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育装置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
本技术涉及样本分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育装置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温育装置设置成转动的盘体结构,采用该种结构的温育装置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现有技术中也有将温育装置直接安装在机架上的设置方式,但这种设置方式,容易造成温育装置的温度与机架发生接触使得温育装置的热量与机架发生热传递,而且,机架的温度往往都是低于温育装置的温度的,容易导致温育装置的温度流失,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育装置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温育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温育装置,包括:恒温体,恒温体上开设有温育槽;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与恒温体的底部相接触并连接;隔热件,隔热件与恒温体相连接;支撑件,恒温体通过支撑件与安装基础相连接。进一步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带,加热带与恒温体的底部相接触;加热带压板,加热带压板通过连接件与恒温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恒温体(10),所述恒温体(10)上开设有温育槽(11);/n加热组件(20),所述加热组件(20)与所述恒温体(10)的底部相接触并连接;/n隔热件(30),所述隔热件(30)与所述恒温体(10)相连接;/n支撑件(40),所述恒温体(10)通过所述支撑件(40)与安装基础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恒温体(10),所述恒温体(10)上开设有温育槽(11);
加热组件(20),所述加热组件(20)与所述恒温体(10)的底部相接触并连接;
隔热件(30),所述隔热件(30)与所述恒温体(10)相连接;
支撑件(40),所述恒温体(10)通过所述支撑件(40)与安装基础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包括:
加热带(21),所述加热带(21)与所述恒温体(10)的底部相接触;
加热带压板(22),所述加热带压板(22)通过连接件(50)与所述恒温体(10)相连接并将所述加热带(21)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育装置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60),所述加热带压板(22)和所述加热带(21)上开设有供所述温度传感器(60)穿过的避让孔(23),所述温度传感器(60)通过所述避让孔(23)与所述恒温体(10)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60)为多个,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60)均匀地设置于所述恒温体(10)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育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6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60)监测所述恒温体(10)的温度,和/或,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带(21)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30)包括:
隔热块(31),所述隔热块(31)与所述恒温体(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继洲,冯世明,班定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