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镜头拍摄装置及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属于摄影技术领域,该多镜头拍摄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正摄相机和倾斜相机,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摄像孔,下壳体的内部设有中心架,正摄相机设置于中心架的中心且正摄相机的镜头朝向正下方,倾斜相机倾斜设置于中心架上,倾斜相机的数量为多个且沿中心架的周向分布,上壳体设置于下壳体的上端,上壳体的开口端与下壳体的开口端相互对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多台相机集成为一体,多台相机固定好后不会发生偏移,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多镜头拍摄装置固定的云台上,拆装方便。该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能够实现等效的九镜头作业,大大提高了成像效果。
A multi lens shooting device and a shooting platform with nine equivalent len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镜头拍摄装置及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
本技术属于摄影
,具体涉及一种多镜头拍摄装置及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
技术介绍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领域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相机,同时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等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将用户引入了符合人眼视觉的真实直观世界。但是现有的都是直接将多台相机固定在拍摄云台上,这种方式拆装不方便,而且相机容易发生位移,造成拍摄效果不理想。另外,目前的拍摄云台都是固定死的,这样,多台相机只能实现“五镜头”作业,“五镜头”作业存在成像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镜头拍摄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其能够实现等效的九镜头作业,大大提高了成像效果。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镜头拍摄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正摄相机和倾斜相机,所述下壳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摄像孔,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中心架,所述中心架与所述摄像孔相对应,所述正摄相机设置于所述中心架的中心且所述正摄相机的镜头朝向正下方,所述倾斜相机倾斜设置于所述中心架上,所述倾斜相机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中心架的周向分布,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为开口端,所述上壳体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所述上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下壳体的开口端相互对接。可选的,所述中心架包括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小端设有正摄孔,所述锥形罩的侧壁设有倾斜孔,所述倾斜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锥形罩的周向分布,所述锥形罩的大端设有安装件和支撑件,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支撑件沿所述锥形罩的周向分布,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倾斜孔相对应,所述锥形罩的大端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安装件与所述下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正摄相机的镜头与所述正摄孔相对应,所述倾斜相机的镜头与所述倾斜孔相对应。可选的,所述正摄相机通过正摄固定架支撑于所述锥形罩的上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包括摇摆云台、减震云台和上述所述的多镜头拍摄装置;所述摇摆云台包括摇摆上板、摇摆下板、摇摆垫环、摇摆舵机和摇摆碳杆,所述摇摆上板通过所述摇摆垫环支撑于所述摇摆下板的上方,所述摇摆舵机设置于所述摇摆上板上,所述摇摆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摇摆下板连接,所述摇摆碳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角件与所述摇摆下板连接,所述摇摆碳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摇摆碳杆沿所述摇摆下板的周向分布,所述减震云台设置于所述摇摆碳杆的远离所述第一角件的一端,所述多镜头拍摄装置设置于所述减震云台上。可选的,所述减震云台包括减震上板、减震下板和减震球,所述减震上板与所述减震下板通过所述减震球连接,所述减震上板位于所述减震下板的上方,所述摇摆碳杆的远离所述第一角件的一端与所述减震下板通过第二角件连接,所述多镜头拍摄装置的下壳体固定于所述减震上板上。可选的,所述减震球的两端设有卡接部,所述减震上板与所述减震球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一卡接孔,所述减震下板与所述减震球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二卡接孔,所述减震球两端的卡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孔和所述第二卡接孔卡接连接。可选的,所述摇摆碳杆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摇摆碳杆分布于所述摇摆下板的四角位置处。可选的,所述摇摆上板的顶部设有快拆组件,所述快拆组件包括固定座、快拆翻盖和快拆螺母,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摇摆上板的顶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快拆螺杆,所述快拆翻盖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快拆翻盖的另一端设有缺口且与所述快拆螺杆卡接,所述快拆螺母与所述快拆螺杆螺纹连接且用于锁紧所述快拆翻盖。可选的,所述摇摆下板的上侧设有摇摆舵盘,所述摇摆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摇摆舵盘卡接连接。可选的,所述摇摆上板与所述摇摆垫环之间设有摇摆轴承,所述摇摆上板在与所述摇摆轴承相对应的部位设有腰型孔,所述摇摆轴承位于所述腰型孔内且与所述摇摆上板滚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多镜头拍摄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多台相机集成为一体,多台相机固定好后不会发生偏移,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多镜头拍摄装置固定的云台上,拆装方便。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使用方便,使用时,摇摆云台能够驱动减震云台旋转45度角度,这样固定在减震云台上的多镜头拍摄装置就能够实现“九镜头”作业,“九镜头”作业增加了三维成像的相片重叠率,使得三维成像效果好,精度高,更符合人眼视觉的真实直观世界,减震云台能够减缓飞行器飞行时带来的震动,保证相机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确保了拍摄相片的清晰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镜头拍摄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摇摆云台与减震云台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摇摆垫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减震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快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摇摆云台;11-摇摆上板;12-摇摆下板;13-摇摆垫环;14-摇摆舵机;15-摇摆碳杆;16-摇摆轴承;17-摇摆舵盘;18-第一角件;19-第二角件;20-减震云台;21-减震上板;22-减震下板;23-减震球;231-卡接部;30-快拆组件;31-固定座;32-快拆翻盖;33-快拆螺母;34-快拆螺杆;40-固定碳杆;50-多镜头拍摄装置;51-上壳体;52-下壳体;521-摄像孔;53-正摄相机;54-倾斜相机;55-中心架;551-锥形罩;552-正摄孔;553-倾斜孔;554-安装件;555-支撑件;56-正摄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镜头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正摄相机和倾斜相机,所述下壳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摄像孔,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中心架,所述中心架与所述摄像孔相对应,所述正摄相机设置于所述中心架的中心且所述正摄相机的镜头朝向正下方,所述倾斜相机倾斜设置于所述中心架上,所述倾斜相机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中心架的周向分布,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为开口端,所述上壳体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所述上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下壳体的开口端相互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镜头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正摄相机和倾斜相机,所述下壳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摄像孔,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中心架,所述中心架与所述摄像孔相对应,所述正摄相机设置于所述中心架的中心且所述正摄相机的镜头朝向正下方,所述倾斜相机倾斜设置于所述中心架上,所述倾斜相机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中心架的周向分布,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为开口端,所述上壳体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所述上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下壳体的开口端相互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镜头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架包括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小端设有正摄孔,所述锥形罩的侧壁设有倾斜孔,所述倾斜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锥形罩的周向分布,所述锥形罩的大端设有安装件和支撑件,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支撑件沿所述锥形罩的周向分布,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倾斜孔相对应,所述锥形罩的大端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安装件与所述下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正摄相机的镜头与所述正摄孔相对应,所述倾斜相机的镜头与所述倾斜孔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镜头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摄相机通过正摄固定架支撑于所述锥形罩的上端。
4.一种实现等效九镜头的拍摄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摆云台、减震云台和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镜头拍摄装置;
所述摇摆云台包括摇摆上板、摇摆下板、摇摆垫环、摇摆舵机和摇摆碳杆,所述摇摆上板通过所述摇摆垫环支撑于所述摇摆下板的上方,所述摇摆舵机设置于所述摇摆上板上,所述摇摆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摇摆下板连接,所述摇摆碳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角件与所述摇摆下板连接,所述摇摆碳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摇摆碳杆沿所述摇摆下板的周向分布,所述减震云台设置于所述摇摆碳杆的远离所述第一角件的一端,所述多镜头拍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伟,江东,薛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飞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