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包括在建筑基础的一侧壁内水平方向预装的预埋件、观测杆以及固接在观测杆一端的观测球,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预埋件朝向侧壁一端截面呈矩形的安装槽以及与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的安装座,所述观测杆远离所述观测球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安装槽封闭端的一侧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观测点的拆装,还可以使每次安装的观测点都处于同一位置,保证了观测结果准确性的效果。
A settlement observation poin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降观测点,尤其是涉及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公开号为CN10918654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隐蔽式沉降观测点保护方法,其包括预埋件、封堵板、观测杆以及不锈钢球,在建筑基础的一侧壁内水平方向预装预埋件,预埋件朝向侧壁一端制有水平轴向的内螺纹,并啮合安装有一观测杆,观测杆的另一端固装有一不锈钢球作为观测点。其使用时将观测杆件,拧到套筒上,即可进行观测了;观测杆件是通用的;观测结束后,将观测杆件从套筒上拧下来,然用用螺丝堵将套筒封堵好。在使用上述沉降观测点时因为观测杆每次使用时都是通过螺纹连接旋拧在套筒上时,采用螺纹连接,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螺纹连接处会产生锈迹;而且工作人员旋拧时每次旋拧的松紧程度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偏差,都会导致每次旋拧在套筒上时不锈钢球的位置很难和上次观测时保持完全一致,就会使每次观测点的位置发生变化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整个的观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便于观测点的拆装,还可以使每次安装的观测点都处于同一位置,保证了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包括在建筑基础的一侧壁内水平方向预装的预埋件、观测杆以及固接在观测杆一端的观测球,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预埋件朝向侧壁一端截面呈矩形的安装槽以及与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的安装座,所述观测杆远离所述观测球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安装槽封闭端的一侧固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直接把安装座插入安装槽内且使观测球位于观测杆的正上方,然后就可以进行观测作业,观测完毕直接把安装座从安装槽内拔出即可,拆装非常简单,便于观测点的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而且由于安装槽截面呈矩形,方便定位,也保证了每次安装时观测点都处于同一位置,保证了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与安装槽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座四个周面上的放置槽、滑动连接在每个放置槽中的楔形条以及固接在每个放置槽封闭端与楔形条之间的弹簧,楔形条斜面面朝向远离观测杆所在方向,安装槽内四个周面上开设有供楔形条嵌入的嵌入槽,安装座上设置有使楔形条缩回放置槽内的收缩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把安装座插入安装槽内时,楔形条斜面先与安装槽接触,受安装槽侧壁挤压楔形条可以缩进放置槽内,当把安装座安装进安装槽内时,楔形条也处于嵌入槽位置,在弹簧作用下楔形条伸出放置槽嵌入嵌入槽内,可以固定住安装座和安装槽的相对位置,避免了在外力作用下安装座从安装槽内脱落从而影响正常的观测作业。观测完毕后通过收缩组件就可以使楔形条缩回放置槽内,然后就可以把安装座从安装槽内拔出完成观测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缩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转动轴、固接在每个所述楔形条朝向所述弹簧一端的拉绳,所述转动轴轴线方向与所述安装座固接所述观测杆的一面垂直,所述拉绳远离所述楔形条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内部与所述转动轴固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轴就可以拉动拉绳缠绕在转动轴上,从而把楔形条拉回放置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与所述拉绳固接的位置圆周开设有一收纳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轴时,拉绳缠绕在收纳槽中,避免了当拉绳缠绕在转动轴上时影响转动轴的正常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缩组件还包括固接在所述转动轴朝向所述观测杆一端的直齿轮、开设在所述放置槽的其中一个侧面上的滑动槽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中且与所述直齿轮啮合的齿轮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在外部滑动齿轮条在滑动槽中的位置就可以带动与齿轮条啮合的直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直齿轮固接的转动轴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条位于所述安装座外部的一端固接有一按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按压按钮就可以滑动齿轮条在滑动槽中的相对位置,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一挡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以绕合页转动从而实现打开或堵住安装槽的位置,当观测完毕,把安装座从安装槽内取出后,可以转动挡板堵住安装槽的开口,避免由于风力或者外力因素,杂物或者沙土等杂物进入安装槽内从而影响下次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安装槽封闭端的一面与所述预埋件之间固接有一插销,所述插销位于所述挡板远离合页的一端且包括固接在所述挡板上的插头和固接在所述预埋件上并与所述插头插接配合的插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把插头插入插鼻中就可以固定住挡板的相对位置堵住安装槽的开口,可以固定住挡板在安装槽上的相对位置,避免在外力作用下挡板绕合页转动从而使杂物进入安装槽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便于观测点的拆装,还可以使每次安装的观测点都处于同一位置,保证了观测结果的准确性;2、收缩组件的设置可以使公证人员按动按钮可以使楔形条自动的缩回放置槽中,解除安装座和安装槽的配合,操作更加方便;3、挡板的设置可以挡住安装槽的开口,可以避免由于风力或者外力因素,杂物或者沙土等杂物进入安装槽内从而影响下次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反映连接组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观测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埋件;11、安装槽;12、挡板;13、合页;14、插销;141、插头;142、插鼻;2、安装座;3、观测杆;31、观测球;4、连接组件;41、放置槽;42、楔形条;43、弹簧;44、嵌入槽;45、收缩组件;451、转动轴;452、拉绳;453、直齿轮;454、滑动槽;455、齿轮条;456、收纳槽;457、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包括在建筑基础的一侧壁内水平方向预装的截面呈矩形的预埋件1、开设在预埋件1朝向侧壁一端的截面呈矩形的安装槽11、与安装槽11插接配合的安装座2、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包括在建筑基础的一侧壁内水平方向预装的预埋件(1)、观测杆(3)以及固接在观测杆(3)一端的观测球(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预埋件(1)朝向侧壁一端截面呈矩形的安装槽(11)以及与所述安装槽(11)插接配合的安装座(2),所述观测杆(3)远离所述观测球(3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远离所述安装槽(11)封闭端的一侧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包括在建筑基础的一侧壁内水平方向预装的预埋件(1)、观测杆(3)以及固接在观测杆(3)一端的观测球(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预埋件(1)朝向侧壁一端截面呈矩形的安装槽(11)以及与所述安装槽(11)插接配合的安装座(2),所述观测杆(3)远离所述观测球(3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远离所述安装槽(11)封闭端的一侧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与所述安装槽(1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座(2)四个周面上的放置槽(41)、滑动连接在每个所述放置槽(41)中的楔形条(42)以及固接在每个所述放置槽(41)封闭端与所述楔形条(42)之间的弹簧(43),所述楔形条(42)斜面朝向远离所述观测杆(3)所在方向,所述安装槽(11)内四个周面上开设有供所述楔形条(42)嵌入的嵌入槽(44),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使所述楔形条(42)缩回所述放置槽(41)内的收缩组件(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降观测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组件(45)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2)上的转动轴(451)、固接在每个所述楔形条(42)朝向所述弹簧(43)一端的拉绳(452),所述转动轴(451)轴线方向与所述安装座(2)固接所述观测杆(3)的一面垂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房兴业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