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43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包括可移动的推车主体、消毒液盛放机构、称重机构,所述推车主体包括架体和上撑框,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上撑框移动的负载小车和放置在负载小车上的料筒,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计量称和设置在所述计量称上的用于托举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的升降单元,所述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和出料阀。该补给推车采用双重可移动式的结构,降低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结构合理,适应性高,适用于医院环境,能够提高消毒效率。

Hospital disinfectant supply c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护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
技术介绍
鉴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其他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医院人员复杂等因素,医院的环境、设备以及医护人员自身需要定时定计量进行消毒,传统的医院消毒方式也有多种,但一般针对性没有那么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结构合理,适应性高,适用于医院环境,能够提高消毒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包括可移动的推车主体、消毒液盛放机构、称重机构,所述推车主体包括架体和上撑框,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上撑框移动的负载小车和放置在负载小车上的料筒,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计量称和设置在所述计量称上的用于托举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的升降单元,所述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和出料阀。可选地,所述架体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向上延伸设置的一对第一立柱和一对第二立柱、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一立柱与一对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中撑板,所述上撑框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部与一对所述第一立柱之间,所述称重机构放置在所述中撑板上。可选地,所述升降台能够升至的最高高度高于所述负载小车的底面所在的平面。可选地,一对所述第一立柱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便于移动该推车的把手。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下部安装有便于移动该设备的大车轮组件。可选地,所述上撑框的一对对边上设置有供所述负载小车移动的轨道,所述负载小车的底部具有两组分别与所述轨道相匹配的负载小车轮,所述上撑框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负载小车的位置的固定挡杆和活动挡杆,所述负载小车定位于所述固定挡杆和所述活动挡杆之间。可选地,所述出料管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料筒上、另一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延伸至该设备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外,所述出料阀安装在所述出料管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的补给推车采用双重可移动式的结构,降低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结构合理,适应性高,适用于医院环境,能够提高消毒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中的料筒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中的料筒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中的推车主体的俯视示意图。附图说明:1-推车主体;101-底板;102-第一立柱;103-第二立柱;104-中撑板;2-上撑框;3-负载小车;4-料筒;401-出料管;402-出料阀;5-计量称;6-升降单元;7-把手;8-大车轮组件;9-小车轮;10-轨道;11-固定挡杆;12-活动挡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包括可移动的推车主体1、消毒液盛放机构、称重机构,所述推车主体1包括架体和上撑框2,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上撑框2移动的负载小车3和放置在负载小车3上的料筒4,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计量称5和设置在所述计量称5上的用于托举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的升降单元6,所述料筒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401和出料阀402。更具体地,其中,所述架体包括底板101、从所述底板101向上延伸设置的一对第一立柱102和一对第二立柱103、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一立柱102与一对所述第二立柱103之间的中撑板104,所述上撑框2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二立柱103的上端部与一对所述第一立柱102之间,所述称重机构放置在所述中撑板104上,所述升降台能够升至的最高高度高于所述负载小车3的底面所在的平面,一对所述第一立柱102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便于移动该推车的把手7,所述底板101的下部安装有便于移动该设备的大车轮组件8,所述上撑框2的一对对边上设置有供所述负载小车3移动的轨道10,所述负载小车3的底部具有两组分别与所述轨道10相匹配的负载小车轮9,所述上撑框2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负载小车3的位置的固定挡杆11和活动挡杆12,所述负载小车3定位于所述固定挡杆11和所述活动挡杆12之间,所述出料管401一端贯通连接在所述料筒4上、另一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延伸至该设备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外,所述出料阀402安装在所述出料管401上。综上,本技术方案的补给推车采用双重可移动式的结构,能够降低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结构合理,适应性高,适用于医院环境,能够提高消毒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推车主体、消毒液盛放机构、称重机构,所述推车主体包括架体和上撑框,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上撑框移动的负载小车和放置在负载小车上的料筒,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计量称和设置在所述计量称上的用于托举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的升降单元,所述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和出料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推车主体、消毒液盛放机构、称重机构,所述推车主体包括架体和上撑框,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包括能够沿所述上撑框移动的负载小车和放置在负载小车上的料筒,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计量称和设置在所述计量称上的用于托举所述消毒液盛放机构的升降单元,所述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和出料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向上延伸设置的一对第一立柱和一对第二立柱、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一立柱与一对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中撑板,所述上撑框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部与一对所述第一立柱之间,所述称重机构放置在所述中撑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院用消毒液补给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能够升至的最高高度高于所述负载小车的底面所在的平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强王伟珍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泉港珍鑫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