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中使用稀疏测量矩阵的压缩数据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56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无线数据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物联网中使用稀疏测量矩阵的压缩数据收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优化稀疏测量矩阵,另一方面使用合适的动态分簇协议,将稀疏测量矩阵的选择与路由协议相结合,保证数据采集的均匀性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数据丢失对数据收集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收集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自适应性强:由于物联网系统具有复杂的无线链路结构,无线链路不稳定的情况经常发生,而链路不稳定对稀疏测量矩阵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稀疏测量矩阵和分簇路由协议同时优化的方式,能够解决链路不稳定对无线传感器节点数据收集的影响,具有自适应性。

Compresse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using sparse measurement matrix i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物联网中使用稀疏测量矩阵的压缩数据收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无线数据处理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在物联网中使用稀疏测量矩阵的压缩数据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
,包含了数据感知、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的各个过程。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收集通常采用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作为联系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中介,把自然界的物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扩展了互联网的功能领域、量化了人们物理世界的认知。物联网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建立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相互连接。物联网系统应用广泛,已经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无线传感器节点综合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无线通信和分布式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所以物联网是多信息技术的交叉产物。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规模比较大,为了节约成本,布设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往往具有成本低廉、体积小,方便大规模布设等特点,但也正是这些特点导致无线传感器节点存在计算能力受限、能量供应受限等问题。而汇聚节点相比于无线传感器节点在处理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物联网中使用稀疏测量矩阵的压缩数据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数据收集系统包括:初始数据收集模块、网络分簇模块、压缩数据收集模块、初始数据获取模块;所述初始数据收集模块包括:初始数据采集单元、初始数据变换单元、压缩数据获取单元、初始数据获取单元;所述网络分簇模块包括:网络默认分簇单元、网络分簇调整单元;/n(1)所述初始数据收集模块用于进行初始数据收集,令x∈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物联网中使用稀疏测量矩阵的压缩数据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数据收集系统包括:初始数据收集模块、网络分簇模块、压缩数据收集模块、初始数据获取模块;所述初始数据收集模块包括:初始数据采集单元、初始数据变换单元、压缩数据获取单元、初始数据获取单元;所述网络分簇模块包括:网络默认分簇单元、网络分簇调整单元;
(1)所述初始数据收集模块用于进行初始数据收集,令x∈RN为初始数据,y∈RN为测量值,RN表示N维实数向量;其中,
(11)所述初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进行初始数据采集;
N个无线传感器节点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初始数据x,初始数据x是由无线传感器节点感知得到的环境信息数据,由于节点部署较多,这些初始数据具有很大的冗余性;
(12)所述初始数据变换单元用于对初始数据x进行变换;
首先,构造变换基矩阵,由压缩感知理论可知,当初始数据具有冗余性时,则数据本身是稀疏的或在某一变换域下是稀疏的,这里令初始数据x在正交余弦变换基矩阵D∈RN×N下是稀疏的,RN×N表示N×N维实数矩阵,即为
x=Dθ
其中,稀疏系数向量θ∈RN是s维稀疏的,即||θ||0=s,s<<N,其中||·||0是向量的l0范数,s是一个正整数,s的值远小于整数N;表示的
由此,获得变换后,以变换基矩阵D和稀疏系数向量θ表示的初始数据x;
(13)所述压缩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对初始数据x进行压缩,获取压缩数据y;
首先构造稀疏测量矩阵,根据压缩感知理论,当传感数据的稀疏度s固定时,测量值个数M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cslg(N/s)≤M<<N,其中,c为自定义的常数值,lg(·)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此时整个数据采集过程可以表示为,



其中,Φ∈RM×N是测量矩阵,Φi,j表示测量矩阵Φ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值,xi∈R表示i次初始数据采集值;
因为M<<N,所以对网络中的N个初始数据值进行收集,只需要进行M次采样,就能得到测量值,这样就减少了测量次数;
由此,完成对初始数据x的压缩,获取压缩数据y;
(14)所述初始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压缩数据y获取初始数据x;
首先进行数据重构,由上述压缩数据获取单元的输出可以得到以下表达式,
y=ΦDθ=Υθ
其中,Υ=ΦD∈RM×N称之为感知矩阵,求解以下最优化问题得到稀疏系数向量θ的值,



其中,||·||1表示向量的l1范数,||·||2表示向量的欧几里得范数,σ为自定义的误差的上界;若上述优化问题存在最优解则可以确定的采样次数M是可行的,若不存在最优解,则需重复压缩数据获取单元、初始数据获取单元的工作,直至得到最优解;
获得稀疏系数向量θ后,结合自行构造的变换基矩阵D,从而获得初始数据x;
(2)所述网络分簇模块用于进行网络分簇;
(21)所述网络默认分簇单元用于进行网络默认分簇,按照步骤1中确定的M值,使用HEED分簇算法,即混合的能量高效的分布式分簇算法进行网络分簇;
(22)所述网络分簇调整单元用于:
(i)在不存在数据丢失情况下再次进行分簇,在链路不稳定的物联网系统中,若节点发生故障,需要将故障节点隔离出去,不再担任数据转发任务,并在接下来,若传输过程没有数据丢失,确定测量矩阵为:



即,当初始数据值xij接收到时,且没有数据丢失,可令对应的稀疏测量矩阵系数为其他情况下,令对应的系数为0;
(ii)在数据丢失情况情况下再次进行分簇,若传输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豪郝创博邓大伟王础白洋张依漪刘玉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