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88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属于变压器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变压器壳体,所述变压器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在变压器壳体外设有水冷装置,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室、冷凝器、吹风机和送风管,冷凝器固定在水冷室内,在水冷室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吹风机的固定孔,送风管一端与固定孔连通,另一端连通有至少两个分支管,分支管插入变压器壳体内,达到能够对变压器室内的元器件进行充分冷却的效果。

A water cooling device for medium voltage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
技术介绍
中压变压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散热以保护机器的正常工作,目前变热器散热主要是靠风冷的方式进行,但是由于这种散热结构受空气流通速度的影响,往往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在变压器的模组中,由于电子元件设置较多,使用时容易产生高温,若散热效果不好,易导致电子元件受损等故障。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1202155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水冷系统,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挡板将室内分为变压器室和水冷系统室,水冷系统室内设置有冷凝器和离心风机,将热空气吸紧冷却系统室,热空气经冷凝器降温后转化为冷空气并被送回变压器室内,达到冷却的效果。但是由于变压器室空间较大,气体会在靠近风机处进行局部循环,从而不能对变压器室内的元件进行有效的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达到能够对变压器室内的元器件进行充分冷却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包括变压器壳体,所述变压器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在变压器壳体外设有水冷装置,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室、冷凝器、吹风机和送风管,冷凝器固定在水冷室内,在水冷室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吹风机的固定孔,送风管一端与固定孔连通,另一端连通有至少两个分支管,分支管插入变压器壳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压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变压器壳体顶部的通风口排出,同时吹风机将水冷室内的冷空气吹入送风管内,送风管再通过至少两个分支管送入变压器壳体内,对变压器壳体内的元器件进行冷却,由于冷空气在下,热空气在热,将冷空气通入后,冷空气上升使得热空气从通风口排出,同时至少两个分支管的设置,增大冷空气扩散的范围,从而提高对变压器壳体内充分冷却的效果。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分支管呈上下结构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两个分支管呈上下结构分布后,下方的分支管能够对靠近变压器壳体底部的元器件进行冷却,冷空气对热空气起到向上推动的作用,上方的分支管对元器件进行冷却的过程,对靠近变压器壳体顶部的热空气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使得热气从通风口排出,起到有效的冷却效果。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分支管内均设有与分支管转动连接的分流板,在分流板的下方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分流板连接带动分流板在分支管内摆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板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能够在分支管内进行摆动,分流板在摆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增大冷空气飘散的范围,从而有助于对变压器壳体内的元器件进行充分冷却。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凸轮和驱动杆,驱动凸轮设置在变压器壳体内部并与变压器壳体内壁转动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变压器壳体外部并与变压器壳体外壁固定连接,驱动凸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变压器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驱动杆穿过固定块并与驱动凸轮滑移连接,驱动杆远离驱动凸轮的一端与分流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驱动凸轮转动的过程中,驱动凸轮驱动驱动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分流板向上转动,分流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降,进行下次循环,从而使得分流板对分支管内的冷空气起到良好的分散作用,提高冷空气喷射的范围,从而有效对变压器壳体内的元器件进行充分冷却。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竖直设置有一组,两个驱动杆对称设置在呈上下结构分布的两个分支管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驱动杆呈上下结构对称分布后,能够充分利用驱动电机和驱动凸轮,使得呈上下结构分布的两个分流板在驱动凸轮的作用下进行摆动,减少空间占用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板上设有驱动分流板向靠近驱动凸轮运动的弹簧,弹簧倾斜设置,并与变压器壳体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流板向远离驱动凸轮的方向转动后,下方的分流板不能回复原位,当设置弹簧后,分流板向变压器壳体内壁靠近的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当驱动杆与驱动凸轮分离后,弹簧驱动分流板向远离变压器壳体内壁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能够与驱动凸轮滑移连接,便于下次使用。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罩、抽风通道和抽风机,抽风罩罩设在通风口处并与抽风通道连通,抽风通道另一端与抽风机连通,在抽风机与水冷室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压器壳体内的热空气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抽风罩和抽风通道内,然后再进入水冷室内,达到热交换的作用,防止变压器壳体外部的空气比较热,从而保证冷空气能够对变压器壳体内的元器件进行充分冷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水冷装置的设置,达到能够对变压器壳体内部的电器元件充分冷却的效果;2、分流板与驱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变压器壳体内的风向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提高冷却的范围,从而能够对变压器壳体内的电器元件进行充分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旨在显示冷凝器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旨在显示驱动凸轮和驱动杆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变压器壳体;11、通风口;2、水冷装置;21、水冷室;211、固定孔;22、冷凝器;23、吹风机;24、送风管;241、分支管;3、分流板;4、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驱动凸轮;43、驱动杆;5、弹簧;6、抽风装置;61、抽风罩;62、抽风通道;63、抽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变压器壳体1,在变压器壳体1外设置有水冷装置2,在变压器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11,在通风口11处设置有抽风装置6。如图2所示,水冷装置2包括水冷室21、冷凝器22、吹风机23和送风管24,水冷室21设置在变压器壳体1的一侧,冷凝器22固定设置在水冷室21内,在水冷室21靠近变压器壳体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211,吹风机23置于固定孔211内并与水冷室21固定连接,送风管24的横截面呈矩形,一端与固定孔211连通,并与水冷室21固定连接,另一端连通有两个分支管241,分支管241远离送风管24的一端与变压器壳体1内部连通,两个分支管241呈上下结构分布,且位于上方的分支管241位于变压器壳体1高度的中间位置,下方的分支管241靠近变压器壳体1的底部。使用时,向冷凝器22内通水,使得水冷室21内的温度降低,再通过吹风机23将冷空气吹入送风管24内,再从送风管24吹入两个分支管241内,再进入变压器壳体1内对元器件进行冷却,上下分支管241的设置,能够对变压器壳体1内的元器件进行充分冷却,提高变压器壳体1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结合图2和图3,在分支管241进入变压器壳体1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分流板3,分流板3上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与变压器壳体1的高度方向垂直。在两个分流板3之间设有驱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包括变压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11),在变压器壳体(1)外设有水冷装置(2),水冷装置(2)包括水冷室(21)、冷凝器(22)、吹风机(23)和送风管(24),冷凝器(22)固定在水冷室(21)内,在水冷室(21)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吹风机(23)的固定孔(211),送风管(24)一端与固定孔(211)连通,另一端连通有至少两个分支管(241),分支管(241)插入变压器壳体(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包括变压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11),在变压器壳体(1)外设有水冷装置(2),水冷装置(2)包括水冷室(21)、冷凝器(22)、吹风机(23)和送风管(24),冷凝器(22)固定在水冷室(21)内,在水冷室(21)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吹风机(23)的固定孔(211),送风管(24)一端与固定孔(211)连通,另一端连通有至少两个分支管(241),分支管(241)插入变压器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支管(241)呈上下结构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支管(241)内均设有与分支管(241)转动连接的分流板(3),在分流板(3)的下方设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与分流板(3)连接带动分流板(3)在分支管(241)内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压变压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驱动凸轮(42)和驱动杆(43),驱动凸轮(42)设置在变压器壳体(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学然王绍新常建峰曾顺泽陈海强张忠雷
申请(专利权)人:涞水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