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月摘除母树上的果荚,对母树林林下土壤进行深度12‑15cm的浅翻;S2.11月对母树进行石硫合剂涂抹茎干处理,涂抹高度至离地1.0‑1.2m;S3.4月花序现蕾期使用防蚜虫剂一次,果荚初期未见种子发育前采用百菌清防病2次,间隔1周;S4.于春季4月皂荚盛花期,晴天上午,向全树冠施用一次叶面肥;S5.5月下旬花后果荚生长,分别使用微量元素混合液A和微量元素混合液B交替进行叶面施肥,间隔7d,连续施用四次。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肥料角度解决了种子发育的问题,为母树林的扩繁和皂荚资源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A method to solve the seed dysplasia of Gleditsia sinen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皂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
技术介绍
皂荚(Gleditsia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是现有树种中不多见的多功能树种,全身都是宝,是轻化工业、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生态景观风貌林树种。原产长江流域,分布极广,自中国北部至南部及西南都有。近年来,皂荚引起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关注。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建立了皂角园,像栽植果树一样培育皂荚。而我国皂荚虽然分布很广,但由于长期人为采伐,导致具有优良形状的老树资源比较匮乏。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种植基本没有。皂角壳、种子年产量仅3000吨左右,由于分布零星,实际采收仅约1500吨;加工皂角仁约300吨,作为高端食品每吨售价高达4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及工业用途,市场需求强劲。自然条件下,皂角树童期较长,初果期为第6-8年,十年左右才进入盛果期。如何促进现有皂荚资源的定向目标性状改良是解决皂荚产业的关键问题。乡土皂荚母树林存量不多,母树林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远远优于其他引种品种,是皂荚产业发展的良好本土资源。对某地母树林持续5年的观察发现,该皂荚母树林生长旺盛,果序结荚树多,果荚长度中等,果粒多,种子黑褐色,但种子小,种胚发育全但不充实。直接播种不会出芽。温水泡种子1周,种皮都不会松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皂荚树种子小,种胚发育全但不充实,播种难以出芽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月摘除母树上的果荚,对母树林林下土壤进行深度12-15cm的浅翻;S2.11月对母树进行石硫合剂涂抹茎干处理,涂抹高度至离地1.0-1.2m;S3.4月花序现蕾期使用防蚜虫剂一次,果荚初期未见种子发育前采用百菌清防病2次,间隔1周;S4.于春季4月皂荚盛花期,晴天上午,向全树冠施用一次叶面肥;S5.5月下旬花后果荚生长,分别使用微量元素混合液A和微量元素混合液B交替进行叶面施肥,间隔7d,连续施用四次。本专利技术经研究发现,皂荚母树林结实产籽粒不良的原因,不是遗传因子导致的,也不是大量元素不足引起的,而是其果实太多,微量元素需求量大,元素供应不足导致的,所以,果荚初期补施微量元素肥料,是解决其种子质量不佳的关键,也是生产过程中必需给予的抚育技术,才能促进其高产丰产优产。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获得的皂荚种子的果荚长度有一定增长,种子粒径、种子千粒重明显增加;豆角层加厚、胚和子叶发育充实饱满,每树种子产量增加,种子明显增产。进一步地,10月浅翻后直至种子成熟,不进行松土和额外施肥。进一步地,施叶面肥时向皂荚母树花序部分施用。进一步地,叶面肥包括0.03-0.06wt%硼砂(Na2B4O7.10H2O)和0.03-0.06wt%KH2PO4。进一步地,叶面肥包括0.05wt%硼砂和0.05wt%KH2PO4。进一步地,微量元素混合液A为包括0.3-0.6wt‰KNO3、0.3-0.6wt‰Ca(NO3)2、0.2-0.5wt‰ZnSO4、0.2-0.5wt‰MgSO4、0.3-0.6wt‰KH2PO4、0.1-0.3wt‰K2SO4、0.003-0.006wt‰FeSO4、0.003-0.007wt‰CuSO4和0.001-0.003wt‰MnSO4的混合液。进一步地,微量元素混合液A为包括0.5wt‰KNO3、0.5wt‰Ca(NO3)2、0.3wt‰ZnSO4、0.4wt‰MgSO4、0.5wt‰KH2PO4、0.2wt‰K2SO4、0.005wt‰FeSO4、0.005wt‰CuSO4和0.002wt‰MnSO4的混合液。进一步地,微量元素混合液B为包括0.3-0.6wt‰KNO3、0.3-0.6wt‰Ca(NO3)2、0.3-0.6‰KH2PO4、0.1-0.3‰Na2B4O7和0.03-0.06wt‰(NH4)6Mo7O24的混合液。进一步地,微量元素混合液B为包括0.5wt‰KNO3、0.5wt‰Ca(NO3)2、0.5‰KH2PO4、0.2‰Na2B4O7和0.05wt‰(NH4)6Mo7O24的混合液。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获得的皂荚种子的果荚长度有一定增长,种子粒径、种子千粒重明显增加,使种子粒径从0.8cm提高到1.2cm,种子千粒重从对照的365g提高到660-675g;豆角层加厚、胚和子叶发育充实饱满,每树种子产量增加,每树种子产量增加到6.1-6.7kg,种子增产165%-190%,种子明显增产;2、本专利技术仅需叶面施加微量元素肥料即可实现丰产,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经济成本低;3、本专利技术从肥料角度解决了种子发育的问题,为皂荚母树林的扩繁和皂荚资源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种子的豆胶和种胚发育情况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具体如下:于10月摘除母树上的果荚,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10月摘除母树上的果荚,对母树林林下土壤进行深度12-15cm的浅翻;/nS2.11月对母树进行石硫合剂涂抹茎干处理,涂抹高度至离地1.0-1.2m;/nS3.4月花序现蕾期使用防蚜虫剂一次,果荚初期未见种子发育前采用百菌清防病2次,间隔1周;/nS4.于春季4月皂荚盛花期,晴天上午,向全树冠施用一次叶面肥;/nS5.5月下旬花后果荚生长,分别使用微量元素混合液A和微量元素混合液B交替进行叶面施肥,间隔7d,连续施用四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0月摘除母树上的果荚,对母树林林下土壤进行深度12-15cm的浅翻;
S2.11月对母树进行石硫合剂涂抹茎干处理,涂抹高度至离地1.0-1.2m;
S3.4月花序现蕾期使用防蚜虫剂一次,果荚初期未见种子发育前采用百菌清防病2次,间隔1周;
S4.于春季4月皂荚盛花期,晴天上午,向全树冠施用一次叶面肥;
S5.5月下旬花后果荚生长,分别使用微量元素混合液A和微量元素混合液B交替进行叶面施肥,间隔7d,连续施用四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0月浅翻后直至种子成熟,不进行松土和额外施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叶面肥时向皂荚母树花序部分施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包括0.03-0.06wt%硼砂和0.03-0.06wt%KH2PO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包括0.05wt%硼砂和0.05wt%KH2PO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混合液A为包括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仕珍,叶充,李西,苟伟,马均,黄卓,孙凌霞,吴舒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