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电解液中硝酸铈的浓度为0.001-0.05mol/L。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榕,李武,张波,王开林,徐慧云,荀库,董亚萍,梁建,冯海涛,李波,郑竹林,
申请(专利权)人:禹象铜箔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