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灯头外壳下表面设置有灯罩,灯头外壳内部位于灯罩处设置有灯头组件,灯头外壳内部还设置有蓄电池及控制系统,灯头外壳远离支臂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轴,上盖通过转轴设置与灯头外壳外部,上盖内部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下表面一端设置有接线盒,太阳能板、蓄电池及灯头组件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雨水落在上盖上表面,通过导流槽从上盖上排出,不会产生积水状态,有效的防水,且太阳板安装槽内部开有通槽,仅接线盒穿过通槽设置在灯头外壳内,较传统的大通槽,防水性更好,通过倒“凹”型的上盖结构,可以防止水从灯头外壳侧面进入到灯头外壳内部,整体防水性能大大提升。
A waterproof solar energy integrated street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一体化路灯
,具体为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并可再生的绿色环保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无可比拟的清洁性、高度的安全性、能源的相对广泛性和充足性、长寿命以及免维护性等其他常规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光伏能源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而太阳能路灯无需铺设线缆、无需交流供电、不产生电费;采用直流供电、控制;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发光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小区、工厂、旅游景点、停车场等场所。目前太阳能一体化路灯灯头的壳体和盖板大多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使用时间一长,壳体和盖板之间的缝隙容易渗水,且盖板开设的大通槽,太阳能板安装在大通槽内,虽然也有密封措施,但是长时间使用后,雨水也容易从大通槽进入到内部,从而导致内部浸水,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包括灯柱、抱箍、支臂、灯头外壳、灯罩、灯头组件、蓄电池、控制系统、转轴、上盖、太阳能板及接线盒,所述灯柱顶端设置有抱箍,所述抱箍一端设置有支臂,所述支臂与灯头外壳一端相连,所述灯头外壳下表面设置有灯罩,所述灯头外壳内部位于灯罩处设置有灯头组件,所述灯头外壳内部还设置有蓄电池及控制系统,所述灯头外壳远离支臂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上盖通过转轴设置与灯头外壳外部,所述上盖内部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下表面一端设置有接线盒,所述太阳能板、蓄电池及灯头组件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优选的,所述上盖包括主板体、侧板、轴座、背板、凹槽A、太阳板安装槽、通槽、螺孔A、凹槽B、导流槽、密封条A及密封条B,所述主板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两侧内侧设置有轴座,所述转轴两端与轴座相连,所述主板体另一端与背板相连,所述背板两侧与侧板垂直相连,所述背板中间位置开有凹槽A,所述凹槽A的宽度与支臂的外径一致,所述主板体上表面开有太阳板安装槽,所述太阳板安装槽内部开有通槽,所述太阳板安装槽周边设置有密封条A,所述接线盒活动设置于通槽内,所述主板体近离背板一端设置有若干螺孔A,所述主板体下表面连接侧板及背板处开有凹槽B,所述凹槽B内设置有密封条B,所述主板体上表面开有若干导流槽。优选的,所述灯头外壳上端为敞口,所述灯头外壳下表面开有灯罩安装槽及若干排气孔,所述灯头外壳上端边缘设置有凸起边,所述凸起边设置于凹槽B,所述灯头外壳上端位于凸起边内侧表面开有螺孔B,所述灯头外壳远离支臂一端设置有轴套,所述转轴设置于轴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下雨时,雨水落在上盖上表面,通过导流槽从上盖上排出,不会产生积水状态,有效的防水,且太阳板安装槽内部开有通槽,仅接线盒穿过通槽设置在灯头外壳内,较传统的大通槽,防水性更好,通过倒“凹”型的上盖结构,可以防止水从灯头外壳侧面进入到灯头外壳内部,整体防水性能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盖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背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灯头外壳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灯柱1、抱箍2、支臂3、灯头外壳4、灯罩5、灯头组件6、蓄电池7、控制系统8、转轴9、上盖10、太阳能板11、接线盒12、灯罩安装槽41、排气孔42、凸起边43、螺孔B44、轴套45、主板体101、侧板102、轴座103、背板104、凹槽A105、太阳板安装槽106、通槽107、螺孔A108、凹槽B109、导流槽110、密封条A111、密封条B1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包括灯柱1、抱箍2、支臂3、灯头外壳4、灯罩5、灯头组件6、蓄电池7、控制系统8、转轴9、上盖10、太阳能板11及接线盒12,灯柱1顶端设置有抱箍2,抱箍2一端设置有支臂3,支臂3与灯头外壳4一端相连,灯头外壳4下表面设置有灯罩5,灯头外壳4内部位于灯罩5处设置有灯头组件6,灯头外壳4内部还设置有蓄电池7及控制系统8,灯头外壳4远离支臂3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轴9,上盖10通过转轴9设置与灯头外壳4外部,上盖10内部安装有太阳能板11,太阳能板11下表面一端设置有接线盒12,太阳能板11、蓄电池7及灯头组件6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8相连。如图2-4所示,上盖10包括主板体101、侧板102、轴座103、背板104、凹槽A105、太阳板安装槽106、通槽107、螺孔A108、凹槽B109、导流槽110、密封条A111及密封条B112,主板体101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102,两侧内侧设置有轴座103,转轴9两端与轴座103相连,主板体101另一端与背板104相连,背板104两侧与侧板102垂直相连,背板104中间位置开有凹槽A105,凹槽A105的宽度与支臂3的外径一致,主板体101上表面开有太阳板安装槽106,太阳板安装槽106内部开有通槽107,太阳板安装槽106周边设置有密封条A111,接线盒12活动设置于通槽107内,主板体101近离背板104一端设置有若干螺孔A108,主板体101下表面连接侧板102及背板104处开有凹槽B109,凹槽B109内设置有密封条B112,主板体101上表面开有若干导流槽110。如图5所示,灯头外壳4上端为敞口,灯头外壳4下表面开有灯罩安装槽41及若干排气孔42,灯头外壳4上端边缘设置有凸起边43,凸起边43设置于凹槽B109,灯头外壳4上端位于凸起边43内侧表面开有螺孔B44,灯头外壳4远离支臂3一端设置有轴套45,转轴9设置于轴套45。使用原理:将太阳能板11设置在太阳板安装槽106内,此时,接线盒12正好设置在通槽107内,通过螺丝或者防水胶粘粘的方式固定太阳能板11,将上盖10通过转轴9与灯头外壳4相连,将接线盒12、蓄电池7及灯头组件6通过导线接在控制系统8上,控制系统8再与设置在灯柱1内的主线相连,盖上上盖10,此时,灯头外壳4上端边缘的凸起边43正好设置在上盖10主板体101下表面的凹槽B109内,然后将螺丝穿过螺孔A108和螺孔B44,锁死上盖10,下雨时,雨水落在上盖10上表面,通过导流槽110从上盖10上排出,不会产生积水状态,有效的防水,且太阳板安装槽106内部开有通槽107,仅接线盒12穿过通槽107设置在灯头外壳4内,较传统的大通槽107,防水性更好,通过倒“凹”型的上盖10结构,可以防止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柱(1)、抱箍(2)、支臂(3)、灯头外壳(4)、灯罩(5)、灯头组件(6)、蓄电池(7)、控制系统(8)、转轴(9)、上盖(10)、太阳能板(11)及接线盒(12),所述灯柱(1)顶端设置有抱箍(2),所述抱箍(2)一端设置有支臂(3),所述支臂(3)与灯头外壳(4)一端相连,所述灯头外壳(4)下表面设置有灯罩(5),所述灯头外壳(4)内部位于灯罩(5)处设置有灯头组件(6),所述灯头外壳(4)内部还设置有蓄电池(7)及控制系统(8),所述灯头外壳(4)远离支臂(3)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轴(9),所述上盖(10)通过转轴(9)设置与灯头外壳(4)外部,所述上盖(10)内部安装有太阳能板(11),所述太阳能板(11)下表面一端设置有接线盒(12),所述太阳能板(11)、蓄电池(7)及灯头组件(6)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8)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柱(1)、抱箍(2)、支臂(3)、灯头外壳(4)、灯罩(5)、灯头组件(6)、蓄电池(7)、控制系统(8)、转轴(9)、上盖(10)、太阳能板(11)及接线盒(12),所述灯柱(1)顶端设置有抱箍(2),所述抱箍(2)一端设置有支臂(3),所述支臂(3)与灯头外壳(4)一端相连,所述灯头外壳(4)下表面设置有灯罩(5),所述灯头外壳(4)内部位于灯罩(5)处设置有灯头组件(6),所述灯头外壳(4)内部还设置有蓄电池(7)及控制系统(8),所述灯头外壳(4)远离支臂(3)一端顶部设置有转轴(9),所述上盖(10)通过转轴(9)设置与灯头外壳(4)外部,所述上盖(10)内部安装有太阳能板(11),所述太阳能板(11)下表面一端设置有接线盒(12),所述太阳能板(11)、蓄电池(7)及灯头组件(6)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太阳能一体化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包括主板体(101)、侧板(102)、轴座(103)、背板(104)、凹槽A(105)、太阳板安装槽(106)、通槽(107)、螺孔A(108)、凹槽B(109)、导流槽(110)、密封条A(111)及密封条B(112),所述主板体(101)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仁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