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290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与方法,属于电铸加工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圆筒体、导向杆、磁流变液、励磁线圈、下底座、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的上端盖、芯模、电铸层、直流电源、拉力装置。基于该装置,首先,将带有电铸层的芯模套在导向杆上,并将其端部与拉力装置进行联接。接着,打开直流电源,励磁线圈通电,磁流变液发生固化,由牛顿流体变为粘塑体,使得圆筒体与电铸层连接为一体。然后,启动拉力装置,芯模在拉力作用下被抽出。最后,关闭直流电源,励磁线圈断电,磁流变液由粘塑体恢复为牛顿流体,取出电铸层即完成了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脱模效果好,夹持速度快,脱模效率高,工艺成本低。

A demou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ectroforming large length diameter ratio thin wall seamless meta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铸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定影膜是一种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它是打印机或复印机中的重要部件之一。目前主要有冲压成型和电铸成型等方法来制备金属定影膜。其中电铸成型的金属定影膜由于具有超薄壁厚、材料性能高、精度高等诸多优点而受高端应用领域青睐。但在使用电铸成型法制备金属定影膜时,电铸层与芯模之间具有较强结合力,且金属管长径比大、与芯模配合精度高,导致电铸后无缝金属管极难从芯模上取下。专利号为JP2006-213960A和JP2012-58644A的日本专利分别通过在芯模与电铸层之间喷射高压液体和高压气体来进行脱模,但在高压液体/气体导入过程中容易造成电铸层的撕裂破坏,且它们都需依赖于昂贵的专用设备,导致脱模成本高。申请号为201410688005.8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大长径比复合材料薄壁管的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该装置需要调节多个挡板瓣,使每个挡板瓣的内表面均紧靠薄壁管的外表面,然后在外力作用下完成脱模,其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筒体(1)、导向杆(2)、磁流变液(3)、励磁线圈(4)、下底座(5)、中心设有圆形通孔(6-1)的上端盖(6)、芯模(7)、电铸层(8)、直流电源(9)、拉力装置(10);所述的圆筒体(1)的内表面等间隔地设有沿圆周方向布置的凹槽(1-1);所述的芯模(7)呈中空圆柱状;所述的圆筒体(1)一端与下底座(5)固定密封联接,另一端与上端盖(6)可拆卸密封联接;所述的导向杆(2)固定安设于下底座(5)上,其旋转中心轴线与圆筒体(1)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磁流变液(3)充盈于由下底座(5)、圆筒体(1)、上端盖(6)共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筒体(1)、导向杆(2)、磁流变液(3)、励磁线圈(4)、下底座(5)、中心设有圆形通孔(6-1)的上端盖(6)、芯模(7)、电铸层(8)、直流电源(9)、拉力装置(10);所述的圆筒体(1)的内表面等间隔地设有沿圆周方向布置的凹槽(1-1);所述的芯模(7)呈中空圆柱状;所述的圆筒体(1)一端与下底座(5)固定密封联接,另一端与上端盖(6)可拆卸密封联接;所述的导向杆(2)固定安设于下底座(5)上,其旋转中心轴线与圆筒体(1)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磁流变液(3)充盈于由下底座(5)、圆筒体(1)、上端盖(6)共同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励磁线圈(4)过盈配合地套在圆筒体(1)外表面;所述的直流电源(9)与励磁线圈(4)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体(1)的材质为电绝缘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1)的个数为3个及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铸大长径比薄壁无缝金属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流变液(3)中的磁性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平美王日鑫闫亮赵小康李士成牛屾李欣潮郑兴帅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