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23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包括供油箱、供油通路、回油通路和多个喷油嘴,喷油嘴具有进油口、回油口和喷油口,喷油口用于为燃气轮机提供燃油,多个喷油嘴进油口并联连接之后供油通路输出端连通,供油通路输入端与供油箱连通,多个喷油嘴回油口并联连接之后通过回油通路与供油通路输入端并联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当来自供油回路的燃油量偏大时,多余的燃油则通过回油通路返回供油回路输入端进行重新输送,从而保证喷油嘴喷出的燃油量保持基本平稳,通过逐渐关闭回油通路中的各个子回路,使喷油嘴喷出的燃油量跳跃式的小幅度增加,避免了在启动阶段因为燃油量突然加载而出现熄火的现象。

A multi stage staged loading oil supply system for small gas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燃气轮机
,特别是指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小型燃气轮机作为移动发电与防化发烟动力源,在国民经济各种重要的工业设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大型燃气轮机的启动相比,小型燃气轮机在启动阶段,一般为先小量供应燃油使小型燃气轮机从零开始迅速进入小状态,然后再单级突然增大供油量,使小型燃气轮机从初始状态,转速迅速跳跃上升至额定工作状态,由于小型燃气轮机独有的启动特性,使其在启动阶段容易出现突然加载熄火的现象。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供油加载系统,是避免小型燃气轮机在启动阶段出现突然加载熄火的重要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包括供油箱、供油通路、回油通路和多个喷油嘴,所述喷油嘴具有进油口、回油口和喷油口,所述喷油口用于为燃气轮机提供燃油,所述多个喷油嘴进油口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供油通路输出端连通,所述供油通路输入端与所述供油箱连通,所述多个喷油嘴回油口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回油通路输入端连通,所述回油通路输出端与所述供油通路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供油通路包括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依次串联连接在一起的燃油滤、燃油泵和止回阀A。所述供油通路还包括三通接头A和压力传感器A,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三通接头A第一端接入所述止回阀A之后,三通接头A第二端作为所述供油通路输出端,压力传感器A安装在三通接头A第三端之上。所述三通接头A外形为“T”字形。所述回油通路包括止回阀B和多个子回路,每个子回路由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依次串联连接在一起的电磁阀、节流阀组成,所有子回路输出端并联连接之后作为所述回油通路输出端,所有子回路输入端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止回阀B输出端连通,所述止回阀B输入端作为所述回油通路输入端。所述回油通路还包括三通接头B和压力传感器B,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三通接头B第一端作为所述回油通路输入端,三通接头B第二端接入所述止回阀B输入端,压力传感器B安装在三通接头B第三端之上。所述回油通路还包括微控阀,微控阀输入端与所有子回路输入端并联连接在一起,微控阀输出端与所有子回路输出端并联连接在一起。所述子回路数量为4个。所述三通接头B外形为“T”字形。所述供油通路输入端与所述供油箱之间还连接有快换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燃油依次经过供油箱、供油回路、喷油嘴之后向小型燃气轮机供应燃油,在小型燃气轮机启动阶段,多个喷油嘴向小型燃气轮机供应的燃油量保持基本恒定,当来自供油回路的燃油量偏大时,进入喷油嘴以内多余的燃油则通过回油通路返回供油回路输入端进行重新输送,从而保证喷油嘴喷出的燃油量保持基本平稳,随着小型燃气轮机启动阶段的进程,通过逐渐关闭回油通路中的各个子回路,使回油通路内的回油量逐渐减少,相应的使喷油嘴喷出的燃油量跳跃式的小幅度增加,与小型燃气轮机的启动特性相吻合,避免了小型燃气轮机在启动阶段因为燃油量突然加载而出现熄火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喷油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节流阀,7-电磁阀,9-微控阀,10-止回阀B,11-压力传感器B,13-三通接头B,14-喷油嘴,15-压力传感器A,17-三通接头A,18-止回阀A,19-燃油泵,20-燃油滤,21-快换接头,22-供油箱,23-进油口,24-回油口,25-喷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包括供油箱22、供油通路、回油通路和多个喷油嘴14,喷油嘴14具有进油口23、回油口24和喷油口25,喷油口25用于为燃气轮机提供燃油,多个喷油嘴14进油口23并联连接之后与供油通路输出端连通,供油通路输入端与供油箱22连通,多个喷油嘴14回油口24并联连接之后与回油通路输入端连通,回油通路输出端与供油通路输入端并联连接。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燃油依次经过供油箱、供油回路、喷油嘴之后向小型燃气轮机供应燃油,在小型燃气轮机启动阶段,多个喷油嘴向小型燃气轮机供应的燃油量保持基本恒定,当来自供油回路的燃油量偏大时,进入喷油嘴以内多余的燃油则通过回油通路返回供油回路输入端进行重新输送,从而保证喷油嘴喷出的燃油量保持基本平稳,随着小型燃气轮机启动阶段的进程,通过逐渐关闭回油通路中的各个子回路,使回油通路内的回油量逐渐减少,相应的使喷油嘴喷出的燃油量跳跃式的小幅度增加,与小型燃气轮机的启动特性相吻合,避免了小型燃气轮机在启动阶段因为燃油量突然加载而出现熄火的现象。进一步地,供油通路包括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依次串联连接在一起的燃油滤20、燃油泵19和止回阀A18。燃油滤20用于滤除燃油中的各种杂志,止回阀A18用于防止燃油逆流。另外,供油通路还包括三通接头A17和压力传感器A15,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三通接头A17第一端接入止回阀A18之后,三通接头A17第二端作为供油通路输出端,压力传感器A15安装在三通接头A17第三端之上。压力传感器A15用于测定整个供油通路以内的燃油流量,优选三通接头A17外形为“T”字形。此外,回油通路包括止回阀B10和多个子回路,每个子回路由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依次串联连接在一起的电磁阀7、节流阀2组成,所有子回路输出端并联连接之后作为回油通路输出端,所有子回路输入端并联连接之后与止回阀B10输出端连通,止回阀B10输入端作为回油通路输入端。止回阀B10用于防止回油通路以内的燃油逆流。进一步地,回油通路还包括三通接头B13和压力传感器B11,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三通接头B13第一端作为回油通路输入端,三通接头B13第二端接入止回阀B10输入端,压力传感器B11安装在三通接头B13第三端之上。压力传感器B11用于测定整个回油通路以内的燃油流量,优选子回路数量为4个。三通接头B13外形为“T”字形。进一步地,回油通路还包括微控阀9,微控阀9输入端与所有子回路输入端并联连接在一起,微控阀9输出端与所有子回路输出端并联连接在一起。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小型燃气轮机启动阶段,随着启动过程的进行,通过逐渐关闭回油通路中的各个子回路,使回油通路内的回油量逐渐减少,相应的使喷油嘴喷出的燃油量跳跃式的小幅度增加,使燃油流量的增加与小型燃气轮机的启动特性相吻合,避免了小型燃气轮机在启动阶段因为燃油量突然加载而出现熄火的现象。此外,供油通路输入端与供油箱22之间还连接有快换接头21。通过快换接头21便于接入和断开供油箱22,主要用于在供油箱22以内燃油量耗尽之时,使用其他供油箱22继续进行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箱(22)、供油通路、回油通路和多个喷油嘴(14),所述喷油嘴(14)具有进油口(23)、回油口(24)和喷油口(25),所述喷油口(25)用于为燃气轮机提供燃油,所述多个喷油嘴(14)进油口(23)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供油通路输出端连通,所述供油通路输入端与所述供油箱(22)连通,所述多个喷油嘴(14)回油口(24)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回油通路输入端连通,所述回油通路输出端与所述供油通路输入端并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箱(22)、供油通路、回油通路和多个喷油嘴(14),所述喷油嘴(14)具有进油口(23)、回油口(24)和喷油口(25),所述喷油口(25)用于为燃气轮机提供燃油,所述多个喷油嘴(14)进油口(23)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供油通路输出端连通,所述供油通路输入端与所述供油箱(22)连通,所述多个喷油嘴(14)回油口(24)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回油通路输入端连通,所述回油通路输出端与所述供油通路输入端并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包括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依次串联连接在一起的燃油滤(20)、燃油泵(19)和止回阀A(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还包括三通接头A(17)和压力传感器A(15),沿着燃油流动方向,三通接头A(17)第一端接入所述止回阀A(18)之后,三通接头A(17)第二端作为所述供油通路输出端,压力传感器A(15)安装在三通接头A(17)第三端之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A(17)外形为“T”字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燃气轮机多级分段加载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路包括止回阀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登强刘智宏李华山贾译钧王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黎阳天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