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47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肥箱,包括料斗和下肥组件,所述料斗的下表面连接多个所述下肥组件,且每个下肥组件均与料斗的内腔连通,用于将料斗内的肥料排出;所述下肥组件包括机壳、叶轮和电机,所述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内腔中,所述电机固定于机壳的外部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机壳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通过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进而肥料从进料口进入以及从出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施肥次数,提高施肥效率,同时减少农机的使用,提高对环境的保护。

Fertiliz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肥箱
本技术涉及农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施肥箱。
技术介绍
进入工业社会后,农业生产中单纯施用化肥的弊端逐渐凸显并加剧,随着国家“减肥增效”、“农业绿色发展”策略的逐步深入,原来单一使用化肥的农业生产状况将发生重大改变,有机肥料施用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广和落实。短时期内有机肥料还无法完全替代化肥,这就需要有机肥料和化肥同时施用。目前市场上施肥机械全部为后悬挂式施肥机械,且一次只能施入一种肥料,无法满足有机肥料和化肥同时施入的需求,必须再施一次肥方可满足生产需要。施肥两次导致施肥效率低,同时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耗时费力。另外也会增加拖拉机尾气排放,污染环境、浪费燃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肥箱,以减少施肥次数,提高施肥效率,同时减少农机的使用,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肥箱,包括料斗和下肥组件,所述料斗的下表面连接多个所述下肥组件,且每个下肥组件均与料斗的内腔连通,用于将料斗内的肥料排出;所述下肥组件包括机壳、叶轮和电机,所述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内腔中,所述电机固定于机壳的外部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机壳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通过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进而肥料从进料口进入以及从出料口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设备安装在后置悬挂式播种机上使用,然后在料斗中装入混合好的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混合物,随着后置悬挂式播种机行驶,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并再一次进行均匀混合并从出料口排出覆盖在种子周围和上方,满足作物全季生长用肥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本设备只需要施肥一次便能满足生产需要,无须二次施肥,减少了施肥次数,节省劳动力的同时又提高了施肥效率。此外,从原来的施肥两次减少到施肥一次,相应地也成倍的减少了后置悬挂式播种机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燃油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可助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处设有与料斗连接的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通孔以及料斗的底壁设有与通孔对应的螺纹孔,螺栓通过通孔与螺纹孔连接,进而将法兰盘固定在进料口处。法兰盘可以实现快速连接,减小安装下肥组件的难度。优选地,所述出料口设有出料筒。使用出料筒能快速与后置悬挂式播种机的排料管连接,进一步减少安装时间。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外部设有减速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叶轮的转轴传动连接。由于电机的转速太快,而搅拌混合物也需要较大的扭矩,因此通过减速机降低电机的转速同时又提高叶轮的转动扭矩,使混合物能顺利排出。优选地,所述减速机包括壳体和减速齿轮组,所述壳体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传动连接以及输出端与叶轮的转轴传动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柱状的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机壳的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空心筒的开口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伸入机壳内且空心筒罩在所述叶轮的外部,通过调节空心筒的伸入量从而调节叶轮搅拌肥料的接触面积。空心筒可以调节施肥量,具体调节方法如下:减小空心筒的伸入量,使得叶轮搅拌肥料的接触面积减小,相应地肥料流经叶轮的量减小,即施肥量减少。反之,增加空心筒的伸入量,使得叶轮搅拌肥料的接触面积增大,相应地肥料流经叶轮的量增大,即施肥量增加。本设备施肥量的调解范围0~300公斤/亩,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施肥量,满足不同植被的施肥需求。优选地,所述叶轮的形状为柱状且包括多个沿着轴向延伸并沿着径向发散分布的叶片。混合物,即肥料从进料口进入机壳的内腔,流入方向与叶片转动的方向垂直,流入后再叶片的转动作用下,将肥料带至出料口从而排出。通过叶轮排料的结构简单,无复杂结构,使得入料和排料能够顺利进行。优选地,所述空心筒的内腔与所述叶轮的形状形同。叶轮插入空心筒中后叶轮与空心筒的内腔之间不存在缝隙,避免了肥料进入空心筒剩余的内腔,从而保证了空心筒能重复伸入和抽出。优选地,所述叶轮设有伸出调节筒的调节螺杆且伸出部分的调节螺杆套设螺母,通过螺母在调节螺杆上转动进而对空心筒进行限位。叶轮将带动调节筒和调节螺杆同步转动,但是在转动过程中调节筒将沿着调节螺杆的末端移动。因此,设置螺母以防止调节筒随意移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此外,通过旋进或者旋出螺母后再调节调节筒的伸入量。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防止肥料从调节筒和安装孔之间的缝隙漏出,提高了密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下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空心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空心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料斗1、下肥组件2、固定架3、机壳4、叶轮5、电机6、减速机7、进料口8、出料口9、法兰盘10、空心筒11、叶片12、调节螺杆13、螺母14、密封圈15、下料孔16、转轴17、出料筒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肥箱,包括料斗1和下肥组件2,所述料斗1的下表面连接四个所述下肥组件2,且每个下肥组件2均与料斗1的内腔连通,用于将料斗1内的肥料排出,而料斗1的底壁设有四个与四个下肥组件2连通的下料孔16。本设备的需要配合后置悬挂式播种机使用,为了便于料斗1与后置悬挂式播种机连接,在料斗1的侧壁设有两个固定架3,固定架3上设有螺栓。通过固定架3可以快速将料斗1固定在后置悬挂式播种机上,完成安装。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下肥组件2的具体结构如下:下肥组件2包括机壳4、叶轮5和电机6,所述叶轮5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4的内腔中,所述电机6固定于机壳4的外部且电机6的输出轴与叶轮5的转轴17传动连接。由于电机6的转速太快,而搅拌混合物也需要较大的扭矩,因此在机壳4的外部设有减速机7,所述电机6通过减速机7与叶轮5的转轴17传动连接。通过减速机7降低电机6的转速同时又提高叶轮5的转动扭矩,使混合物能顺利排出。减速机7的具体结构:所述减速机7包括壳体和减速齿轮组,所述壳体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6传动连接以及输出端与叶轮5的转轴17传动连接。在机壳4的上部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料口8,所述进料口8处设有与料斗1连接的法兰盘10。法兰盘10上设有通孔以及料斗1的底壁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和下肥组件,所述料斗的下表面连接多个所述下肥组件,且每个下肥组件均与料斗的内腔连通,用于将料斗内的肥料排出;/n所述下肥组件包括机壳、叶轮和电机,所述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内腔中,所述电机固定于机壳的外部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机壳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通过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进而肥料从进料口进入以及从出料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和下肥组件,所述料斗的下表面连接多个所述下肥组件,且每个下肥组件均与料斗的内腔连通,用于将料斗内的肥料排出;
所述下肥组件包括机壳、叶轮和电机,所述叶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内腔中,所述电机固定于机壳的外部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机壳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通过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进而肥料从进料口进入以及从出料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设有与料斗连接的法兰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有出料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外部设有减速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叶轮的转轴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包括壳体和减速齿轮组,所述壳体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速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林
申请(专利权)人:多伦县新沃源有机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