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954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印刷耐久性优异、补给凝聚性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含有着色树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上述着色树脂颗粒包含粘结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作为上述外部添加剂,至少含有外部添加剂A和外部添加剂B,上述外部添加剂A为所带的电性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同、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之比为0.85以上、数均粒径为5nm~100nm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上述外部添加剂B为所带的电性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反、数均粒径为50nm~1000nm的树脂颗粒,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着色树脂颗粒,上述外部添加剂A的含量为0.5~6.0质量份、上述外部添加剂B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通过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等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调色剂,更详细地涉及补给凝聚性低、印刷耐久性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装置、静电记录装置和静电印刷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用调色剂对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来形成期望的图像,该方法被广泛实施,应用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它们的复合机等之中。例如,在使用电子照相法的电子照相装置中,通常用各种方法使包含光电导性物质的感光体的表面均匀地带电后,在该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接下来,使用调色剂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等记录材料后,通过加热等对该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得到复印物。为了提高调色剂的带电稳定性和流动性等功能来得到期望的印刷性能,作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调色剂,通常可使用在调色剂母粒的表面附着(外部添加)粒径比着色树脂颗粒(调色剂母粒)小的无机微粒、有机微粒等外部添加剂形成的调色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用调色剂,其为包含调色剂母粒和外部添加剂的电子照相用调色剂,上述调色剂母粒含有粘结树脂和着色剂,上述外部添加剂含有钛酸锶和树脂颗粒。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记载了包含带负电性的调色剂母粒和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上述外部添加剂含有带正电性的钛酸锶和带正电性的树脂颗粒。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034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记载了:外部添加剂含有与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反的钛酸锶和与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反的树脂颗粒、包含着色树脂颗粒和上述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在连续印刷时墨盒中的调色剂劣化,从而当补给未使用调色剂时,存在调色剂发生凝聚、调色剂从墨盒中喷出的情况,还存在印刷耐久性差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补给凝聚性低、印刷耐久性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基于下述见解实现了上述目的:在包含着色树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中,作为该外部添加剂,组合并以特定量含有金属氧化物颗粒和树脂颗粒,上述金属氧化物颗粒所带的电性与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同、具有特定的每单位表面积带电量、具有特定的数均粒径,上述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与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反、具有特定的数均粒径。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见解完成的,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着色树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上述着色树脂颗粒包含粘结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作为上述外部添加剂,至少含有外部添加剂A和外部添加剂B,上述外部添加剂A为所带的电性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同、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之比为0.85以上、数均粒径为5nm~100nm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上述外部添加剂B为所带的电性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反、数均粒径为50nm~1000nm的树脂颗粒,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着色树脂颗粒,上述外部添加剂A的含量为0.5~6.0质量份、上述外部添加剂B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上述着色树脂颗粒为带正电性。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上述外部添加剂A以20~100%的被覆率被覆调色剂。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上述外部添加剂A为钛酸盐或氧化铝。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上述外部添加剂B为有机硅树脂颗粒。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补给凝聚性低、印刷耐久性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其含有着色树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上述着色树脂颗粒包含粘结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作为上述外部添加剂,至少含有外部添加剂A和外部添加剂B,上述外部添加剂A为所带的电性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同、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之比为0.85以上、数均粒径为5nm~100nm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上述外部添加剂B为所带的电性与上述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反、数均粒径为50nm~1000nm的树脂颗粒,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着色树脂颗粒,上述外部添加剂A的含量为0.5~6.0质量份、上述外部添加剂B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有时仅称作调色剂)含有着色树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在本专利技术中,通常外部添加剂附着于或部分嵌入着色树脂颗粒。外部添加剂的一部分也可以从着色树脂颗粒脱落。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的外部添加剂至少含有外部添加剂A和外部添加剂B。以下,依次对外部添加剂、着色树脂颗粒、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进行详细说明。1.外部添加剂(1)外部添加剂A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含有的外部添加剂A为所带的电性与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同、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与着色树脂颗粒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之比为0.85以上、数均粒径为5nm~100nm的金属氧化物颗粒。通过使用这样的金属氧化物颗粒,能够得到补给凝聚性低、印刷耐久性优异的调色剂。外部添加剂A是数均粒径为5nm~100nm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当外部添加剂A的数均粒径超过100nm时,调色剂的流动性恶化,有可能损害纯色印刷追踪性,当小于5nm时,制造困难,并且外部添加剂A彼此明显发生凝聚,因此在外部添加工序中可能难以使其在调色剂表面均匀地附着。外部添加剂A优选数均粒径为10nm~70nm、更优选为12nm~45nm、更进一步优选为15nm~45nm。在本专利技术中,外部添加剂的数均粒径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能够如下地进行测定。首先,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等对这些外部添加剂的各个颗粒测定粒径。这样测定30个以上外部添加剂颗粒的粒径,将其平均值作为该颗粒的数均粒径。另外,在利用TEM、SEM等观察到外部添加剂的形状为非球状、可确认长径和短径的情况下,首先对各个外部添加剂测定长径和短径。这样测定30个以上外部添加剂的长径和短径,将各自的平均值作为该外部添加剂的平均长径或平均短径。将算出的平均长径和平均短径的合计值除以2的值作为该外部添加剂的数均粒径。作为用作外部添加剂A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举出例如: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铈;以及钛酸锶(SrTiO3)、钛酸钙(CaTiO3)、钛酸镁(MgTiO3)、钛酸钡(BaTiO3)和钛酸锌(ZnTiO3)等钛酸盐。其中,优选为钛酸盐或氧化铝、更优选为钛酸盐、进一步优选为钛酸锶。在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中,外部添加剂A所带的电性与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同。如上所述,通过将所带的电性与着色树脂颗粒所带的电性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着色树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所述着色树脂颗粒包含粘结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n作为所述外部添加剂,至少含有外部添加剂A和外部添加剂B,/n所述外部添加剂A为所带的电性与所述着色树脂颗粒相同、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与所述着色树脂颗粒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之比为0.85以上、数均粒径为5nm~100nm的金属氧化物颗粒,/n所述外部添加剂B为所带的电性与所述着色树脂颗粒相反、数均粒径为50nm~1000nm的树脂颗粒,/n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着色树脂颗粒,所述外部添加剂A的含量为0.5~6.0质量份、所述外部添加剂B的含量为0.1~2.0质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8 JP 2017-188965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着色树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所述着色树脂颗粒包含粘结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
作为所述外部添加剂,至少含有外部添加剂A和外部添加剂B,
所述外部添加剂A为所带的电性与所述着色树脂颗粒相同、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与所述着色树脂颗粒每单位表面积的带电量之比为0.85以上、数均粒径为5nm~100nm的金属氧化物颗粒,
所述外部添加剂B为所带的电性与所述着色树脂颗粒相反、数均粒径为50nm~1000nm的树脂颗粒,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着色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叶尊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