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调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光装置
,特别是一种LED灯调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LED灯的智能调光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调光方法有采用WIFI通信方式,使用手机APP进行调光操控,可远程控制,但只能基于网络和WIFI通信方式进行操控,不支持离线操控;或者不依赖网络,利用可离线操控的手持式遥控方式,但又不能远程。这些控制方法单一,使用不够便捷。例如,专利技术CN107071974A,公开日2017年8月1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LED灯智能调光开关远程和本地联动控制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LED灯智能调光开关远程和本地联动控制方法,包括LED灯智能调光开关、网关和APP模块,其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按键扫描、信号处理、数据传输、远程反馈四步。按键扫描是通过对LED灯智能调光开关上的按键动作进行扫描判断,得出LED灯的操作信号。信号处理是通过对操作信号进行处理,产生开灯、关灯、调亮和调暗中的任意一种控制信号,并对LED灯进行控制。数据传输是LED灯智能调光开关将控制信号同时反馈给网关,并通过网关对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灯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光模块、MCU模块、信号模块;信号模块将控制终端的调光指令经所述MCU模块发送给所述调光模块;所述调光模块包括信号驱动电路、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后与信号驱动电路一端连接,信号驱动电路另一端与MCU模块连接,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的漏极分别连接市电,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MCU模块输出PWM信号控制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的输出电压来控制LED灯调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光模块、MCU模块、信号模块;信号模块将控制终端的调光指令经所述MCU模块发送给所述调光模块;所述调光模块包括信号驱动电路、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后与信号驱动电路一端连接,信号驱动电路另一端与MCU模块连接,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的漏极分别连接市电,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MCU模块输出PWM信号控制第一高压场效应管Q1、第二高压场效应管Q2的输出电压来控制LED灯调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模块还包括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将app控制终端的调光指令经所述MCU模块发送给所述调光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灯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模块还包括遥控模块,所述遥控模块将手持式发射器的通信模块发出的调光指令经所述MCU模块发送给所述调光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ED灯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模块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将按键的调光指令经所述MCU模块发送给所述调光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3、第一电阻R5、第二电阻R6、第三电阻R16;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经第一电阻R5、第二电阻R6连接MCU模块,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16连接MCU模块;所述第一电阻R5和所述第二电阻R6之间连接5V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美行,喻钰立,王世建,孔祥明,吴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