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乐器箱包底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85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22
为克服现有乐器箱包在放置时容易产生冲击影响乐器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乐器箱包底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中间缓冲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第三翻折部和第四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的两端,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朝所述中间缓冲部的顶面弯折以合围形成船型的容置型腔,所述中间缓冲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乐器箱包的容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乐器箱包底垫。

A bottom mat for musical instrument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乐器箱包底垫
本技术属于防滑支撑垫
,具体涉及一种乐器箱包底垫。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琵琶、吉他等,均具有易受冲击损坏的特点,特别是弦乐器发出乐音部分,受震后将影响发出的乐音质量,甚至使价格不菲的高档乐器整体受损,难以恢复。现有通常通过设置乐器箱包对乐器进行包覆,以便于乐器的移动和存放,但普通乐器箱包缺少防震措施,不能对乐器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在乐器箱包放下的过程,乐器箱包与地面的突然接触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容易对内部的乐器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乐器箱包在放置时容易产生冲击影响乐器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乐器箱包底垫。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乐器箱包底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中间缓冲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第三翻折部和第四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的两端,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朝所述中间缓冲部的顶面弯折以合围形成船型的容置型腔,所述中间缓冲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乐器箱包的容置槽。可选的,所述垫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选的,所述垫体为柔性结构件。可选的,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的内侧面相互连接过渡形成平滑过渡的弧形内壁,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的外侧面相互连接过渡形成平滑过渡的弧形外壁。可选的,所述垫体的底面两端向下凸出形成有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有凹陷槽。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底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可选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块和多个第二凸起块,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块呈多排多列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块呈多排多列排布,所述第一凸起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凸起块的面积,且单个所述第二凸起块位于呈矩形排布的四个第一凸起块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块为环状矩形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块为环状矩形凸起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底面呈弧形。可选的,所述容置槽为条状的圆弧槽。本技术提供的乐器箱包底垫主要用于作为乐器箱包的底部缓冲垫,通过设置有中间缓冲部,在乐器箱包放落的时候,可将乐器箱包的底部置于所述中间缓冲部上,从而避免乐器箱包与地面的直接接触,起到缓冲减少冲击的作用,同时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形成的容置型腔能够与乐器箱包的底部相适配,从而避免乐器箱包朝侧面偏斜,尤其是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能够进一步提高乐器箱包的放置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乐器箱包底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乐器箱包底垫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乐器箱包底垫的底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乐器箱包底垫的侧面剖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垫体;11、第一翻折部;12、第二翻折部;13、第三翻折部;14、第四翻折部;15、中间缓冲部;16、第一凸出部;17、第二凸出部;18、凹陷槽;2、第一凸出块;3、第二凸出块;4、外部橡胶层;5、金属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乐器箱包底垫,包括垫体1,所述垫体1包括中间缓冲部15、第一翻折部11、第二翻折部12、第三翻折部13和第四翻折部14,所述第一翻折部11和所述第二翻折部12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15的两端,所述第三翻折部13和所述第四翻折部14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15的两侧,所述第一翻折部11、所述第二翻折部12、所述第三翻折部13和所述第四翻折部14朝所述中间缓冲部15的顶面弯折以合围形成船型的容置型腔,所述中间缓冲部15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乐器箱包的容置槽。所述乐器箱包底垫主要用于作为乐器箱包的底部缓冲垫,通过设置有中间缓冲部15,在乐器箱包放落的时候,可将乐器箱包的底部置于所述中间缓冲部15上,从而避免乐器箱包与地面的直接接触,起到缓冲减少冲击的作用,同时所述第一翻折部11、所述第二翻折部12、所述第三翻折部13和所述第四翻折部14形成的容置型腔能够与乐器箱包的底部相适配,从而避免乐器箱包朝侧面偏斜,尤其是所述第三翻折部13和所述第四翻折部14,能够进一步提高乐器箱包的放置稳定性,避免乐器的前后偏摆。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可通过注塑等方式形成所述垫体1,或是通过将一整体部件进行机加工以形成所述垫体1的形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体1为柔性结构件。具体的,所述垫体1可采用橡胶,通过采用橡胶作为所述垫体1的主体材料,使得所述垫体1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和回弹能力,在受到乐器箱包的冲击时能够产生适应性的形变,以减小冲击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折部11、所述第二翻折部12、所述第三翻折部13和所述第四翻折部14的内侧面相互连接过渡形成平滑过渡的弧形内壁,所述第一翻折部11、所述第二翻折部12、所述第三翻折部13和所述第四翻折部14的外侧面相互连接过渡形成平滑过渡的弧形外壁。通过将所述第一翻折部11、所述第二翻折部12、所述第三翻折部13和所述第四翻折部14的内侧面形成弧形内壁,能够有效使其与乐器箱包的底部相适配,使其更加贴合于乐器箱包的底部形状,形成包裹效果,以对乐器箱包形成更好的固定效果,避免乐器箱包的脱离。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体1的底面两端向下凸出形成有第一凸出部16和第二凸出部17,所述第一凸出部16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7之间形成有凹陷槽18。由于所述垫体1为柔性结构件,当所述垫体1顶部受到来自于乐器箱包的压力时,所述第一凸出部16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7可相互分离以形成缓冲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型的乐器,该结构设置能够提供更大的缓冲空间,提高缓冲效果,当乐器箱包脱离所述垫体1时,所述第一凸出部16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7相互靠近,从而恢复其初始形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16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7的底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设置防滑结构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所述乐器箱包底垫的底部发生移动,设置有防滑结构能够增加所述乐器箱包底垫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在受到一定的外力下仍保持静置状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块和多个第二凸起块,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块呈多排多列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块呈多排多列排布,所述第一凸起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凸起块的面积,且单个所述第二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乐器箱包底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中间缓冲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第三翻折部和第四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的两端,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朝所述中间缓冲部的顶面弯折以合围形成船型的容置型腔,所述中间缓冲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乐器箱包的容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乐器箱包底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中间缓冲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第三翻折部和第四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的两端,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位于所述中间缓冲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朝所述中间缓冲部的顶面弯折以合围形成船型的容置型腔,所述中间缓冲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乐器箱包的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箱包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箱包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为柔性结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箱包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的内侧面相互连接过渡形成平滑过渡的弧形内壁,所述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和所述第四翻折部的外侧面相互连接过渡形成平滑过渡的弧形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颖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佳恩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