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谐振空芯预制件和光纤以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194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预制件(10),该预制件包括:具有内表面和中心纵向轴线(24)的外护套管(12);在围绕外护套管(12)的内表面的预定周边位置处间隔开的多个反谐振包层管(14),每个反谐振包层管(14)与内表面接触,使得每个反谐振包层管(14)的中心纵向轴线(26)在距外护套管(12)的中心纵向轴线(24)第一径向距离处;与反谐振包层管(14)交替设置的多个间隔元件(22),每个间隔元件在一个或更多个接触点(28)处与两个相邻的反谐振包层管(14)中的每一个反谐振包层管的外表面接触,接触点(28)在距外护套管(12)的中心纵向轴线(24)第二径向距离处,第二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径向距离。

Antiresonance hollow core preform and optical fi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反谐振空芯预制件和光纤以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特别是反谐振空芯光纤,以及由预制件制造这种光纤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光纤包括被称为中空光纤的一种光纤,所述中空光纤包括呈被包层围绕的中心空隙形式的光导纤芯,该包层包括由纵向毛细管构成的结构化布置。空芯光纤可根据其光导机制被分类为:中空光子带隙光纤,其中包层包括许多毛细管的规则阵列,从所述规则排列中排除中心组来限定纤芯;反谐振空芯光纤,其包括负曲率光纤,在其中的一个子集中,较少数量的毛细管围绕着限定纤芯的中心空间结合到较大护套管的内表面。迄今为止,中空光子带隙光纤显示出较低的光传输损耗,尽管这是以小的可用光带宽为代价的。相反,反谐振空芯光纤可以具有大得多的带宽,但通常具有较高的损耗。负曲率类型的反谐振空芯光纤可以由玻璃、聚合物或其他光学材料制成。固定在较大护套管的内表面周围的许多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细管或毛细管的结构形成了一个中心空芯区域,在该中心空芯区域中,可以通过来自周围管壁的反谐振以及空气引导光学模式与管引导光学模式之间的低重叠的联合作用来引导光[1]。这些光纤的早期实现包括围绕护套的内表面相互接触的一圈管[2]。随后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将管间隔开以消除相邻管之间的任何接触来改善光学性能。这种结构消除了在管之间的接触点处引起的光学节点,这些光学节点趋于引起在光纤的传输光谱内导致高损耗峰的不期望谐振[3]。因此,这些光纤可被称为“无节点”反谐振负曲率光纤。进一步的发展表明,通过添加嵌套在现有管内的另外的更小的管可以使得光学损耗降低几个数量级[4,5]。具有这种结构的光纤可被称为“嵌套式反谐振无节点光纤(NANF)”。与具有节点的结构(其中一圈管处于接触状态)相比,这些不同无节点结构的建模和模拟确实显示出显著改善的光损耗特性。但是,这些模型基于理想化且完全对称的光纤结构,其中管的大小、间距和厚度是最佳的。特别地,无节点光纤中的低损耗需要在间隔开的管之间存在小且均匀的间隔。较大的间隔通过使引导光更容易从纤芯逸出而增大损耗,而封闭的间隙(零间隔)则通过引入节点而增大损耗。实验表明,在实践中难以实现所需的规则结构。光纤由预制件制成,该预制件可以以大得多的比例复制光纤的期望的横截面结构。加热预制件并牵拉软化的结构以将其拉伸成期望的光纤,从而将横截面结构的相关特征保持减到大大减小的直径。对于无节点的光纤,当试图获得具有薄壁和管小间距的规则结构时,由于难以拉制包括仅与外护套接触的管的预制件,会出现问题。这由许多原因造成。首先,管与外护套的内表面仅具有小的方位角接触点。当玻璃软化时,在拉制过程中出现的基本流体动力学机制意味着管倾向于围绕该接触点轻微转动并且甚至可能以无法控制的方式在其任一侧急剧翻转。其次,在管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制造误差(诸如弓形、椭圆形和扭曲)意味着抵靠外护套内表面的接触线并不总是沿预制件的长度方向笔直,也不平行于其他管的接触线。最后,在拉制过程中施加压力以使管膨胀(inflate)以减小壁厚与直径之比的过程趋于加大小且不可避免的初始差异,诸如管与管的变化或外径的纵向变化。因此,总的来说,管的位置以及管的直径和厚度都可能偏离成品光纤的理想状态。因此,预期的光学性能可能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关注对光纤制造的改进,以期获得低损耗的反谐振空芯光纤。
技术实现思路
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提出多个方面和实施例。根据本文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预制件,该预制件包括:具有内表面和中心纵向轴线的外护套管;多个反谐振包层管,所述多个反谐振包层管在外护套管的内表面周围的预定周边位置处间隔开,每个反谐振包层管与内表面接触,使得每个反谐振包层管的中心纵向轴线在距外护套管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一径向距离处;多个间隔元件,所述多个间隔元件与反谐振包层管交替设置,并且每个间隔元件在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处与两个相邻的反谐振包层管中的每一个反谐振包层管的外表面接触,这些接触点在距外护套管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第二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径向距离。根据本文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根据第一方面的预制件拉制的用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中间纤杆件。根据本文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预制件拉制的反谐振空芯光纤。根据本文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反谐振空芯光纤,所述反谐振空芯光纤包括:包层,所述包层包括:具有内表面和中心纵向轴线的管状外护套;多个反谐振包层毛细管,所述多个反谐振包层毛细管围绕外护套管的内表面间隔开,每个反谐振包层毛细管在预定周边位置处结合到内表面,使得每个包层管的中心纵向轴线在距管状外护套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一径向距离处;多个间隔元件,所述多个间隔元件与反谐振包层毛细管交替设置,并且每个间隔元件在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处结合到两个相邻的反谐振包层毛细管中的每一个反谐振包层毛细管的外表面,接触点在距管状外护套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芯部,所述芯部包括由反谐振包层毛细管的外表面的向内部分所界定的中心空隙。根据本文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预制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具有内表面和中心纵向轴线的外护套管内部的预定周边位置处提供多个反谐振包层管,使得反谐振包层管围绕内表面间隔开,并且每个反谐振包层管与内表面接触,使得每个反谐振包层管的中心纵向轴线在距外护套管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一径向距离处;与反谐振包层管交替地提供多个间隔元件,并且每个间隔元件在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处与两个相邻的反谐振包层管中的每一个反谐振包层管的外表面接触,这些接触点在距外护套管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第二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径向距离;以及可选地,将反谐振包层管和间隔元件在外护套管内固定到位。根据本文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反谐振空芯光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五方面的方法制造预制件;和将预制件拉制成光纤。根据本文描述的某些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中间纤杆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五方面的方法制造预制件;和将预制件拉制成中间纤杆件。在所附的独立和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出某些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应当理解的是,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并且可以与除了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的那些组合之外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进行组合。此外,本文描述的方法不限于诸如以下提出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并预期本文呈现的特征的任何适当组合。例如,可以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提供用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预制件、反谐振空芯光纤或用于制造这些光纤和预制件的方法,本文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适当描述的各种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示出如何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现在通过示例的方式来参考附图,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示例性反谐振空芯光纤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反谐振空芯光纤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制造的反谐振空芯光纤的图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n具有内表面和中心纵向轴线的外护套管;/n多个反谐振包层管,所述多个反谐振包层管围绕所述外护套管的所述内表面在预定周边位置处间隔开,每个所述反谐振包层管与所述内表面接触,使得每个所述反谐振包层管的中心纵向轴线在距所述外护套管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一径向距离处;和/n多个间隔元件,所述多个间隔元件与所述反谐振包层管交替设置,并且每个所述间隔元件在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处与两个相邻的反谐振包层管中的每一个反谐振包层管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接触点在距所述外护套管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3 GB 1714739.81.一种用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
具有内表面和中心纵向轴线的外护套管;
多个反谐振包层管,所述多个反谐振包层管围绕所述外护套管的所述内表面在预定周边位置处间隔开,每个所述反谐振包层管与所述内表面接触,使得每个所述反谐振包层管的中心纵向轴线在距所述外护套管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一径向距离处;和
多个间隔元件,所述多个间隔元件与所述反谐振包层管交替设置,并且每个所述间隔元件在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处与两个相邻的反谐振包层管中的每一个反谐振包层管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接触点在距所述外护套管的中心纵向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第二径向距离r2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r1之比在1<r2/r1<2的范围内、或者在1<r2/r1<1.5的范围内、或者在1<r2/r1<1.4的范围内、或者在1<r2/r1<1.3的范围;或者在1<r2/r1<1.2的范围内或者在1<r2/r1<1.1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第二径向距离r2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r1之比在1.1<r2/r1<1.5的范围内、或者在1.1<r2/r1<1.4的范围内、或者在1.1<r2/r1<1.3的范围内;或者在1.1<r2/r1<1.2的范围内或者在1.2<r2/r1<1.5的范围内或者在1.2<r2/r1<1.4的范围内或者在1.2<r2/r1<1.3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与所述外护套管的内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的横截面面积Asp小于所述相邻的反谐振包层管的横截面面积At,使得0.1<Asp/At<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间隔元件是中空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间隔元件是实心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包括一组间隔子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件,其中,包括间隔元件的间隔子元件彼此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件,其中,包括间隔元件的间隔子元件彼此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间隔元件作为从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的突起与所述外护套管一体地形成。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多个间隔元件各自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尺寸和结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多个反谐振包层管在其外表面之间以恒定间隔均匀地间隔开。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多个反谐振包层管各自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尺寸、横截面形状和/或壁厚。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其中,所述多个反谐振包层管包括两组或更多组反谐振包层管,每组具有与另一组不同的横截面尺寸、横截面形状和/或壁厚,并且一组内的反谐振包层管相互径向相对。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件,所述预制件还包括另外的多个反谐振包层管,所述另外的多个反谐振包层管设置成使得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反谐振包层管嵌套在所述反谐振包层管内部并与其内表面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预制件,所述预制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谐振包层管内、均与所述反谐振包层管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与另外的反谐振包层管的外表面在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处接触的间隔元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波莱蒂G·T·贾西恩N·惠勒T·D·布拉德利M·B·S·纳瓦祖丁J·海耶斯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普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