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油烟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462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效油烟净化系统,包括油烟净化单元与控制清洗单元,所述油烟净化单元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上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设备外壳内迎风设置有至少一级的旋风机构,所述旋风机构为固定设置的多根旋风管,所述旋风管的出风侧设有多根锥形管,所述旋风管内设有导流扇叶,所述设备外壳内进风侧设有雾化喷嘴,所述设备外壳底部设有排油口,所述控制清洗单元包括箱体、储液箱、设置在箱体内下部的混液箱、设置在箱体内中部的水泵机构、设置在箱体内上部的控制机构,所述水泵机构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油烟净化长期高效,且采用自动清洗维护,节省了大量人工清洗维护成本。

A long-term oil fume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效油烟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效油烟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油烟是各种液态油类和含油的物品在高温条件下,产生大量的热氧化分解物,当温度达到分界点时,便出现烟雾,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分解的烟雾就越大,并伴有气味。油烟是被分解成大小不一的粒径漂浮物,粒径一般在0.01μm~0.3μm之间,含有几百种污染物,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包括烷烃类、脂肪类、酯类、醇类、酮类、醛类及杂环化合物与多环芳烃类等,这些污染物随着空气漂浮并扩散,可随呼吸道直接进入血液,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同时也会造成厨房的通风阻塞,产生火患及污染环境等。对于现在普遍应用的油烟净化技术,其主要的净化方式为静电式吸附、复合UV光解、活性炭吸附、纤维层/过滤棉阻隔过滤等来达到净化效果,这几种净化技术在应用初期可以起到良好的净化效果,但是随着油烟的沉积,处理效率不断下降,达不到净化的效果;除此之外,新出现的几种技术中,湿式净化运行成本极高,投资大而净化效率低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净化技术由于目前技术不完备,容易造成微生物泄露进而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效油烟净化系统,包括油烟净化单元与控制清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排烟风道上的设备外壳(4),所述设备外壳(4)上设有与排烟风道相连的进风口(1)与出风口(5),所述设备外壳(4)内迎风设置有至少一级的旋风机构,所述旋风机构为固定设置的多根旋风管(6),所述旋风管(6)的出风侧设有多根锥形管(7),所述旋风管(6)内设有导流扇叶,所述设备外壳(4)内进风侧设有雾化喷嘴(8),所述设备外壳(4)底部设有排油口,所述控制清洗单元包括箱体(17)、储液箱(12)、设置在箱体(17)内下部的混液箱(13)、设置在箱体(17)内中部的水泵机构(14)、设置在箱体(17)内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油烟净化系统,包括油烟净化单元与控制清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排烟风道上的设备外壳(4),所述设备外壳(4)上设有与排烟风道相连的进风口(1)与出风口(5),所述设备外壳(4)内迎风设置有至少一级的旋风机构,所述旋风机构为固定设置的多根旋风管(6),所述旋风管(6)的出风侧设有多根锥形管(7),所述旋风管(6)内设有导流扇叶,所述设备外壳(4)内进风侧设有雾化喷嘴(8),所述设备外壳(4)底部设有排油口,所述控制清洗单元包括箱体(17)、储液箱(12)、设置在箱体(17)内下部的混液箱(13)、设置在箱体(17)内中部的水泵机构(14)、设置在箱体(17)内上部的控制机构(16),所述水泵机构(14)的出水口(9)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嘴(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清洗单元设置在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7)与旋风管(6)一一对应同轴固定,所述锥形管(7)的锥形端部分设置在所述旋风管(6)的出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管(6)的内径与锥形管(7)的最大内径相同;所述旋风管(6)的内径为10~20mm,所述锥形管(7)的最大内径为10~20mm,所述锥形管(7)的锥形端的最小内径为5~15mm;所述旋风管(6)的长度为50~100mm,所述锥形管(7)的长度为15~30mm。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喜成孟祥君谭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铠钺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