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59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仪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管道和流量计,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道的外壁,所述流量计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使两个夹板开始扩张打开,随后工作人员便可将张开的夹板对准流量计,随后将壳体盖合在支撑板上,同时,流量计夹持于两个夹板之间,随后,工作人员便可松开把手,并使得夹板开始复位,进而夹持固定在流量计的外壁,利用夹板夹持固定,能够顺利的将壳体固定在支撑板上,并使得壳体能够顺利的对流量计进行防护,且夹板还可实现对流量计的二次防护,避免出现流量计损坏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费用的损失。

A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ve device for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仪表
,尤其涉及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流量计是用来指示被测流量或在选定的时间间隔内流体总量的仪表,简单来说就是用于测量管道或明渠中流体流量的一种仪表,流量计量是计量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广泛应用与石油化工领域。现有技术中,流量计多用在户外环境中,而且流量计大多均裸露于外部,进而导致流量计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并影响到流量计的正常使用,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费用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流量计多用在户外环境中,而且流量计大多均裸露于外部,进而导致流量计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并影响到流量计的正常使用,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费用的损失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管道和流量计,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道的外壁,所述流量计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流量计的检测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位于所述管道的内部,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把手、壳体和夹板,所述壳体盖合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板,且两个所述把手之间相互转动连接,且所述夹板套设于所述流量计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轴承,两个所述把手之间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把手均对应一个所述夹板。优选的,所述夹板呈与所述流量计外壁相互适配的圆弧状,且两个所述夹板相互对接呈四分之三圆环状。优选的,所述夹板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设有凸块,且所述凸块收容于所述流量计外壁的凹槽中。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和管道。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轴承相适配的孔洞,所述轴承收容于孔洞的内部,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通过卡槽卡合于所述支撑板。优选的,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且所述壳体的高度大于所述流量计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通过设置把手、壳体和夹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便可同时相向挤压两个把手,并通过两个把手的挤压移动带动夹板开始移动,并使得两个夹板开始扩张打开,随后工作人员便可将张开的夹板对准流量计,随后将壳体盖合在支撑板上,同时,流量计夹持于两个夹板之间,随后,工作人员便可松开把手,并使得夹板开始复位,进而夹持固定在流量计的外壁,利用夹板夹持固定,能够顺利的将壳体固定在支撑板上,并使得壳体能够顺利的对流量计进行防护,且夹板还可实现对流量计的二次防护,避免出现流量计损坏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费用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流量计夹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夹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组件;11、支撑板;12、衔接杆;13、管道;14、流量计;2、夹持组件;21、把手;22、壳体;23、轴承;24、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和夹持组件2,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板11、管道13和流量计14,支撑板11固定连接于管道13的外壁,流量计14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1,且流量计14的检测端贯穿支撑板11,并位于管道13的内部,夹持组件2包括两个把手21、壳体22和夹板24,壳体22盖合于支撑板11,把手21固定连接于夹板24,且两个把手21之间相互转动连接,且夹板24套设于流量计14的外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承23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未图示),且扭力弹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把手21,当工作人员在进行对两个把手21的相向挤压过程中,扭力弹簧便开始扩张,当工组人员控制两个夹板24张开之后,并放置于流量计14的两侧时,工作人员便可松开把手21,并使得扭力弹簧开始复位,在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便可稳定的将流量计14夹持固定于夹板2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流量计14在使用过后需要进行防护时,工作人员便可将壳体22盖合在支撑板11上,在支撑板11盖合的过程中,首先工作人员便需要相向挤压两个把手21,并使用两个把手21之间相互靠近,且由于把手21固定连接于夹板24,进而通过把手21的移动便可带动夹板24开始移动,并使得两个夹板24开始张开,并扩大两个夹板24之间的间距,同时,在两个把手21之间设置有轴承23,在轴承23的作用下,能够顺利的支持两个把手21之间的转动,并使得把手21的移动能够的顺利的带动夹板24开始移动,且在轴承23上设置有扭力弹簧,当把手21控制夹板24开始张开时,扭力弹簧便开始扩张,随后,工作人员便可将张开的夹板24对准流量计14,并将壳体22盖合在支撑板11上,同时,流量计14夹持于两个夹板24之间,随后,工作人员便可松开把手21,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夹板24开始复位,进而夹持固定在流量计14的外壁,利用夹板24夹持固定,能够顺利的将壳体22固定在支撑板11上,并使得壳体22能够顺利的对流量计14进行防护,且夹板24还可实现对流量计14的二次防护,避免出现流量计14损坏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费用的损失,同时,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流量计14的观察使用时,再次挤压两个把手21,并使通过把手21将壳体22提起便可。进一步的,夹持组件2还包括轴承23,两个把手21之间通过轴承23转动连接,且每个轴承23均对应一个夹板2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把手21之间设置有轴承23,在轴承23的作用下,能够顺利的支持两个把手21之间的转动,并使得把手21的移动能够的顺利的带动夹板24开始移动。进一步的,夹板24呈与流量计14外壁相互适配的圆弧状,且两个夹板24相互对接呈四分之三圆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夹板24圆弧状的设置,使得夹板24能够顺利的的贴合在流量计14的外表面,并能够顺利的对流量计14进行贴合,在夹持之后,使得壳体22能够稳定的放置于支撑板11上。进一步的,夹板24远离轴承23的一端设有凸块,且凸块收容于流量计14外壁的凹槽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夹板24夹持于流量计14的外表面时,夹板24上的凸块便会收容于流量计14的凹槽内部,通过凸块和凹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大。进一步的,支撑组件1还包括衔接杆12,衔接杆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1和管道1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衔接杆12的设置,可以对支撑板11进行固定,并使得支撑板11能够顺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和夹持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板(11)、管道(13)和流量计(14),所述支撑板(11)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道(13)的外壁,所述流量计(14)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且所述流量计(14)的检测端贯穿所述支撑板(11),并位于所述管道(1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两个把手(21)、壳体(22)和夹板(24),所述壳体(22)盖合于所述支撑板(11),所述把手(21)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板(24),且两个所述把手(21)之间相互转动连接,且所述夹板(24)套设于所述流量计(14)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和夹持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板(11)、管道(13)和流量计(14),所述支撑板(11)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道(13)的外壁,所述流量计(14)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且所述流量计(14)的检测端贯穿所述支撑板(11),并位于所述管道(1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两个把手(21)、壳体(22)和夹板(24),所述壳体(22)盖合于所述支撑板(11),所述把手(21)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板(24),且两个所述把手(21)之间相互转动连接,且所述夹板(24)套设于所述流量计(14)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还包括轴承(23),两个所述把手(21)之间通过所述轴承(23)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把手(21)均对应一个所述夹板(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4)呈与所述流量计(14)外壁相互适配的圆弧状,且两个所述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平刘兴王少云朱瑞贺黄海波束海涛唐月霞汤一峰徐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旭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