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及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497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及传输装置,其中该压缩操作包含复数个模式。该方法包含:判断是否该传输装置中的一模组从该复数个模式中的一模式转换为该复数个模式中的另一模式以传输一组上下文信息;以及当该模组从该模式转换为该另一模式以传输该组上下文信息时,也应于该另一模式传输同属于该模组的其他组上下文信息,其中该传输装置包含一压缩器以及一解压缩器,且该模组代表该压缩器或该解压缩器。

Mode convers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compression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及传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压缩操作,尤指一种在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及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线或无线网络的应用中,由于在同一数据流的连续多个数据包存在一些不变的数据,因此相关技术可只在一开始的数据流传送完整的数据,而在后续的数据流只传送变化的部分,以达到压缩的效果,并且有效的利用有线或无线的频带资源。然而,相关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举例来说,在健壮性报头压缩(robustheadercompression,RoHC)标准的规范文件中,并未提到如何针对在同一个压缩器或解压缩器下的多组上下文信息(context)进行处理。此外,在传送符合用户数据报协定(UserDatagramProtocol,UDP)的数据包时,模式转换可能因为缺少部分数据而无法完成。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模式转换机制,以在没有副作用或较不可能带来副作用的状况下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及传输装置,以针对在同一个压缩器或解压缩器下的复数组上下文信息进行模式转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及传输装置,以解决模式转换可能因为缺少部分数据而无法完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一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其中该压缩操作包含复数个模式。该方法包含:判断是否该传输装置中的一模组从该复数个模式中的一模式转换为该复数个模式中的另一模式以传输一组上下文(context)信息;以及当该模组从该模式转换为该另一模式以传输该组上下文信息时,也应于该另一模式传输同属于该模组的其他组上下文信息,其中该传输装置包含一压缩器以及一解压缩器,且该模组代表该压缩器或该解压缩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依据上述的方法来进行模式转换的传输装置,其中该传输装置包含该压缩器以及该解压缩器。该压缩器系用来对将被传送的一数据包(packet)的一报头进行压缩,而该解压缩器系用来对接收到的一数据包的一报头进行解压缩。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一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其中该压缩操作包含复数个模式,且该方法系应用于用户数据报协定(UserDatagramProtocol,UDP)的压缩操作。该方法包含:在另一传输装置中的一压缩器进行模式转换后,当该传输装置的一解压缩器从该另一传输装置接收到连续多个特定种类的数据包(packet),检查所述连续多个特定种类的数据包的数量是否达到一预定值;以及当所述连续多个特定种类的数据包的数量达到该预定值,进行该解压缩器的模式转换。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依据上述的方法来进行模式转换的该传输装置,其中该传输装置包含一压缩器以及该解压缩器。该压缩器系用来对将被传送的一数据包的一报头进行压缩,而该解压缩器系用来对接收到的一数据包的一报头进行解压缩,其中该数据包包含所述连续多个特定种类的数据包中的任一者。本专利技术的好处之一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方法可针对在同一个压缩器或解压缩器下的复数组上下文信息进行模式转换。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方法可解决模式转换可能因为缺少部分数据而无法完成的问题。另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来实施并不会增加许多额外的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在没有副作用或较不可能带来副作用的状况下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传输装置传送一数据包至另一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该传输装置中的压缩器以及该另一传输装置中的解压缩器进行健壮性报头压缩的模式转换的详细操作。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该传输装置中的压缩器以及该另一传输装置中的解压缩器进行健壮性报头压缩的模式转换的详细操作。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传送一数据包至传输装置20的示意图。传输装置10包含一压缩器120以及一解压缩器140,以及传输装置20包含一压缩器220以及一解压缩器240。在本实施例中,压缩器120可用来对该数据包的一报头进行压缩并将该数据包传送至传输装置20(例如解压缩器240),而解压缩器240可用来对该数据包的该报头进行解压缩,并且传送相关确认信号至传输装置10(例如压缩器120),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关于健壮性报头压缩(robustheadercompression,RoHC),其压缩操作可包含复数个模式诸如单向模式(unidirectionalmode(Umode),可简称为U模式)、乐观模式(optimisticmode(Omode),可简称为O模式)以及可靠模式(reliablemode(Rmode),可简称为R模式)。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传输装置10以及传输装置20可依据当下的数据传输状况进行压缩操作的该复数个模式中的任两者之间的模式转换。此外,在一模式转换的过程中,该模式转换可包含三个阶段,分别为起始(initiated)阶段(简称为I阶段)、待定(pending)阶段(简称为P阶段)以及完成(done)阶段(简称为D阶段),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图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压缩器120以及解压缩器240进行健壮性报头压缩的模式转换的详细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一传输装置(诸如传输装置10或传输装置20)可判断是否该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的一模组(诸如图1中的压缩器{120,220}及解压缩器{140,240}中的任一者)从该复数个模式中的一模式转换为该复数个模式中的另一模式以传输一组上下文(context)信息。当该模组从该模式转换为该另一模式以传输该组上下文信息时,也应于该另一模式传输同属于该模组的其他组上下文信息。为方便理解,本实施例以压缩器120以及解压缩器240从U模式转换为R模式为例。在一开始,压缩器120以及解压缩器240均操作在U模式,传输装置10可传送符合健壮性报头压缩标准的数据包(简称为RoHC数据包)至传输装置20。在解压缩器240正确地解压缩该RoHC数据包后,解压缩器240可传送一确认信号ACK(R)以通知压缩器120该RoHC数据包已被正确地解压缩,并且解压缩器240的模式转换阶段从D阶段进入I阶段,此时,同属于解压缩器240的全部上下文信息均以相同的模式进行传输,并且在此次模式转换中的后续步骤均同步地针对该全部上下文信息进行。在压缩器接收到确认信号ACK(R)后,压缩器120可将其操作模式从U模式转换为R模式,并且压缩器120的模式转换阶段从D阶段进入P阶段,此时,同属于压缩器120的全部上下文信息均以相同的模式(诸如R模式)进行传输,并且在此次模式转换中的后续步骤均同步地针对该全部上下文信息进行。在压缩器120的操作模式转换为R模式以后,压缩器120可传送符合即时传输协定(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RTP)的数据包(简称为RTP数据包)至解压缩器240,该数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一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该压缩操作包含复数个模式,该方法包含:/n判断是否该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的一模组从该复数个模式中的一模式转换为该复数个模式中的另一模式以传输一组上下文信息;以及/n当该模组从该模式转换为该另一模式以传输该组上下文信息时,于该另一模式传输同属于该模组的其他组上下文信息,其中该传输装置包含一压缩器以及一解压缩器,且该模组代表该压缩器或该解压缩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一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该压缩操作包含复数个模式,该方法包含:
判断是否该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的一模组从该复数个模式中的一模式转换为该复数个模式中的另一模式以传输一组上下文信息;以及
当该模组从该模式转换为该另一模式以传输该组上下文信息时,于该另一模式传输同属于该模组的其他组上下文信息,其中该传输装置包含一压缩器以及一解压缩器,且该模组代表该压缩器或该解压缩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压缩操作系健壮性报头压缩,且属于该压缩器的该组上下文信息指出该压缩器压缩一报头所使用的状态,并且属于该解压缩器的该组上下文信息指出该解压缩器解压缩一报头所使用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复数个模式包含单向模式、乐观模式以及可靠模式。


4.一种依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来进行模式转换的传输装置,其中:
该压缩器系用来对将被传送的一数据包的一报头进行压缩;以及
该解压缩器系用来对接收到的一数据包的一报头进行解压缩。


5.一种在一传输装置和其对应的传输装置中进行压缩操作的模式转换的方法,该压缩操作包含复数个模式,该方法系应用于用户数据报协定的压缩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瑾黄夷芯魏润润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