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专利>正文

热力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71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热力泵属液体传输机械,包括热源15,液体工作介质,蒸发部件13,与蒸发部件相联、设有单向阀7的进液口和制成喷嘴喉管型式4的出液口及管路,贮液部件8、液体缓释部件3和匀压管2。可将热能以热、动能混合形式输出,用于可开启人口单向阀、向泵内输入工作介质且需要含热液流输出的场合。本泵构思合理巧妙,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使用与维护都极为简便、效果显著、易于实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属液体传输机械,用于以热源作动力、实现液体输送传递的场合。在水供暖系统中,供热介质的循环速度是影响供暖效果和系统效率的一个因素,现有水泵结构用于本系统时尚需考虑热因素的影响,这种解决方案多用于有一定容量的水供热系统,对简易较小容量的供暖系统则难于配置相应设备。锅炉注水器虽然也是输送液体的一种设备,但因受其使用条件的限制,难于用在供热水的循环系统;CN85201185专利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利用热动力管的方案,可以利用供热热源实现对供热介质的输送,但据分析其作用效果要受到自身泄漏的影响,将会阻碍其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较现有热动力管输送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输送含热液流的设备结构方案。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现有包括热源、接受热源热量的蒸发部件、液体工作介质及与蒸发部件相联的介质进出口和管路的已知结构,同时在与蒸发部件相联的介质进口增设单向逆止阀,并将与蒸发部件相联的出口制成喷嘴喉管型式。这样将蒸发室置于热源高温区,使克服入口单向阀开启力进入蒸发室的介质迅速汽化,在本泵内的压力升高后,蒸发部件入口的单向阀便迅速关闭,截止进入泵体内的液流;同时,不断升高压力的汽体由泵体出口输出。这种输出既包括携带热量的介质,还包括经出口射流作用转换的动能,可在增加热量的同时推动接受输出系统的液体介质。待泵内因介质排出压力下降后,入口处的单向阀重-->新开启,工作介质再次进入泵内,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如此循环,使热源的能量以本结构特有形式输出。本专利技术在泵内通路中还串联一贮液部件,介于入口与蒸发部件之间,且贮液部件与蒸发部件间设有缓释装置,使贮液部件中的液体只有达到一定容量后,还必须经缓释部件才能逐步最终流入蒸发部件。这样,贮液部件可以首先贮存由入口进入泵内的液体,缓释部件在延迟期后才将介质移入蒸发部件,从而使入口阀门有一段较充分的开启时间、为泵工作提供较多的介质;在蒸发部件接受介质后,泵内压力将迅速升高,入口单向阀即因此关闭,建立本泵输出的条件,并一直维持到经缓释部件将工作介质全部转移完毕,如此又为本泵输出创造了十分稳定的工作环境。在介质全部输出后,本泵即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待入口重被开启后,则是新循环的复现。即本部结构决定了热力泵的工作节奏,分别为工作介质的导入和输出建立较为有利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入口阀门处频繁启闭的机械消耗与阀门临介状态下的介质泄露、工作介质在泵内流向较多的往来变换、以及蒸发部件过快的冷热交替等所造成的内部工作损失,为提高结构的转换效率创造条件。本专利技术中的缓释部件是虹吸管。虹吸管顶部高度即贮液部件开始转移的容液深度,虹吸管入口应位于贮液部件停止转移的容液深度即贮液部件底部,虹吸管管径可控制转移的速度、即缓释的程度。本泵入口、贮液部件、虹吸管蒸发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应按介质流动的需要确定。同时本专利技术还设有连通蒸发部件和贮液部件的无液空间的通道,使贮液部件在支路中首先感受蒸发部件内液体汽化后压力的升高,以防止当虹吸管出口处压力升高时虹吸条件被破坏。本技术蒸发部件可制成列管、球形、柱形或盘形等,以-->适应各种形状或尺寸的热源。本专利技术利用公知热力泵的相关结构,并引入单向逆止阀、喷嘴喉管式的出口、及含缓释部件的贮水部件等公知结构,巧妙地给出了一种利用热能的新型热力泵结构方案。本结构构思合理,只要输入端能建立开启入口单向阀的压力、向系统输入介质的条件、输出端有含热液流输出的需要,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实现能量的转换与传递。附图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是用于简易供暖系统的热力泵结构与联接示图。本例用于原供暖面积为50m2,循环水总容量为70Kg,炉膛内换热面积为1m2的民用供暖系统,加装本例装置后,使供暖面积扩大到100m2。本例以并联形式与原系统相接,支路入口接在原供热系统略低于受热交换器出口的循环回路处,并联支路出口设在原系统受热交换器的出口处。在本泵入口处设单向阀7,与容积为2升的贮水室8相连,贮水室设在原系统热源之外,经虹吸管3与蒸发室13的空间相连;虹吸管的虹吸高度稍低于贮水室外缘,其入口设在贮水室底面;蒸发室容积亦为2升,置于热源炉膛15之内,与联通贮水室处无水空间、继而联通泵进、出水口的匀压管2相联;泵的出口制成射流泵的喷嘴型式,置于本支路出口所连循环回路之中,该处相应制成射流泵的喉管型式,与喷嘴共同组成本泵的出口结构4。工作初始,靠本泵入口与贮水室间的水位差克服泵内的压力,使循环水开启入口处的单向阀而进入贮水室,当贮水室内水位高于虹吸管的虹吸高度时,贮水室的水经虹吸管流入蒸发室,进入蒸发室的水因受热而汽化、并使匀压管内压力升高,升高的压力-->使支路入口的单向阀关闭、并经支路出口释放到原系统回路之中,经并联支路出口的射流作用,实现对供热水循环系统的推动、增加了受热交换器出口处水流的动能;还由于支路出口进入循环中的汽体或含水汽的温度高于循环水的水温,故在增加出口循环水动能的同时亦增加了出口水的温度。本结构匀压管的作用在于首先可维持贮水室无水空间与蒸发室内同压,或首先感到蒸发室内的压力升高,由此用以维系虹吸管虹吸作用的条件,使贮水室内的贮水自虹吸开始即可由虹吸管不间断地转移到蒸发室之内,不断地实现本结构将输入热能向热能、动能混合输出形式的转换,从而实现本泵的能量传递功能。因匀压管在联通贮水室无水空间之后还与泵入口的单向阀处相通,使蒸发室的压力在传递到贮水室后亦传至进水口,推动单向阀截止进水通道,形成泵内半封闭的状态,迫使压力渐高的汽流或含水汽流由泵出口输出。本例出口的型式除将进入并联支路的水以携带一定热能的质量输出外、还将支路内的压力转换为循环水的动能,从而直接起到增加原系统循环水流速的作用。进入泵水流管路的本泵输出热水,经原系统的汽水分离器6分两路输出。气路经管道10、汽散热器11从回水管19返回;水路经管道9、水散热器12回归回水管。完成系统供热任务。图中16为炉条、17为炉门、18为炉体。本例经试验验证,加装试验热力泵后,原系统在提高供热空间升温速度的同时,可维持供热面积扩大一倍后采暖空间的供热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力泵包括热源15、接受热源热量的蒸发部件13、液体工作介质及与蒸发部件相联的进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蒸发部件的进口设有单向逆止阀7,出口制成喷嘴喉管型式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热力泵包括热源15、接受热源热量的蒸发部件13、液体工作介质及与蒸发部件相联的进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蒸发部件的进口设有单向逆止阀7,出口制成喷嘴喉管型式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力泵,其特征在于在蒸发部件与其进口之间还联有贮液部件8,在贮液部件与蒸发部件之间设有使贮液部件中液体向蒸发部件中转移且流量受到控制的缓释部件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热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