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89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其结构包括手柄部、设于所述手柄部一端的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颈部端部的切割部;所述颈部为中空的管状,在所述颈部的内腔内设置有照明灯与摄像头;所述切割部包括用于保护周围组织的保护套与用于切割腕横韧带的手术刀,所述手术刀竖直设置于所述保护套内,且所述手术刀的刀刃朝向所述保护套的前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摄像头通过导线与外部的电源及图像处理显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从手掌侧切口进入,在全程可视的情况下切开腕横韧带,避免手术刀损伤肌腱神经以及横腕韧带松懈不彻底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腕管综合征手术可以在手术切口小的同时费用低、易于掌握。

A visibl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如果不治疗会引起手指麻木,大鱼际肌肌肉萎缩,手指麻木及拇指活动受限会引起患者患肢功能障碍,所以手术切开腕横韧带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重要手段。手术一般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腕关节镜手术。目前开放性手术能彻底切开腕横韧带,充分松解正中神经,但是手术切口易引起并发症,如柱状痛、瘢痕痛、正中神经掌皮支假性神经瘤以及感染等。随着科技进步,内窥镜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因为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腕关节镜作为内窥镜一种已经成为治疗腕部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腕关节镜系统比较昂贵,只有在大型综合医院才能拥有,基层医院难以承担购买费用;并且腕关节镜学习曲线时间较长,技术不易掌握,使用费用较高,这都会制约腕关节镜在临床的使用。腕管综合征现在还没有手术切口小同时费用低、易于掌握的手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以解决现在腕管综合征手术无法在手术切口小的同时费用低、易于掌握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包括手柄部、设于所述手柄部一端的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颈部端部的切割部;所述颈部为中空的管状,在所述颈部的内腔内设置有照明灯与摄像头;所述切割部包括用于保护周围组织的保护套与用于切割腕横韧带的手术刀,所述手术刀竖直设置于所述保护套内,且所述手术刀的刀刃朝向所述保护套的前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摄像头通过导线与外部的电源及图像处理显示装置连接。所述颈部向上弯曲,使所述手术刀的切割方向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之间呈10°~30°的夹角。所述保护套包括上保护板与下保护板,所述上保护板与所述下保护板的前端都为尖角,所述上保护板与所述下保护板互相平行,所述上保护板与所述下保护板通过两侧的后端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手柄部呈梭形,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照明灯的调节钮以及控制所述摄像头的控制键。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颈部内腔的中心,所述照明灯有若干个,且所述照明灯围绕所述摄像头四周均匀分布。所述手术刀的刀刃为向内凹的尖角。本技术通过在颈部安装照明灯与摄像头来观察手术位置的情况,并通过设置保护套,在手术时将保护套的上保护板与下保护板分别置于腕横韧带的掌侧与背侧,从而保护腕横韧带周围的组织,手握手柄部并向前推进,使手术刀将腕横韧带切开。本技术在使用时从手掌侧切口进入,在全程可视的情况下切开腕横韧带,避免手术刀损伤肌腱神经以及横腕韧带松懈不彻底的情况发生。术中可见神经卡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神经外膜松懈术,达到彻底松懈正中神经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手术切口位于掌侧可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柱状痛及瘢痕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技术使腕管综合征手术可以在手术切口小的同时费用低、易于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颈部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手柄部;2、颈部;3、切割部;4、导线;5、控制键;6、调节钮;7、保护套;8、手术刀;9、摄像头;10、照明灯;7-1、上保护板;7-2、下保护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手柄部1、设于手柄部1一端的颈部2以及设置于颈部2端部的切割部3。颈部2为中空的管状,在颈部2的内腔内设置有照明灯10与摄像头9。切割部3包括用于保护周围组织的保护套7与用于切割腕横韧带的手术刀8,手术刀8竖直设置于保护套7内,且手术刀8的刀刃朝向保护套7的前端。照明灯10与摄像头9通过导线4与外部的电源及图像处理显示装置连接。其中,颈部2是向上弯曲的,使手术刀8的切割方向与手柄的长度方向之间呈10°~30°的夹角。在手术时,由于手术人员是站立的,手术人员手握手柄部1,在自然状态下手柄部1略向上倾斜,而切割部3正好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这样在使用时就方便了手术人员的操作,使用起来更加顺手,手术人员不容易疲劳,保证了手术的准确率。保护套7包括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的前端都为尖角,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互相平行,手术刀8竖直固定在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之间,且手术刀8位于保护套7的对称面上,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通过两侧的后端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保护套7的侧面为连接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的侧板,侧板的前端为两个斜边组成的向后的夹角。手术刀8的刀刃为向内凹的尖角。使用时将切割部3向前推进,腕横韧带位于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之间,周围的组织位于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之间,避免了这些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同时保护套7的两侧通过斜边组成的夹角向后避让一定的空间,使手术刀8对腕横韧带进行切割时保护套7不会碰到腕横韧带。其在使用时,腕横韧带被束缚在尖角的两个斜边内,这样手术刀8在切割腕横韧带时,腕横韧带不会来回移动,同时尖角的设计使被切割组织收到的切割力更大,腕横韧带更容易被切断。手柄部1呈梭形,方便手术人员的握持,在手柄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照明灯10的调节钮6以及控制摄像头9的控制键5,手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光照强度以及对手术部位进行拍摄。如图3所示,摄像头9位于颈部2内腔的中心,照明灯10有若干个,且照明灯10围绕摄像头9四周均匀分布。本技术通过导线4与电源、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等连接,通过电源为本技术提供电能,利用图像显示装置将手术部位的情况实时显示,以便手术人员进行观察。本技术通过在颈部2安装照明灯10与摄像头9来观察手术位置的情况,并通过设置保护套7,在手术时将保护套7的上保护板7-1与下保护板7-2分别置于腕横韧带的掌侧与背侧,从而保护腕横韧带周围的组织,手握手柄部1并向前推进,使手术刀8将腕横韧带切开。本技术在使用时从手掌侧切口进入,在全程可视的情况下切开腕横韧带,避免手术刀8损伤肌腱神经以及横腕韧带松懈不彻底的情况发生。术中可见神经卡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神经外膜松懈术,达到彻底松懈正中神经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手术切口位于掌侧可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柱状痛及瘢痕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技术使腕管综合征手术可以在手术切口小的同时费用低、易于掌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设于所述手柄部一端的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颈部端部的切割部;所述颈部为中空的管状,在所述颈部的内腔内设置有照明灯与摄像头;所述切割部包括用于保护周围组织的保护套与用于切割腕横韧带的手术刀,所述手术刀竖直设置于所述保护套内,且所述手术刀的刀刃朝向所述保护套的前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摄像头通过导线与外部的电源及图像处理显示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设于所述手柄部一端的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颈部端部的切割部;所述颈部为中空的管状,在所述颈部的内腔内设置有照明灯与摄像头;所述切割部包括用于保护周围组织的保护套与用于切割腕横韧带的手术刀,所述手术刀竖直设置于所述保护套内,且所述手术刀的刀刃朝向所述保护套的前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摄像头通过导线与外部的电源及图像处理显示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向上弯曲,使所述手术刀的切割方向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之间呈10°~3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性微创腕管综合征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德田德虎白江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