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俊峰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50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包括种植大棚主体、固定板、链条和步进电机,所述种植大棚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顶杆,且弧形顶杆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并且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竖向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且同一侧竖向支撑杆之间螺栓连接有横向支撑杆,所述连接块的内部通过转动杆与第二齿轮盘相连接,且第二齿轮盘的下方通过转动杆与第一齿轮盘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盘通过链条与种植大棚主体后端步进电机相连接。该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在安装时,可根据种植场地的宽度调节农业种植大棚的总体宽度,方便种植大棚的安装。

A kind of support mechanism for agricultural planting shed which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sp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大棚支架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
技术介绍
农业种植大棚,是在种植物的外部设置一层保护薄膜,可使农业种植大棚内部的气温高于其外部的气温,仅为可防止种植植物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的冻伤损坏,有利于不同季节植物的种植,方便广大人民在冬季吃到新鲜的反季节蔬菜。但现有的农业种植大棚,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种地场地,来选取相应尺寸的农业种植大棚进行搭设,通用性差,不方便安装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农业种植大棚,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种地场地,来选取相应尺寸的农业种植大棚进行搭设,通用性差,不方便安装者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包括种植大棚主体、固定板、链条和步进电机,所述种植大棚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顶杆,且弧形顶杆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并且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竖向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且同一侧竖向支撑杆之间螺栓连接有横向支撑杆,并且竖向支撑杆的内侧焊接有调节杆,同时调节杆通过连接口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通过转动杆与第二齿轮盘相连接,且第二齿轮盘的下方通过转动杆与第一齿轮盘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盘通过链条与种植大棚主体后端步进电机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安装结构为旋转结构,且连接杆关于弧形顶杆的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安装结构为滑动结构,且竖向支撑杆与横向支撑杆之间互为垂直。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结构为齿条杆状结构,且调节杆的安装结构为水平安装,并且2个调节杆的齿面相对立,同时2个调节杆与第二齿轮盘之间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安装结构为中空结构,且连接块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连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在安装时,可根据种植场地的宽度调节农业种植大棚的总体宽度,方便种植大棚的安装;1、在弧形顶杆的两端通过转轴和连接杆与竖向支撑杆相连接,竖向支撑杆的内侧焊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与连接块内部的第二齿轮盘啮合连接,起到通过调节杆调节相对立竖向支撑杆之间距离的作用,进而实现调节种植大棚主体的整体宽度,方便安装者的使用;2、在竖向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杆,可实现多个竖向支撑杆之间的拼接,进而实现对种植大棚主体长度的调节,且在竖向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滑轮和销钉,可控制竖向支撑杆在地面的移动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种植大棚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棚、连接杆和横向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杆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A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种植大棚主体;2、弧形顶杆;3、连接杆;4、转轴;5、竖向支撑杆;6、横向支撑杆;7、固定板;8、调节杆;9、连接块;10、第一齿轮盘;11、第二齿轮盘;12、链条;13、步进电机;14、转动杆;15、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包括种植大棚主体1、弧形顶杆2、连接杆3、转轴4、竖向支撑杆5、横向支撑杆6、固定板7、调节杆8、连接块9、第一齿轮盘10、第二齿轮盘11、链条12、步进电机13、转动杆14和连接口15,种植大棚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顶杆2,且弧形顶杆2的两端均通过转轴4与连接杆3的一端相连接,并且连接杆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4与竖向支撑杆5相连接,竖向支撑杆5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7,且同一侧竖向支撑杆5之间螺栓连接有横向支撑杆6,并且竖向支撑杆5的内侧焊接有调节杆8,同时调节杆8通过连接口15与连接块9相连接,连接块9的内部通过转动杆14与第二齿轮盘11相连接,且第二齿轮盘11的下方通过转动杆14与第一齿轮盘10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盘10通过链条12与种植大棚主体1后端步进电机13相连接。连接杆3的安装结构为旋转结构,且连接杆3关于弧形顶杆2的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这样设置起到在竖向支撑杆5移动时,调节弧形顶杆2高度的作用,进而方便相对立2个竖向支撑杆5的移动。竖向支撑杆5的安装结构为滑动结构,且竖向支撑杆5与横向支撑杆6之间互为垂直,这样设置起到对竖向支撑杆5的稳定支撑,并方便将相邻竖向支撑杆5之间的拼接。调节杆8的结构为齿条杆状结构,且调节杆8的安装结构为水平安装,并且2个调节杆8的齿面相对立,同时2个调节杆8与第二齿轮盘11之间啮合连接,这样设置起到通过2个调节杆8带动与其连接竖向支撑杆5的移动,进而实现对竖向支撑杆5的调节。连接块9的安装结构为中空结构,且连接块9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连接口15,这样设置起到与调节杆8配合连接的作用,可私信啊对种植大棚主体1两侧竖向支撑杆5的同时控制。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时,如图1-2所示,在需要调窄种植大棚主体1的宽度时,可先将竖向支撑杆5底部的固定板7上的销钉拔出,然后,如图3-5所示,启动步进电机13,步进电机13带动其下方的第一齿轮盘10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盘10和链条12带动连接块9内部的第二齿轮盘11,在连接块9内部第二齿轮盘11与对立竖向支撑杆5内侧调节杆8内齿的啮合下,带动调节杆8向连接块9移动,进而使种植大棚主体1两侧竖向支撑杆5通过其底端的滑轮相向移动,竖向支撑杆5通过转轴4带动连接杆3移动,进而使连接杆3带动弧形顶杆2上升,待种植大棚主体1两侧竖向支撑杆5移动到合适距离后,断开步进电机13的开关,然后,再次将销钉通过竖向支撑杆5底部固定板7上的固定孔插入到地面上,进而完成对竖向支撑杆5的固定,在需要调宽,安装上述步骤,按动步进电机13的反转开关即可,以上便完成该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和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包括种植大棚主体(1)、固定板(7)、链条(12)和步进电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大棚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顶杆(2),且弧形顶杆(2)的两端均通过转轴(4)与连接杆(3)的一端相连接,并且连接杆(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4)与竖向支撑杆(5)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5)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7),且同一侧竖向支撑杆(5)之间螺栓连接有横向支撑杆(6),并且竖向支撑杆(5)的内侧焊接有调节杆(8),同时调节杆(8)通过连接口(15)与连接块(9)相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内部通过转动杆(14)与第二齿轮盘(11)相连接,且第二齿轮盘(11)的下方通过转动杆(14)与第一齿轮盘(10)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盘(10)通过链条(12)与种植大棚主体(1)后端步进电机(1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农业种植大棚用支架机构,包括种植大棚主体(1)、固定板(7)、链条(12)和步进电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大棚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顶杆(2),且弧形顶杆(2)的两端均通过转轴(4)与连接杆(3)的一端相连接,并且连接杆(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4)与竖向支撑杆(5)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5)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7),且同一侧竖向支撑杆(5)之间螺栓连接有横向支撑杆(6),并且竖向支撑杆(5)的内侧焊接有调节杆(8),同时调节杆(8)通过连接口(15)与连接块(9)相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内部通过转动杆(14)与第二齿轮盘(11)相连接,且第二齿轮盘(11)的下方通过转动杆(14)与第一齿轮盘(10)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盘(10)通过链条(12)与种植大棚主体(1)后端步进电机(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尚俊峰徐太清李礼
申请(专利权)人:尚俊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